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3-0074-01
我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我們常去責備某某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卻不去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我們的課堂是否真正的吸引了學生。小學生活潑好動,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未完全形成,學習完全憑興趣。有趣才有味,有味才有情。所以說,巧妙地創(chuàng)設(shè)課堂情境,是提高新課改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一、在導課中巧創(chuàng)情境
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突破口。任何一位合格的語文教師都會十分重視導語的設(shè)計?!皩дn”是一堂課中提供給學生的第一感知。如果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法運用恰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剛開始上課時,有些學生還沉浸在下課十分鐘的喧鬧中,心情激蕩,具有這樣心態(tài)的學生突然集中到課堂上來,就好像奔騰的激流一下子遇到了擋路的巨石,會激起反激的浪花。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巧妙的藝術(shù)疏導,讓心情激蕩的學生平靜下來,盡快地把他們的思緒引入到課堂上來。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法,一開課就像吸石一樣將學生牢牢吸引住,起到“先聲奪人,一石二鳥”的功效。因此,課堂導入應(yīng)該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新穎性、趣味性和簡潔性。在講授《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我以法國大文豪雨果對圓明園的贊美導入新課,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開端。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法國大文豪雨果先生曾經(jīng)這樣贊美圓明園:“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 那么圓明園為什么會受到雨果如此的贊美?它又是如何變成現(xiàn)在這樣的呢?《圓明園的毀滅》會解開我們的疑團。”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也明確了學習目標,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深入創(chuàng)造了情境氛圍。
二、在朗讀中感受情境
創(chuàng)設(shè)課堂情境,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把教材學好學透,其根本方法在于一個讀字。讀,才能了解教材知識內(nèi)容,多讀,才能體驗課文思想感情,才能逐步走進課堂情境。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設(shè)置環(huán)境,就像舞臺需要燈光與布景一樣。創(chuàng)造氣氛,讓學生懷著飽滿的感情、深切的體味、豐富的想象和悅耳的聲音進行朗讀,有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如《巨人的花園》,我讓學生找到巨人的三句話,通過不同方式不同心情不同語氣讀,來感受到巨人的自私與冷漠。
三、在提問中創(chuàng)造情境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就是好奇心特別大,如果能在課堂上故意激發(fā)疑問,挑起矛盾,常??梢约て饘W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對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思索,形成濃烈的教學氣氛。提問又是一門藝術(shù)。提問如果過寬,不能觸及疑點,那么,即使課堂氣氛熱烈,也無補于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如果過深,超出學生的智力水平,那么他們會因此而喪失“跳一跳”去“摘桃”的信心。巧妙的提問須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上下工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問設(shè)疑,以疑導思,可以誘發(fā)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 。因此,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問題情境,提供誘因,讓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設(shè)疑要因?qū)W習對象而異,因教材而異,因課堂氛圍而異,掌握分寸,問在難易適中處;查漏補缺,問在疏忽薄弱處。 如《赤壁之戰(zhàn)》課文分析后我問同學,假如你是曹操,面對敗局你會如何反思呢?從而讓學生自我剖析,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從教學方法上走進情境
一是表演法。表演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可根據(jù)教材特點,安排學生學習課文后當場模仿表演。例如學習《幸福是什么》這篇課文之后,五人一組,自由組合,分角色表演課本劇,重點演三個人合作疏通泉眼,每個人尋找幸福時,各自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認識到什么,學生在趣味盎然的表演中體會到了幸福是什么。二是想象法。在教師有感情朗讀時,讓學生閉目,發(fā)揮想象,使學生“入其境”,進而“會其意”。例如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想象隨著貝多芬的音樂,海面上的變化,讓學生在想象中欣賞感受音樂的魅力。三是參與法。讓學生參與教學,上臺寫課題,或與老師合作寫。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四是激勵法。全班同學輪流每天在黑板一角寫上自己最喜歡的格言警句,老師可以做一些講解和補充,就是一日一名言,可以說是“每天點亮一盞燈”讓睿智、樂觀、豁達、正能量的話語激勵學生勇往直前。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既有教學理念的滲透,又有教學思路的構(gòu)置;既有教學方法的運用,又有教學場景氛圍的形成。不僅可以優(yōu)化語文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愛學、樂學語文,從而可以獲得比傳統(tǒng)教學更明顯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