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我們熬夜看完一場比賽,總要有個充足的理由,而在蒙特利爾,這個理由是:優(yōu)美的五湖風光+一條經典的賽道+某些人的“復仇”之戰(zhàn)。不同于摩納哥狹窄曲折的巷戰(zhàn),蒙特利爾的賽道很舒暢,但這并不意味這會是一場“容易”的比賽,因為出發(fā)后的第一個彎道就足以難倒最優(yōu)秀的車手,在這里完美地過彎和沖出賽道永遠只是一線之隔。除了感官的刺激,我們似乎還有一絲絲的好奇。摩納哥站上,漢密爾頓蒙冤丟掉了到手的冠軍,而這里無疑是其最好的“復仇之地”。
果然,在排位賽中,漢密爾頓已經彰顯出了舍我其誰的霸氣。盡管在第二次練習賽中,漢密爾頓在濕滑的賽道上失控,撞到了輪胎墻上,但幸運的是依然作出了最快圈速。最終他如愿以償地拿到了其F1生涯中的第44個桿位,而這也是他在蒙特利爾賽道上的第4個桿位。
“44”對于漢密爾頓來說絕對是個辛運數字,除了這個桿位,他的車號也正是44號,而現在這份幸運似乎也帶入了正賽之中。加拿大的正賽共70圈,而漢密爾頓領跑了69圈,全程沒有任何的懸念。正如其賽后所言“整場比賽一直在我的控制之下,我很享受這樣的結果?!睗h密爾頓無懈可擊地贏得了屬于自己的勝利,也算是對摩納哥錯失冠軍的一點點補償。而羅斯博格依舊占據著“千年老二”位子,不過這一次他終于“習慣了”,“漢密爾頓跑得很好,沒有犯一點兒錯,對于我來說,亞軍的結果已經很好?!辈还苷l坐了頭把交椅,“三叉星”都是最大的贏家,他們已經在單賽季連續(xù)7次有兩位車手雙雙登上領獎臺,而在F1的歷史上,有過如此彪悍記錄的還是1952—1953賽季的法拉利車隊。
在經歷了摩納哥狹窄的街道賽之后,車手們終于可以換個地方舒展一下筋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賽道是個不錯的選擇。不用再按耐著性子兜圈子,這里更考驗的是車輛的性能和制動。當然,如果你能對最后的結果不那么看重的話,這里也是個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不過現在的這支法拉利卻早已不能同日而語。盡管已經比上個賽季大有起色,但要重現昔日的輝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加拿大站上,第3位發(fā)車的萊科寧本來極有可能緊隨梅賽德斯雙雄之后站上領獎臺,但一次甩尾失誤斷送了他的登臺希望。第一次進站后,萊科寧的賽車在出站后的首圈行駛到發(fā)卡彎位置時,賽車后輪突然失去抓地力發(fā)生了甩尾側滑。而這次失控讓萊科寧損失了幾秒鐘的時間,更糟糕的是威廉姆斯車手博塔斯趁機完成了超越。萊科寧最終沒能實現捧杯的愿望,而近來復蘇勢頭正旺的威廉姆斯則笑納了這份大禮。
和萊科寧一樣郁悶的還有他的好兄弟維泰爾,加拿大站的比賽對于維泰爾來說,似乎一開始就不怎么順利, 德國人先是在排位賽Q1遭遇動力單元故障,導致賽車速度無法提升,未能晉級Q2,接著又在第三次練習賽中紅旗情況下超車,被罰從第18位發(fā)車。于是維泰爾在5盞紅燈熄滅后的全部內容就是追趕,在蒙特利爾的賽道上上演了一出瘋狂的超車秀,最終緊隨隊友萊科寧駛過方格旗。從第18位發(fā)車一路狂飆到第5,維泰爾說,他真的已經滿足了。
至于一直都在“走背字”的邁凱輪,加拿大站依舊是個災難性的周末。之前已經接連兩場退賽的阿隆索原本希望自己能在加拿大站有所收獲,為此他一路激進,甚至沒有聽從車隊省油的指令,然而盡管如此,他依然沒能擺脫退賽的命運。而邁凱輪的另一員大將巴頓,則一路走得更加坎坷。正賽開始前,車隊宣布更換巴頓賽車的熱能回收系統和渦輪,本來由于其本賽季使用的數量已經超出了規(guī)則,應該接受退后發(fā)車的處罰,但因為巴頓缺席了排位賽已經是末位發(fā)車,因而起步位置再無可退的英國人不得不在正賽時接受通過維修區(qū)的補罰。更糟糕的是,就在正賽的開始前,巴頓發(fā)現自己賽車的飲水系統又壞了,這使他不得不在比賽中忍受口渴甚至脫水的煎熬。在苦苦堅持了60圈的比賽之后,巴頓退賽了。至此,邁凱輪又一次全軍覆沒,兩個世界冠軍在成績表上墊底。賽后,阿隆索曬出了一張翻轉的成績單,和難兄難弟巴頓調侃道:“這樣是不是更好?”而巴頓也幽默的回應:“你看,你還在我前面?!北荣愝斄?,邁凱輪的賽車依舊麻煩不斷,而后面的路還長,阿隆索和巴頓也似乎只能心大點兒了。
漢密爾頓贏得無懈可擊,羅斯博格輸得心服口服,博塔斯撿了個領獎臺,而阿隆索和巴頓依然有個好心態(tài),怎么蒙特利爾的賽道看上去似乎一片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