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紅 (哈爾濱師范大學 150000)
略論王蒙繪畫風格的傳承與演進
劉春紅 (哈爾濱師范大學 150000)
王蒙出身顯貴,但一生并不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坎坷,王蒙時隱時仕,但為中國山水畫風格增添了獨具一格的形式美。王蒙專心學習,和古人對話,師法自然,感悟人生,與自然作樂。 王蒙在繪畫藝術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畫繁密深秀,繪畫語言別具特色,筆墨技巧極為靈活多變,作品達到了繁的極致,王蒙創(chuàng)立了解索皴、牛毛皴,開創(chuàng)了密體山水畫的新格,這些都對傳承和豐富山水畫的表現技法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王蒙畫風形成的研究,總結出對王蒙畫風進行傳承和演進,對我們在中國山水畫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過程中意義。
王蒙;繪畫風格;傳承;演進
任何一位畫家的畫風都是一種時代的產物,王蒙筆墨特色的形成不僅是忠實繼承與積累的結果更與特定時代的審美風格緊密相關。王蒙出身顯貴,不僅有良好的家學環(huán)境,還受同時代畫家的影響,這些都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學畫條件,同時王蒙還深入鉆研古法,尤其是唐宋時期各家的畫風,這也使王蒙擁有扎實深厚的藝術功底。王蒙畫山水,以董、巨為宗,而自成一家,與倪云林、黃公望、吳鎮(zhèn)齊名,后人稱“元四家”。
《畫史繪要》中說:“王蒙山水師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惲南田更說他“遠宗摩詰(王維)”。以用筆撳變和“繁”著稱的王蒙山水畫蒼茫深秀,在元四家中技法也最為豐富多樣,作品達到了“繁”的極致,明代董其昌稱王蒙:“刻畫之工,元季當為第一”。文獻還對王蒙山水畫藝術風格的演變過程進行了時期的劃分,“早期山水畫的發(fā)展”“山水發(fā)展的多樣化時期”“山水成熟期”三個時期。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各有特點,緊密聯系,相互之間是一種循序漸進。
1.“早期山水畫的發(fā)展”時期,個性的自我風格還未形成,鉆研古法的痕跡明顯,畫面必置草堂庭園景色,散發(fā)出一種恬靜的生活氣息。
2.“山水發(fā)展的多樣化時期”時期,畫家繁密特點已初步形成,畫面表現更多的是清凈深幽,與世絕俗的意境,構圖形式也由平遠轉向高遠之法,力求表現空間的高遠之境,在元代畫壇已經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3.“山水成熟期”時期,畫家的藝術個性特征最為鮮明,以“層巔拳律摩蒼穹,咫尺可論千萬重”為特色;畫面景繁筆繁,意境近于隔絕塵世,此境為畫家晚年隱逸人格的展現。將各家筆墨技法融為一體,使筆墨風格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對元代繪畫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蒙在繪畫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王蒙能將各種皴法的并用,在他的山水畫中隨處可見,他常用的“解鎖皴”“礬頭皴”就是變法古人。王蒙在前人的基礎上新創(chuàng)解索皴和牛毛皴開創(chuàng)了皴法的新形式,王蒙作品皴法細如牛毛,繁密蒼郁,以“繁”著稱;王蒙還常以“淡墨鉤石骨,純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絕無余地,再加以破點,望之郁然深秀”。倪瓚曾在他的作品中題道:“叔明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王蒙的畫讓人更多感到的是震撼,豪邁,開闊的景象一覽無余。明末董其昌評價他的刻畫之工為元季第一,把王蒙和黃公望并列稱為中國山水畫變革的重要人物,把王蒙放到了與荊浩、董源、李成同樣高的位置,可見王蒙在山水畫藝術上一定是一位承前啟后的畫壇巨匠。
王蒙作為元四家之中技法最為全面豐富的畫家,其獨特的筆墨特征和構圖形式。開創(chuàng)了密體山水新格,為中國山水畫再添一格獨具特色的形式美。他獨特繪畫風格的形成對后世的影響是有重大意義的。
1.專研古法,師法自然——王蒙畫風的傳承
王蒙能在藝術上取得成就首先,王蒙是一位非常勤奮的畫家,他深入研習古法,明代王世貞曾經講到:“山水畫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這說明王蒙的繪畫是有對古法進行了潛心的研究因素在其中的。王蒙還對自然界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他游跡于山中,悉心觀察山石的形質和丘壑的千姿百態(tài),這都為他的繪畫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題材。因此,王蒙繁復多變的筆墨技法和所創(chuàng)的密體山水是經過其不知疲倦,反復專研古法并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深厚的感情融入為一體所成的。
2.洗滌靈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王蒙畫風的演進
王蒙是一位極富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畫家。王蒙深入鉆研過前代各家各派的技法,但又不墨守成規(guī),獨創(chuàng)一格,自成一家。我們在學習古人豐富的技法同時還要清凈內心靈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古人長期歸隱山林,對自然山水有著獨特的感受。而我們,在這個嘈雜的環(huán)境里,身心疲憊不堪,心無法走進大自然中。然而,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無論是古代山水,還是現代書畫,都是藝術家內心對大千世界感受的真實體現。因此,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臨習古人前輩的畫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力求創(chuàng)新。
總之,我們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講究學好傳統(tǒng),還要推陳出新,不要把學習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對立起來,因為沒有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就好比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同時,要熱愛生活,保持自身的廉潔,創(chuàng)作出反應新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為推動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1]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3]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上冊).北京:三聯書店,2000.
[5]謝稚柳.中國書畫鑒定.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6]潘運告.明代畫論.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34.
[7]陳師曾.中國繪畫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陸儼少.山水畫芻議.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