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穩(wěn)山
摘 要 在房樹人繪畫投射測驗中,由于彩色的圖畫比單色的鉛筆畫更能夠反映來訪者繪畫時的情緒狀態(tài)和潛在的人格特征,因此,研究分析來訪者在繪畫前對色筆的選擇以及在繪畫過程中對各種色彩的具體運用,可以獲得更多的關(guān)于來訪者個人情緒與人格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對來訪者做出較為全面而有效的心理評估與診斷。
關(guān)鍵詞 房樹人(HTP)繪畫投射測驗 色彩心理 色彩選擇 色彩運用
分類號 B849
在房樹人繪畫投射測驗中,來訪者選擇哪些色彩的蠟筆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蠟筆的色調(diào),是由其內(nèi)在的先天氣質(zhì)、人格特征、情緒狀態(tài)和外在行為習慣決定的。如果在來訪者畫完單色的鉛筆畫后,再用多種顏色重新描繪另一幅彩色的房樹人圖畫時,診斷者就能夠從色彩的選擇和使用中獲得更多關(guān)于來訪者情緒、情感、氣質(zhì)及人格等方面的信息。彩色的圖畫比單色的鉛筆畫更能夠接近來訪者潛在人格的原因在于:第一,彩色繪畫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來訪者的心理防御,減少來訪者在繪畫過程中可能形成的各種阻抗,引發(fā)來訪者運用畫筆自由宣泄各種情緒與情感;第二,彩色繪畫容易引發(fā)來訪者對童年經(jīng)驗的聯(lián)想,在圖畫中暴露來訪者早年經(jīng)歷的各種創(chuàng)傷體驗;第三,由于在彩色繪畫過程中所形成的描繪痕跡難以擦消,來訪者要改變或消除繪畫痕跡,只能通過施以濃重的色彩來覆蓋已經(jīng)形成的痕跡,導致來訪者更深層次的人格特征較易地顯露出來。
1 畫面色彩的心理分析
1.1 色彩對心理活動的影響
色彩不是客觀世界的本質(zhì)或原貌,而是光波作用于人的視覺器官后產(chǎn)生的主觀反應。不同波長的光波刺激人的視覺器官后,除了可以使人形成不同視覺的生理色彩外,在人的內(nèi)心世界還形成可記憶的色彩表象,并導致人產(chǎn)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從而形成某種色彩心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經(jīng)常會感受到客觀外界中色彩對自己心理的影響,并且發(fā)現(xiàn)這些影響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作用的,能夠左右人們自己的情緒和心理(見圖.1)。
色彩對人心理活動的影響程度一般由色彩的明度、純度和色相三方面決定的,且影響力依次增強。
在明度方面,明度高而鮮艷的色彩具有刺激性和明快感,可以讓人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而明度低而混濁的色彩則經(jīng)常使人產(chǎn)生憂郁的消極情緒。
在純度方面,不論暖色與冷色,高純度總比低純度更富有刺激性,從而使人產(chǎn)生積極的感覺和情緒。
在色相方面,紅色在人的視覺上會形成迫近和擴張的感覺,使人產(chǎn)生興奮與歡樂的情緒;橙色是特別引人注目的、最暖的色相,它會讓人產(chǎn)生飽滿、輝煌及興奮的感覺;黃色的光感最強,經(jīng)常使人產(chǎn)生智慧、快活、希望及輝煌的情感;因此,紅、黃、橙等暖色可以稱為具有興奮性的積極色彩。藍色是一種內(nèi)在的、收縮的色彩,讓人產(chǎn)生優(yōu)雅、沉靜和寒冷的感覺;紫色誘發(fā)的心理感覺比較復雜,既有高貴、幽婉的一面,也有神秘、不安的成分;因此,藍、紫等冷色被稱為讓人安靜的消極色彩。綠色能夠讓人平靜,所以它經(jīng)常是生命與和平的象征色彩;白色使人感到明快、圣潔;而黑色雖被歸納為一種消極的色彩,但它又可以讓人具有穩(wěn)定、深沉的感覺。
1.2 心理活動與色彩的鏈接
不同的心理與情緒狀態(tài)會對客觀世界存在的各種色彩產(chǎn)生不同的聯(lián)想與評價,將視覺的生理色彩與某種心理和情緒形成鏈接。人類長期的鏈接體驗會積淀出具有某種共性或個體差異的色彩癖好,形成人類喜歡或厭惡的色彩表象原型,這些色彩表象經(jīng)常隨某種心理活動或情緒狀態(tài)出現(xiàn),因此,客觀外界存在的某些色彩就被粘貼上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心理標簽(見圖.2)。
1.3 畫面色彩的心理分析
當人的某種心理活動或情緒狀態(tài)與來自人類內(nèi)心的某種色彩表象相匹配時,這一色彩表象就可以被看成是其內(nèi)心深處所擁有的、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心理色彩,這種心理色彩如果通過作畫者的繪畫作品表達出來,就會形成各具特色的畫面色彩。因此,診斷者通過分析作畫者的畫面色彩,就可以推測出作畫者的心理色彩,直至弄清楚作畫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特征(見圖.3)。
2 畫筆色彩選擇的心理診斷
來訪者在被要求使用畫筆進行房樹人投射測驗的繪畫時,會根據(jù)自己的偏好選擇不同色彩的畫筆進行描繪。診斷者研究這些色彩偏好能夠進一步了解到來訪者的個性特征、情緒情感狀態(tài)以及各種社會生活經(jīng)歷。
2.1 選擇不同彩色畫筆的來訪者個性特征
2.1.1 偏好暖色調(diào)畫筆的來訪者個性特征
①紅色:觀察發(fā)現(xiàn),在房樹人彩色繪畫中,偏愛選擇紅色畫筆的來訪者,一般具有旺盛的精力,大膽、熱情,好奇心強,喜歡展現(xiàn)自我,往往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但也容易沖動和感情用事,發(fā)生挫折后常后悔不已,甚至一蹶不振,另外由于具有強烈的感情需求,特別希望能夠獲得伴侶的慰藉。
研究還表明,超過30%的小女孩特別偏愛粉紅色畫筆,這些女孩一般具備細心、體貼、柔順、優(yōu)雅等優(yōu)點,但在心理上卻特別依賴父母,沒有主見,希望父母替她做擋箭牌。
喜歡粉紅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審美能力,注意裝束與禮節(jié),這類來訪者大多數(shù)具有優(yōu)雅的性情、較高的理想和追求。
②橙色:研究發(fā)現(xiàn),偏愛橙色畫筆的孩子較為自我中心,情緒波動比較明顯,當情緒惡劣時,一般會產(chǎn)生一定的攻擊性,但能夠自我開解。這些孩子經(jīng)常會成為群體中的明星,希望自己成為一切計劃中的主宰,永遠不肯立于從屬地位。另外,這類孩子在新環(huán)境中很容易交上朋友,但由于不懂得體諒別人,也很容易與新交的朋友吵翻,又由于比較幼稚,存在被歹徒欺騙的風險。
喜歡橙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一般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善于結(jié)交各種朋友,但由于喜新厭舊,并不能夠結(jié)交到真正的朋友。
③黃色:喜歡黃色畫筆的小孩,追求理想,反應敏捷,具有天才的一面,這些小孩長大后如果還喜愛黃色,他有可能成為一個講義氣、重感情、讓人信任的人,但也可能成為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
喜歡黃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很容易成為人群的中心人物。他們大多是理想主義者,討厭一成不變,喜歡新事物,追求自由自在,愛好鉆研,擅長制定各種計劃;喜歡黃色畫筆的人也有依賴他人的傾向,并且由于追求幸福的欲望太過強烈,經(jīng)常感覺自己得不到足夠的關(guān)愛。
④棕色:研究發(fā)現(xiàn),不自覺地選擇棕色畫筆的孩子,大多數(shù)人是在性格非常保守的祖父母身邊長大,由于從小被教導要壓抑自己的無理要求,一切服從大人,不準插嘴,內(nèi)心安全感缺乏,導致他們形成遇事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傾向,很少流露出兒童應有的無憂無慮的神情。
喜歡棕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一般比較善于經(jīng)營錢財,且忠誠老實而不忘恩負義。
2.1.2 偏好冷色調(diào)畫筆的來訪者個性特征
①綠色:喜歡綠色畫筆的孩子,一般個性較為開朗、隨和,沒有心機,比較包容、寬恕,且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和好奇心。這些孩子也具有回避競爭的傾向,特別是喜歡橄欖綠的孩子,大多個性較為乖戾,存在歇斯底里發(fā)作的可能。
喜歡綠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一般比較高雅、穩(wěn)重、溫柔、多情、善解人意,喜歡沉默和寂靜,不茍言笑,做事嚴謹,按部就班,能夠迅速從挫折當中振作起來。
②藍色:喜歡藍色畫筆的來訪者,為人誠實、中庸,謙虛謹慎,有很強的團隊協(xié)調(diào)能力,遵守規(guī)則,做事有彈性,有時會顯得有些懦弱,有時也比較固執(zhí)己見。喜歡水藍、天藍等明亮藍色畫筆的來訪者,一般非常感性,而喜歡藏青色等深藍色畫筆的來訪者,一般比較理性,前者能夠自如表達心中的想法,而后者喜歡凌駕于他人之上。另外喜歡深藍色畫筆的女性還表現(xiàn)出較強的自立能力。
③黑色:喜歡黑色畫筆的來訪者,性格較為內(nèi)向,情緒比較壓抑,不喜歡張揚和引人注目,總認為自己與好運氣無緣,沒有激情和活力,對周圍的人和事提不起興趣,遇事沒等進行便想打退堂鼓,對待他人十分謹慎小心,喜歡獨來獨往,希望保持獨特的個人活動空間和自己的典雅與威儀。
2.1.3 偏好中間色調(diào)畫筆的來訪者個性特征
①紫色:偏愛紫色畫筆的孩子與偏愛橙色畫筆的孩子一樣,也有情緒劇烈波動的傾向。這類孩子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態(tài)度,容易因別人態(tài)度的變化而產(chǎn)生情緒的劇烈變化,在情緒失控時,不會向外部發(fā)泄,而是指向了自己的內(nèi)心。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喜歡紫色畫筆的女孩,可能具有變態(tài)的體質(zhì),很容易沉溺于自戀的狀態(tài)之中。
偏愛紫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一般具神秘氣質(zhì),謹言慎行,喜怒不形于色,不擅長交際,喜歡思索,壓抑和控制自己的情感,給人冷漠、高傲的感覺。
②灰色:灰色一般不太招人喜歡,但它具有突出其他顏色的特性。喜歡灰色畫筆的來訪者大多較為穩(wěn)重,做事干練、知識豐富且教養(yǎng)良好,善于利用灰色來中和或減弱外界的壓力并承受壓力,具有平衡局面的能力。
③白色:研究表明,約15%的女孩和6%的男孩喜愛白色的畫筆。由于具有較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這些孩子幾乎都存在潔癖,且由于不能容忍朋友的缺點,在生活與學習中,很難獲得別人的友誼。
喜歡白色畫筆的成年來訪者,個性較為單純,脾氣倔強且涇渭分明,由于追求有條不紊和盡善盡美,經(jīng)常弄得自己精疲力竭,也得不到別人的喜歡。
2.2 選擇彩色畫筆時的其他因素影響
來訪者對色彩的偏好包括對某些色彩的喜愛和對某些色彩的討厭兩個方面,這些偏好的形成也會受到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性別、國家、民族、地域、文化、習俗及職業(yè)等因素均會對色彩偏好產(chǎn)生較深刻的影響。
2.2.1 生理年齡及性別的影響
在黑、白、灰、紅、橙、黃、綠、藍、紫、棕等10種顏色中,兒童比較偏愛紅、黃、綠三種顏色,較少喜歡黑、灰、棕等顏色。6歲以后的學生對色彩的偏好開始表現(xiàn)出性別的差異。7-15歲的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男生認為深色或穩(wěn)重一點的色調(diào)較適合自己,而女生則鐘情于淺色調(diào)。
進入成年期的女生比較偏愛干凈、純凈且有點嫵媚的顏色,而男生則喜歡給人以成熟、穩(wěn)重感覺的灰色系顏色。2007年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神經(jīng)科學家安雅·赫爾伯特對年齡在20歲至26歲之間的208名志愿者進行了顏色選擇實驗。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雖然男性和女性都喜歡藍色,但女性更傾向于選擇藍色色譜末端接近粉色的顏色,而男性則偏向于選擇偏綠的藍色。他們認為,原始社會男女分工的不同是造成對顏色不同喜好的原因之一,女人從事果實的采摘工作,紅色的果實和紅潤的外表看起來比較健康,這種原始的分工方式很可能是造成今日女孩偏愛粉色的根源。藍天代表著好天氣,而在大草原的進化時期,人類對好天氣的向往就會很自然地發(fā)展成為對藍色的喜好,特別是男人外出狩獵,需要在幽暗處辨別出方向和獵物。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對綠色的喜好度逐漸增加,而對冷色調(diào)的藍色卻反而下降。
2.2.2 社會文化習俗的影響
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感受會隨著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一個時期的色彩的審美心理,會受到當時流行的社會文化的很大影響,如“流行色”就是社會文化習俗的一種產(chǎn)物,當某些色彩被賦予了時代精神的象征意義,符合了人們的認識、興趣、愛好、理想、欲望時,那么這些具有特殊感染力的色彩就會流行開來,成為流行色,這些流行色就可以左右人們在這一時期的色彩選擇。現(xiàn)代科技的某個最新成果、時代的某一潮流、誕生的某一新的藝術(shù)流派,甚至自然界中的某種異?,F(xiàn)象,都可能對色彩的偏好心理發(fā)生作用。
2.2.3 國家、民族與地域的影響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對顏色有著不同的喜好,研究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喜歡紅色的國家和民族有:中國、韓國、印度、古巴、秘魯、美國、法國、羅馬尼亞、瑞士、丹麥、泰國、緬甸、埃及等;喜歡黃色的國家和民族有: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韓國、英國、希臘等;喜歡藍色的國家和民族有:泰國、哥倫比亞、法國、捷克、希臘、丹麥、埃及等。
2.2.4 職業(yè)的影響
一般而言,體力勞動者喜愛鮮艷色彩,尤其是農(nóng)牧民特別喜愛極鮮艷的色彩;腦力勞動者喜愛中性一點的色彩,如許多高級知識分子特別喜愛灰色、黑色等較成熟的色彩。
3 畫面色彩運用的心理診斷
來訪者在繪畫時的畫面用色包括使用多少種類的顏色、如何搭配冷暖色以及色彩與表達主題的關(guān)聯(lián)度等。來訪者作畫時,他的某種心理活動、個性特征或情緒狀態(tài)會與來自其內(nèi)心的、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心理色彩進行匹配,并在繪畫作品中將這些相匹配的心理色彩通過畫面色彩表達出來。診斷者可以通過作品的畫面色彩與心理色彩的鏈接,評估作畫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特征。
3.1 幼兒繪畫時的畫面色彩運用
幼兒早期畫畫時對顏色的選擇是無意識的,他們常常抓起離自己最近的任何顏色的畫筆來畫;到4-6歲時,一些兒童開始能夠把圖畫中事物的顏色與自己在客觀環(huán)境中知覺到的事物的顏色聯(lián)系起來,但使用顏色仍然具有主觀性;及至6-9歲時,兒童開始出現(xiàn)圖式性的用色,雖然比較刻板,但使用顏色已經(jīng)有了目的性并形成了一些規(guī)則,如將樹干涂成棕色,將樹葉畫成綠色等;9歲以后,兒童開始傾向于用事物本來的顏色來畫畫,而且用色開始具有了寫實主義的特點。
研究表明,年幼的兒童來訪者喜歡使用紅色、橙色等暖色,而年長的兒童來訪者則喜歡使用綠色、藍色等冷色。一般認為,前者存在自然的沖動,后者有了較強的控制感。
研究還發(fā)現(xiàn),黃色是正常兒童早期畫畫時最喜歡使用的顏色,它是一種自由與自發(fā)表達的色彩。另外,黃色也是兒童表達敵意和攻擊性的色彩,而患抑郁癥的兒童一般經(jīng)常使用黑色或單色畫畫。當然,兒童畫畫的用色也會受到社會上不同時期出現(xiàn)的流行色的影響。
3.2 成年人繪畫時的畫面色彩運用
心理健康的成年來訪者比較容易投入彩色的繪畫活動中,且會自信地使用暖色調(diào),繪畫越是暖色調(diào),代表情緒越健康,彩色線條也十分明確。在進行房樹人彩色繪畫時,心理健康的來訪者一般會選擇3-5種顏色描繪房屋,用2-3種顏色畫樹,用3-5種顏色畫人。
當來訪者的心情處于焦慮和壓抑狀態(tài)時,他們往往使用黑色、棕色或藍色等較為保守的顏色來表達,不愿使用紅色、橙色或黃色等較為弘揚且明亮的色彩,作品中的彩色線條也很清淡且不流暢。繪畫越是冷色調(diào),代表來訪者的情緒越壓抑。繪畫越是將某種色彩反復加重,一次次重復勾畫,越反映出來訪者的焦慮情緒。
一些心理壓力較大、內(nèi)在情感沖突劇烈、具有暴力傾向的來訪者會使用色彩強烈且極不協(xié)調(diào)的顏色搭配,并由于畫畫的力度較大,經(jīng)常將畫筆折斷。繪畫中色彩搭配越反常,越違反常理,反映繪畫者心理健康程度越差。如果是具有幻覺、妄想的病人,畫面上涂抹的顏色一般比較濃厚。
如果來訪者進行彩色繪畫時顯得比較拘束,所使用的色彩種類比一般人要少,則表示他們與別人進行自由情感交流時,會表現(xiàn)出過度的謹慎,無法建立起溫暖和確定的人際關(guān)系,難以將自己的痛苦或快樂情緒與別人進行交流或分享。更有一些過度害羞的來訪者會使用一種色彩,從頭畫到尾。
研究發(fā)現(xiàn),情感反應強烈或情感控制能力較差的來訪者,會使用比一般人更多種類的色彩。反之,則會使用較少的色彩。如躁郁癥患者在躁狂狀態(tài)時,經(jīng)常使用很多種類(5種以上)的顏色畫畫;控制能力低的成年人會與年幼的兒童一樣在繪畫時可能使用更多種類的顏色。
如果過度使用一些顏色,可能代表以下信息:①過度使用紅色,可能與憤怒情緒有關(guān);②過度使用暗色系,可能與憂郁情緒和倒退狀態(tài)有關(guān);③過度使用鮮艷顏色,可能有躁狂癥傾向;④過度使用很淡的、幾乎看不清的顏色,可能想要隱藏自己。
另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當來訪者較多使用紅色與黃色進行繪畫時,其行為表現(xiàn)往往是自發(fā)的,刻意控制的成分較少;而當強調(diào)綠色與藍色的使用時,表明來訪者的繪畫行為是在較高的意識控制水平進行的。而棕色和黑色反映了對情緒的自我壓抑狀態(tài)。
3.3 畫面色彩與繪畫主題的關(guān)聯(lián)度
觀察還發(fā)現(xiàn),來訪者用色有時會受到繪畫主題的影響。當主題需要由細節(jié)來表達,如線條、形狀等細節(jié)在構(gòu)圖中顯得更為重要時,色彩與主題的關(guān)聯(lián)度不大,色彩的使用就居于從屬地位,此時的用色由于不太重要,往往使用單一的顏色填涂即可,而如果色彩對主題表達很重要時,人們就會頻繁地使用不同的顏色。如,格羅姆(Golomb,1990)通過研究指出,許多5歲的孩子在畫需要有較多細節(jié)表達的房屋和人物時,通常只使用了一種顏色,而讓他們畫花園時,卻使用了許多種顏色,因為此時,色彩成為了花園的主題。
參考文獻:
方元. (2013).學前兒童繪畫色彩心理活動分析.大眾文藝,(13),246.
金長征. (2013).繪畫色彩的情感表現(xiàn).美術(shù)大觀,(5),48.
劉相辰,趙麗珍,王曉艷. (2001).色彩心理研究的歷史軌跡.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33(6),527-529.
宋藝雯. (2011).色彩心理及色彩運用.大眾文藝,(12),43-44.
王萌萌,于瑩,趙津津.( 2013).淺談西方繪畫作品中的色彩心理效果.美術(shù)大觀,(7),48.
吳月淋,王小國. (2012).色彩的心理效應.美術(shù)教育研究,(12),71.
Abstract:The color painting can reflects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potenti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s than the monochrome pencil drawing in House –Tree –Person painting projective test, therefo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choice of colored crayons and the specific use of a variety of colors in the painting process , we can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visitor's personal emotion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etc., it is beneficial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
Keywords: House –Tree –Person (HTP) painting projective test;color psychology;color selection;the use of color
編輯/黃才玲 終校/王抒文
作者簡介:(1965.09---),男,研究生學歷,教授,現(xiàn)任泰州學院醫(yī)藥與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書記,研究方向為心理診斷。
聯(lián)系方法: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qū)濟川東路91號 泰州學院
郵編:225300
電話:0523-80769296 15161062380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