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理想主義者的文學(xué)浩歌
      ——《呂氏春秋》的文學(xué)價值(下)

      2015-07-16 04:48:11甘肅延娟芹
      名作欣賞 2015年31期
      關(guān)鍵詞:呂氏春秋晏子寓言

      甘肅 延娟芹

      理想主義者的文學(xué)浩歌
      ——《呂氏春秋》的文學(xué)價值(下)

      甘肅 延娟芹

      《呂氏春秋》是先秦最后出現(xiàn)的一部子書,對先秦思想文化進行了綜合性總結(jié),在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文學(xué)方面,這部著作也體現(xiàn)了自身獨特的成就:選擇材料,實事求是,褒貶分明;多種修辭格的使用極大地豐富了本書的表現(xiàn)手法;語言質(zhì)樸而又精練;書中大量的寓言故事,使得說理更加生動形象,也增強了本書的文學(xué)色彩。

      《呂氏春秋》 文學(xué) 特點

      語言:平實質(zhì)樸,精練準確

      《呂氏春秋》各部分略有差異,這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但是多人編輯,語言卻能夠保持大體相近,說明本書在編成后經(jīng)過了進一步的統(tǒng)稿和修改。雖有少數(shù)篇章語氣急切,慷慨陳詞,總體語言風(fēng)格是平實暢達,率直質(zhì)樸。各家思想?yún)R聚一書,但又沒有戰(zhàn)國諸子論辯時的劍拔弩張、針鋒相對,也不像《韓非子》或峭拔峻削,或悲憤不平。多數(shù)篇章都是心平氣和地談?wù)搯栴},如《情欲》:

      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jié)。圣人修節(jié)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雖神農(nóng)、黃帝其與桀、紂同。圣人之所以異者,得其情也。由貴生動則得其情矣,不由貴生動則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

      文章首先肯定情欲是人之常情,接著說明圣人與常人的不同在于能夠節(jié)制情欲。說理平心靜氣,娓娓道來。

      《呂氏春秋》中用詞力求準確、形象、生動。有學(xué)者統(tǒng)計,全書使用動詞近一千三百個,其中僅表示徒手動作的動詞就有三十多個,如持、操、捉、把、扶、攜、抱、撫、拊、扣、控、指、援、搖、曳、推、據(jù)、拔、掣、揚、抑、采、搏、拱、揖、牽、投等。這充分表明作者平時觀察的細致,因此能夠描寫得精細準確。

      《呂氏春秋》不但用詞準確,且形象生動,如《誣徒》:“達師之教也,使弟子安焉、樂焉、休焉、游焉、肅焉、嚴焉。”用六個詞將弟子們在達師教育下的反應(yīng)、心情、表現(xiàn)等活脫脫地刻畫出來。

      有些句子、詞匯在追求準確、形象的同時,還具有概括性,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高度總結(jié),閃爍著智慧的思想火花。如“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以貴富有人易,以貧賤有人難”,“至忠逆于耳、倒于心”,“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故知美之惡,知惡之美,然后能知美丑矣”等。有的則成為我們今天依然活用的成語典故,如不知輕重、伐性之斧、抽薪止沸、因噎廢食、高山流水、勞而無功、掩耳盜鐘、竭澤而漁、嘗鼎一臠、刻舟求劍、綱舉目張、立錐之地、三豕渡河、舍本逐末、貪小失大、網(wǎng)開一面、五臟六腑、燕雀處堂、折沖千里、逐臭之夫等。這些詞匯能有經(jīng)久不衰的生命力,正是源于《呂氏春秋》的語言簡練概括、形象生動這一特點。

      寓言說理,生動奇趣

      首先需要對本文所討論的寓言做一界定。寓言的基本要素有二:第一,必須有寓意;第二,必須有故事情節(jié)。依據(jù)這兩個要素,本文將一些反映歷史真實的故事也作為寓言對待。①

      《呂氏春秋》中的寓言,據(jù)陳蒲清的統(tǒng)計,有二百八十三則。②與《呂氏春秋》本身所反映的思想一樣,這些寓言也是為闡發(fā)各家思想服務(wù),體現(xiàn)了不同派別的特點。

      《呂氏春秋》是為即將統(tǒng)一的秦王朝制定施政綱領(lǐng),這部書籍的編輯目的重在說理,尤其是側(cè)重講與政治有關(guān)的道理。但是,作者們在講道理時并不是進行干癟的說教,而是采用寓言使所講道理更易于為人接受,說理更為形象生動。這使得本書既具有現(xiàn)實指導(dǎo)性,同時又具有很大的可讀性。多數(shù)篇章中寓言是主體,占很大篇幅。拋開其中的直接說理部分,單是這二百多則故事,其中性格各異的人物、幽默詼諧的情節(jié)、含蓄深刻的寓意,就足以吸引讀者了??梢哉f,《呂氏春秋》在后代得以廣泛流傳,與寓言的使用有著重要關(guān)系。

      寓言中的人物,有古代帝王,如堯、舜、文王、武王等;有前世賢君,如秦穆公、齊桓公、晉文公等;有昏君亂主,如夏桀、商紂王、周幽王、晉厲公等;有重臣賢士,如管仲、百里奚、祈奚、子罕等;有諸子學(xué)人,如墨子、孔子、顏回等;還有一些有著高尚品德的社會下層人物。他們有的令人肅然起敬,有的卻讓人鄙視痛恨。整部書猶如一幅畫廊,為我們呈現(xiàn)了社會上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各種人物。當(dāng)然,在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占多數(shù)。

      寓言雖然篇幅短小,但是作者們抓住了人物性格中最核心的部分,寥寥幾筆,形象盡現(xiàn)。如《自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得鐘人本來想要背著鐘走,可鐘太大背不動,于是就用椎敲碎鐘,又擔(dān)心別人聽見,急忙捂緊了自己的耳朵。得鐘人做賊心虛、自欺欺人、愚蠢可笑的形象如在眼前。“況然”不但渲染了鐘聲的響亮渾厚,更寫出了鐘聲在得鐘人心里造成的震撼力量,“遽”則準確地刻畫了他在聽到鐘聲的一瞬間緊張害怕的心理。雖只有四十余字,得鐘者的形象卻活靈活現(xiàn)。

      再如《異用》:

      孔子之弟子從遠方來者,孔子荷杖而問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問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問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步而倍之,問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儒家主張人與人之間要有嚴格的等級,但是像孔子這樣通過“杖”的不同使用來體現(xiàn)貴賤之分、親疏之別,未免使人覺得有些可笑。這則故事應(yīng)是根據(jù)儒家思想虛構(gòu)出來的。

      寓言大都有完整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有波折,有沖突,有理趣,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讓人掩卷沉思。如《士節(jié)》:

      齊有北郭騷者,結(jié)罘罔,捆蒲葦,織萉屨,以養(yǎng)其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曰:“愿乞所以養(yǎng)母?!标套又椭^晏子曰:“此齊國之賢者也,其義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諸侯,于利不茍取,于害不茍免。今乞所以養(yǎng)母,是說夫子之義也,必與之?!标套邮谷朔謧}粟分府金而遺之,辭金而受粟。有間,晏子見疑于齊君,出奔,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北郭騷沐浴而出見晏子曰:“夫子將焉適?”晏子曰:“見疑于齊君,將出奔?!北惫釉唬骸胺蜃用阒印!标套由宪嚕⒍鴩@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标套有小1惫诱倨溆讯嬷唬骸罢f晏子之義,而當(dāng)乞所以養(yǎng)母焉。吾聞之曰:‘養(yǎng)及親者,身伉其難?!耜套右娨桑釋⒁陨硭腊字??!敝鹿?,令其友操劍奉笥而從,造于君庭,求復(fù)者曰:“晏子,天下之賢者也,去則齊國必侵矣。必見國之侵也,不若先死。請以頭托白晏子也?!币蛑^其友曰:“盛吾頭于笥中,奉以托?!蓖硕载匾?。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謂觀者曰:“北郭子為國故死,吾將為北郭子死也?!庇滞硕载?。齊君聞之,大駭,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騷之以死白己也,曰:“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p>

      北郭騷及其友為國為友而死的精神確實可歌可泣。晏子在出奔時向北郭騷辭別,北郭騷僅以輕描淡寫的“夫子勉之”一句應(yīng)對,沒有安慰,沒有勸諫,這對于因見疑而正欲出奔的晏子無疑是精神上的又一重打擊,似乎北郭騷是一個不懂知恩圖報的無情無義之徒,難怪晏子會深深嘆息:“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比欢钊藳]有想到的是,北郭騷竟愿“以身死白之”,情節(jié)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北郭騷的死果然使齊君“大駭,乘驲而自追晏子”,直接促成了晏子的重新被重用。篇末晏子又一次感慨:“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眱纱胃锌?,意義迥異,第二次感情更濃,程度更深。

      最有趣的是那些具有諷刺意味的寓言,往往通過夸張、變形等手法,將主人公的愚蠢、可笑暴露無遺。雖然生活中不可能發(fā)生,但是并不給人虛假、編造的感覺,反而真實可信,有濃厚的民間文學(xué)氣息。這種真實性正是源于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來源于生活,具有很強的普遍性和真實性。再如《去尤》:

      用寓言故事進行說理,不但使得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學(xué)性,同時更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更易于說服人。如《順民》講要順應(yīng)民心,以民為本,便舉了湯的事例:

      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庇谑囚迤浒l(fā),櫪其手,以身為犧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則湯達乎鬼神之化,人事之傳也。

      湯禱于桑林祈雨的故事在先秦兩漢流傳很廣,《荀子》《淮南子》《說苑》等書都有記載。言及上古賢君,后人常常將商湯與堯、舜、禹等并列。故事中的湯勇于擔(dān)當(dāng)責(zé)任,他“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的自省之言、“翦其發(fā),櫪其手,以身為犧牲”的虔誠形象連鬼神都被感動了,用這樣的事例來說明順應(yīng)民心的道理,自然會有不小的說服力。

      《呂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有的是歷史傳說,有的采自諸子文章,有的來源于民間生活,有的則完全是虛構(gòu),但都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親切自然,語言淺近平實,是篇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就說理的深度,還是文學(xué)的形象性方面,這些故事都起了關(guān)鍵作用。

      ①本文對寓言的界定參照趙逵夫的《論先秦寓言的成就》,見《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6年第4期。

      ②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0頁。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秦文學(xué)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0XZW007

      作 者:延娟芹,文學(xué)博士,碩士生導(dǎo)師,西北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

      編 輯:張勇耀 mzxszyy@126.com

      猜你喜歡
      呂氏春秋晏子寓言
      早期中國知識轉(zhuǎn)型期的《呂氏春秋》學(xué)——《漢書·藝文志》、高誘《呂氏春秋注》研究
      晏子不辱使命
      童話世界(2020年34期)2021-01-14 00:32:46
      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11-19 10:41:17
      成長的寓言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16
      時裝寓言
      智族GQ(2020年3期)2020-06-01 07:26:50
      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
      晏子使楚
      《呂氏春秋》養(yǎng)生之道
      特別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50
      晏子使楚
      海安县| 桃园县| 仪征市| 手游| 全州县| 彝良县| 湘乡市| 浮山县| 达尔| 浦城县| 汉阴县| 从江县| 四川省| 黔南| 青岛市| 乳山市| 白水县| 垦利县| 新源县| 宿松县| 安庆市| 老河口市| 清水河县| 扎囊县| 巨野县| 昌图县| 昌邑市| 榆社县| 诸暨市| 营山县| 华容县| 水城县| 如皋市| 莎车县| 泰和县| 辉县市| 大名县| 根河市| 绥滨县| 克什克腾旗|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