安康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匯聚區(qū)。秦巴漢水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這種風格也影響到奇石的鑒賞與收藏。秦風楚韻、雄健飄逸的文化氣質都反映在一方靈石之上,安康奇石質佳、色艷、形絕、意蘊立見,彰顯了人文安康、漢水文化深厚的積淀。
豐富的石種及資源
漢江全境流長1577公里,流域面積17.43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最大的支流,而漢江在安康流經長340公里,落差達290多米,大巴山北坡、秦嶺南坡眾多河流均匯集于安康。漢江在安康市境內流經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旬陽縣、白河縣和漢濱區(qū)進入湖北十堰市。而安康市地處漢江的中上流,由于漢江奇石在安康境內處于兩條不同的地質構造帶,地殼發(fā)育不平衡,石頭種類繁多,且因水流沖擊力大,故而水洗度好,所產的漢江奇石也就光滑、細膩、圓潤、質佳、形絕,并以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石質優(yōu)良被眾多石友看好。安康是漢江奇石的主產區(qū),有將近30余個品種,特別是以金錢石、彩陶石、古陶石、黑白石(也稱金帶石、金紋石、飄帶石、水墨石)、雞血石、綠松石為典型,而金錢石只有安康境內30公里的范圍內才有,因此較為名貴稀有,雞血石出自旬陽縣,且石合血色、潤澤鮮活、富有動感,近年來逐漸聞名全國。綠松石出自白河縣,以其出眾的質感而聞名。金帶石以其金銀線飄動感被稱為國畫、文字石上品石種。黃蠟石和黑金石的形、質、色堪比黃龍玉與墨玉。安康著名詩人李啟良先生一首絕妙的詩句描述了漢江奇石:“何日離落絕層巖,萬里沖沙呈渾圓。形質色紋脫俗氣,永留清韻在人間”。安康奇石資源產地以及主要石種簡介在《中華奇石》2014年第9期P54-55B有介紹,在此文中不再一一贅述。
積極推廣的協會
安康市賞石協會于2008年3月成立,現有正式會員200余人,其中:中國觀賞石協會理事1人、會員2人、省級會員12人、國家級觀賞石鑒評師2人。協會下設石泉、嵐皋、旬陽分會。協會內設宣傳部、市場資源部、漢江奇石研究會和石友俱樂部。目前,全市奇石收藏者、愛好者達1萬余人。近年來,安康賞石協會以弘揚漢水文化,打造“漢江奇石”品牌,繁榮安康文化事業(yè)為宗旨,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賞石文化活動,大力宣傳、挖掘漢江奇石寶貴資源,助推了安康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使?jié)h江奇石成為安康市的一張城市名片。
自安康市賞石協會成立以來,開展了漢江奇石資源普查活動,并成功舉辦、承辦了多次展會,其中以“興安地產杯安康漢江奇石展”為最,展出漢江奇石388方,參觀石展的人數突破10佘萬人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石展期間,協會舉辦了首次漢江奇石論壇暨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北京、南京、柳州等全國賞石界專家對漢江奇石的資源、發(fā)展方向和前景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專家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全國奇石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賞石的標準和對漢江奇石的看法,并得出結論:漢江奇石資源豐富、石質優(yōu)良、市場潛力巨大。
2013年1 1月,安康市賞石協會精心策劃舉辦“首屆中國(安康)漢江奇石博覽會”。展會期間召開了漢江奇石研討會、舉辦了奇石拍賣會等。博覽會后,全國的賞石界專家、學者、石友紛紛關注起了漢江奇石,前來參觀了解和購石的朋友日趨增多,漢江石走熱,銷售量猛增,奇石商家相繼開設石館,國內權威賞石刊物、媒體相繼關注報道并協助推廣漢江奇石。
2014年4月,安康市賞石協會組團18人赴臺參加“2014海峽兩岸賞石文化交流展”活動,與海峽兩岸石友共聚一堂,共圓賞石夢,首次讓漢江奇石亮相臺灣,引起海峽兩岸石友的關注,對進一步推動漢水奇石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與此同時,協會還通過組織協會會員與相關石友赴外省市參加石展以及交流考察等活動,大力宣傳推廣漢江奇石,使?jié)h江奇石在國內賞石界提高了知名度。2014年下半年,臺灣賞石名家李明翰和林展助專程來安康考察漢江奇石,對漢江奇石給予了高度贊賞。
前景廣闊的市場
近年來,安康漢江奇石的鑒賞和收藏在國內外影響力逐步擴大,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及國內賞石權威刊物《中華奇石》等多家媒體多次推廣,使安康漢江奇石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同時,安康賞石協會還通過參加全國大小石展等活動大力宣傳漢江石,使?jié)h江奇石以質佳、色艷、形絕在國內賞石屆展露風采并榮獲多項大獎。目前,已經有大批石友喜歡上了漢江奇石,在玩石過程中,陶冶了心靈,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F全市各類奇石館如雨后春筍般相繼開設,共有150余家,已建立奇石專業(yè)市場,使分散經營逐步轉向專業(yè)集中經營,同時漢江玉石加工產業(yè)的興起,也使?jié)h江奇石向深度精加工方向發(fā)展,旬陽縣已成立雞血石文化產業(yè)協會和研發(fā)中心……漢江奇石已成為安康市的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
展望漢江奇石文化發(fā)展與未來,安康市賞石協會充滿信心和希望,將努力把安康打造為漢江奇石集散地、觀賞石之城。賞漢江奇石,品漢水文化,共鑄賞石文化輝煌,追尋中國賞石夢。
周云康,中國觀賞石協會事理、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政協委員、安康市賞石協會會長、安康金州玉石雕刻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安康銀湖大酒店總經理、“漢石苑”奇石館館長。熱愛賞石事業(yè),帶領安康賞石協會全體會員以發(fā)展?jié)h江奇石和漢江賞石文化為宗旨,國內賞石界同仁稱其為“漢江奇石的領軍人物”。目前個人收藏精品漢江奇石500余方。
劉全福,大學文化水平,中國農業(yè)銀行安康市漢濱支行干部,副主任科員職務。玩石十余年,現為安康市賞石協會常務副會長,陜西寵石文化俱樂部副主任,千里漢江石友俱樂部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2009年起開辦“萬福苑”奇石館,藏品多次榮獲國內國際石展大獎,現收藏奇石2000余方,其中精品奇石300余方。
王功德,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副會長,愛好漢江奇石收藏,目前收藏精品漢江奇石300余方,其代表藏品文字石“壽”、畫面石“魏武揮鞭”、“對蝦”等在省市級石展上獲得多項大獎。
馬明全,現為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副會長兼千里漢江石友俱樂部副主任,熱愛漢江奇石,尋石藏石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精神追求,其石館金州“明全奇石館”,在當地很有名氣,收藏精品漢江奇石350余方。
楊廣平,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名譽會長,供職于安康市地稅局。業(yè)余時間經常到漢江中尋覓石頭,并以追求自然、賞讀漢江奇石獨特魅力的方式來啟迪心靈、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目前,收藏精品漢江石800余方,是安康奇石收藏界的佼佼者。
龍金成,農行安康分行高級專員、經濟師、安康市賞石協會副會長、市場資源部主任、“金誠奇石館”館主。對奇石很著迷,玩石二十余載,藏石數干,石種豐富。賞石悟石、以石會友已成為工作生活的重要內容,以石為鑒,以石正己,以石鑒人,愿以金子般的誠信結交天下石友。
朱俊林,網名“石來軒”,陜西省安康市人,“石來軒”奇石館館主,致力于精品漢江石收藏。目前,收藏精品漢江石5000余方,品種齊全。其代表性藏品漢江文字石“?!本€條流暢,字如一筆合成,在柳州第八屆奇石節(jié)精品展中獲得金獎。
喬長軍,現供職于安康市城市管理局,玩石多年,尤其鐘愛漢江石,在奇石的收藏與鑒賞過程中,感悟到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希望更多石友了解和喜愛漢江石。
宋曉明,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會員。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對漢江奇石產生了濃厚興趣,現收藏300余方奇石。愿與各界石友交流學習,提高賞石水平。
王宗才,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常務理事,安康市漢濱區(qū)城關二建公司總經理,安康“干石緣”石館館主,藏石5年,精品200多方,其收藏的精品曾在首屆“盛世長安國際奇石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魚錦嗚,今年70有余,土生土長安康人,熱愛藝術。從20世紀80年代起至今制作盆景和根藝作品百余件,多次參賽并獲獎,90年代又愛上奇石,現收藏奇石500余方,其中多為精品畫面石,藏品在各類比賽中屢有斬獲。
“覓石、藏石、賞石充實了我的生活,奇石已經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王富利,陜西省安康市賞石協會常務理事,家住安康市漢濱區(qū)關廟鎮(zhèn)東站村,任村委會主任。2008年起開始沉迷奇石收藏,同時也是當地知名的古玩藏家?,F家藏漢江奇石干余方,其中精品奇石200余方。玩石的信條是:讀賞自然,以石為鏡,以石養(yǎng)生,快樂人生。
馬金勇,回族,1952年生,家住安康市漢江河畔,十年前開始玩石,愛石如癡,累計藏石六萬余方,是當地有名的藏石大戶,邊覓石、邊健身、邊賣石、邊得益。如今玩石已是生活上的重心,以石為樂,以石為伴,極大地豐富了人生。
“漢江奇石館”館主周學武,今年六十有余,常年從事漢江奇石的收藏及藝術創(chuàng)作。擅長用小而精,小而全的人物、動物、風景畫面等漢江石為題材,搭配不同規(guī)格的博古架與奇石進行組合,打造以小見大的布局形式,使小小的漢江奇石大放光彩。
周學安,現為安康市賞石協會副秘書長,陜西省書法協會會員,工于書法。玩石長達十年以上,對書法與奇石的相融相通有獨特的見解。
楊曉峰,供職于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qū)信用聯社,現為安康市賞石協會理事,喜愛漢江奇石,追求完美藝術,目前收藏精品漢江石200余方。美石多多,精品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