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丹
我輕輕合上書本,望著已經(jīng)完成的作業(yè),心頭又多了幾分悵然。初二了,長大了,可童心卻少了。我打開柜門,輕輕抽出一本沉甸甸的相冊,拂去上面的灰塵,尋找那漸漸遠離我的童心。
照片上的小女孩兒露出燦爛的笑容,在青青的草地上玩耍。那年,我三歲,只懂得快樂的我是那么喜歡草地,喜歡明媚的陽光,喜歡鳥語花香,肆意奔跑是我最大的樂趣。稚嫩的童心如此簡單,只要聞到青青的草香,一切愿望仿佛都可以滿足。
輕輕翻了幾頁,目光定格在一張照片上。女孩兒長大了一些,滿面笑容地騎在鴕鳥背上。是很久遠的事了吧!那年我五歲,文化公園還沒有變成游樂園的時候。那時姥爺經(jīng)常帶我去看各種各樣的鳥兒:孔雀開屏,我單純地以為它在跟我比美;鴕鳥拔足,我天真地以為它在跟我賽跑……那時候是大了些,可童心未變。
再翻幾頁,已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了。七歲,我穿著剛買了沒多久的旱冰鞋,在松花江畔的廣場上嬉戲著。江風在耳邊呼呼作響,愉悅的表情告訴我,我曾經(jīng)那么享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及飛馳著的快感。我不會什么運動項目,滑得也勉強可以,總是摔倒,可那種真摯的幸福感還是在童心中萌發(fā)。
九歲,四年級,電子產(chǎn)品和功課已經(jīng)將我牢牢鎖在家中。不過,每到周日例行的野餐時,兒時的那種快感和幸福還是會將我包裹在內(nèi)。長大了,童心不再表現(xiàn)得那樣明顯,只是,在骨子里,抑或是在內(nèi)心深處,還是有著不可抑制的暖暖童心吧!
合上相冊,抱起那只從我?guī)讉€月大便開始陪伴我的玩具鴨子,苦苦尋找的童心又重新萌發(fā)。唇邊帶著一個天真爛漫的微笑,我知道,童心不曾離開,只是需要時時尋找。
教師評語
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收獲,同時又在遺失的過程。小作者以孩童的口吻,通過相冊回憶自己的“童年”時代。選取了三歲、五歲、七歲、九歲四個點,細致地為我們再現(xiàn)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段段美好的陳年往事。就讓它塵封在記憶中,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