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和縣實驗中學054400)
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幾種策略
段密榮(河北省南和縣實驗中學054400)
在十幾年的英語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成績兩極分化極為嚴重。為此,我專門做過幾次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不少學生每天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不少,也很用功,可就是效果不好,成績不理想。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個人認為,在智力條件、心理狀態(tài)與優(yōu)生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主要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的學習策略出現(xiàn)了問題。正確有效的教學策略的掌握和應用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那么教師應該注意采用哪些英語教學的策略呢?
目前,很多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課前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但是針對英語這門學科來說,學生喜歡預習或基本養(yǎng)成預習習慣的還是寥寥無幾。據(jù)調(diào)查分析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學生學習英語基本靠早自習和英語課上的學習。學生在家或課余時間主動預習的只占學生總?cè)藬?shù)的5%左右,被家長監(jiān)督著進行預習的占10%左右。大多數(shù)學生不預習,他們認為英語的預習沒有什么必要,反正單詞學習還得靠教師講和領讀領背。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想法不對,教師上新課之前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因為預習有以下幾個好處:一是只有預習了,心中才能有數(shù)。聽課時,了解哪些知識自己通過自學基本能學會,哪些需要教師講解才能明白等等。這樣在聽課中就可能格外留心,學習效果才能更好。二是增強了單詞記憶的牢固性。新教材中每課單詞量都很大,有的一課就達到10來個,乃至20多個,如此多的生詞單靠課堂45分鐘,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如果預習時讀熟了,效果就會大不一樣了。三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一般是獨立首次接觸某些語法知識、詞組、慣用法,學生如果自己閱讀、分析、思考,養(yǎng)成一種獨立思考的習慣后,對以后的期中、期末,特別是中考中獨立完成試卷很有幫助。
由于學校倡導開展“校本教研”,因此我們教師之間常常會互相聽課。在聽課中,我除了學習觀察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外,還認真觀察了學生的表現(xiàn)。我發(fā)覺從表面上看大家都在上課,但是投入狀況、學習效率有很大差別:有的學生課堂上能夠?qū)P穆犞v,能基本掌握教師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游離于課堂,表現(xiàn)為被動聽、被動記、被動書寫;還有一部分學生聽不懂,好像在聽“天書”……這樣就會直接降低課堂學習的效率。我個人認為,要想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認真聽課的好習慣,不僅要認真聽,還能邊聽邊記,邊思考。二是讓學生上課敢于大膽發(fā)言,在完成各種練習時,要鼓勵學生多開口說,多用耳朵聽,多用腦子想,多動筆寫。三是教給學生學會抓重點。每節(jié)課上都有教學重點,課堂上教學設計和講解一定要做到重點突出,引導學生聽課時,對于重點處要進行板書,并引導學生反復讀寫,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明白課堂上教師對于重點知識的處理方式。四是幫助學生當堂消化。要盡量幫助學生當堂消化所學的知識,如有消化不了的要盡快想辦法解決。五是讓學生明白聽、讀、寫并重,不能一味地認為寫重要。限于我國普通中學所處的環(huán)境,學生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英語的對話,更不用說與外國人交際了。而英語課堂是一天中唯一能置身于英語交際環(huán)境的時候,所以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讓學生多聽、多說的教學氛圍。
英語課是一門技能課,單靠課堂45分鐘遠遠不夠,必須及時復習才能鞏固。這是英語學習策略中很關(guān)鍵的第三步。我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課后除了完成課本上的作業(yè)外,很少及時復習。他們或者等到測試前才進行復習,或等著教師領著復習等等。
新教材是按照螺旋式編排的,語法詞匯的重現(xiàn)率比較高,但英語中詞匯、慣用語是比較靈活的,只有靠及時復習才能“趁熱打鐵”。我個人認為復習策略有以下幾種:一是課堂復習。每節(jié)課大多有幾分鐘時間就當堂所學的知識做一小結(jié),有的教師是自己就板書為學生進行梳理總結(jié),有的教師干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這節(jié)課你都有什么收獲?”為問題,幫助學生自己梳理解決,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很重要的。但是從課堂觀察看,有很多學生不重視教學小結(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總結(jié)的時候不注意聽講,談收獲的時候,總結(jié)得很籠統(tǒng),一帶而過,這樣都會影響學習效果。二是課后復習,筆頭作業(yè)是一種復習,但不能“一葉障目”,而要對本課所學的生詞、詞組、習慣用法、語法現(xiàn)象進行復習,以便解決消化課堂上的遺留問題。此外,根據(jù)記憶學的原理,學習一種知識后必須在24小時內(nèi)復習,否則是很容易遺忘的。三是單元復習。一般情況下,一周就要學習一個單元,每個單元里的生詞必須在這個星期解決,不能“欠賬”,否則日積月累后“算總賬”是不行的。
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它有自己的特點。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學習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因此,作業(yè)就不能單純停留在筆頭練習上,而且要包括聽各種錄音,練習對話,朗讀訓練,閱讀理解,寫作練習等等。有些學生以為完成書面作業(yè)就是完成了作業(yè),這是一種誤解,根據(jù)羅賓浩斯的遺忘曲線,遺忘的過程起初很迅速,之后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變慢,而各種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也是作業(yè),是對英語學習后的最好復習。我個人建議要做到:一是多給學生放一些錄音,讓學生進行模仿,還可以多聽電視英語、電臺英語,這樣學生置身于英語氛圍里是大有裨益的。二是鼓勵學生多和同學教師開口說英語,實際上這也是一種作業(yè)。三是多讀課文、單詞,有些很重要的段落要能背下來。四是多做筆頭練習。
總之,中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是學習和掌握優(yōu)秀學習策略的最佳時期。在“知識爆炸”和“終生教育”的時代,誰掌握了科學的英語學習策略,誰就將一生受益。(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