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蘭 (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 351200)
目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教學方法呆板,學生被動地學,教師機械地教,學生對音樂鑒賞課缺乏興趣,課堂教學缺乏音樂教學特色,教學評價隨意性較大、標準不一,往往隨教師個人好惡而定。因此,教師要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在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讓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活躍起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合理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體驗音樂的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高中音樂教學要以審美為核心,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大量的音樂鑒賞必不可少,音樂鑒賞課非常重要。教師要想上好音樂鑒賞課,首先要精選鑒賞內容。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對整個教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音樂鑒賞內容,選擇不同風格、流派、地域、體裁的音樂作品供學生鑒賞,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審美需求,培養(yǎng)學生音樂鑒賞的興趣愛好和能力。首先,教師要通過讓學生欣賞中外音樂作品,了解音樂要素、音樂流派、音樂風格特征、音樂文化等。比如,鑒賞外國音樂時,各時期的經典音樂多如繁星,教師可以選擇各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鑒賞,如古典主義時期音樂可以鑒賞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代表曲目。例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是這一時期的經典之作,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教師可通過這部作品讓學生了解古典主義時期音樂,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其次,分類設置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按照不同時期的不同流派,對其代表人物進行介紹;要讓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域的音樂、不同體裁的音樂,如京劇、爵士樂、中國古典音樂等不同類別的音樂作品,還要讓學生了解我國不同民族的音樂,如各民族代表性的民族歌曲。總之,教師選擇鑒賞內容時,要使內容全面、有代表性,能夠讓學生通過鑒賞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了解音樂文化,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它最基本的要素是節(jié)奏和旋律,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門類。對于學生來說,音樂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藝術。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用心去感受音樂、欣賞音樂,愛上音樂。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可進行簡短的點評,指出不足,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開展各種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表演、游戲等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鑒賞音樂。例如,在欣賞歌劇《白毛女》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述白毛女的民間傳說,再讓學生欣賞歌劇,并扮演喜兒、楊白勞、黃世仁、穆仁智等四個主要角色進行表演。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歌劇的歷史背景和主題,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欣賞這部歌劇,從而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要鑒賞音樂作品,就要先理解音樂作品,還要有一定的音樂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不能以講解代替學生的欣賞、體驗。教師的講解是不可能表現音樂作品的,也不可能代替學生的鑒賞過程,因為不同的人可能從不同高度、角度去感受音樂,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個聽眾,由于場合和心境不同,對作品的感受都會有所不同。如果教師講述過多,就減少了學生體驗音樂的時間,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去親自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因此,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要精講,讓學生多聽,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精練、富有啟發(fā)性,要讓學生在學會聆聽的基礎上學會鑒賞,通過聽賞、討論交流,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樂美。
想象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心理活動,學生通過想象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的生活體驗融入作品鑒賞中,這種想象活動是靈活和隨機的,是亦此亦彼的不確定理解和多義性認識。而音樂是無形的,具有不確定性,人類的情感體驗和感受也有不確定性。因此,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應允許學生自由想象,使他們體驗音樂的情感,想象音樂形象和音樂的意境,使他們獲得一定的審美感受,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要精心指導,多給學生感受音樂的時間,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把自己理解的音樂形象和意境用詩歌、散文、聽后感、圖畫等表現出來。由于學生受知識水平、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文化藝術修養(yǎng)等方面的限制,他們在發(fā)揮想象鑒賞作品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注意在啟發(fā)學生想象時,進行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與審美能力。教師可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在體驗音樂形象和情境時融入自己的情感;還可以通過展示和音樂有關的畫面,音畫結合,引導學生想象,感受音樂的美。
在音樂鑒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形象生動,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能使學生更直接地感受音樂作品,更好地理解作品和學習音樂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比如,在欣賞有深邃的意境的音樂作品時,學生理解起來往往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畫面,同時播放音樂,音畫結合,使學生利用“通感”更好地體會音樂意境,領悟作品的思想情感,從而更好地鑒賞音樂,提高內心聽覺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總之,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我們應當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制作課件,讓多媒體真正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1]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鄒陽.音樂教師與新課程[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
[3]吳永貴.淺議音樂欣賞教學的幾種方式[J].藝術教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