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萍
山西省左權縣左權中學
如何提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張彥萍
山西省左權縣左權中學
作為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新興學科的信息技術課程,在很多方面仍還處于探索階段,既沒有理論可以借鑒,也沒有現(xiàn)成的沒有現(xiàn)成的經驗可以學習,導致在實踐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率不夠好。本文筆者通過多次試驗,就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益進行了探討。
信息技術;教學;高中;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已然成為了當今社會公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樣的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也成為了社會對人才考查的必要內容。為了適應這種社會需求,許多學校從初中階段就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在高中高一階段信息技術課也是學生的必修課。其目的就在于為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打下基礎以適應社會需求。但是在開展這一項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時興趣濃厚,但時間一長他們更感興趣的卻變成了玩計算機,對于所教授的內容卻沒有興趣了。這不僅是信息技術課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xiàn),更是違背了開設這一門課程的初衷的。那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呢?現(xiàn)在我就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對這一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術課出現(xiàn)較晚,缺少可以直接可利用的經驗和理論支撐。同時信息技術課程中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知識往往比較抽象和陌生。人如果我們人仍然完全依靠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對于一些抽象、生僻道德理論學生掌握起來難免會覺得較為困難,也很難起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多媒體的運用則可以有效的攻克這一難題。畢竟多媒體本身也是一種信息技術。并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多數(shù)學校也已具備了使用多媒體的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將教學所需的文字、數(shù)據(jù)、圖像以及聲音等有機的融為一體。制作成直觀的教學課件,并根據(jù)課堂教學過程適時的調整內容,從多個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掌握度。對于這一點,市場上的許多軟件也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如CAI課件,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及“課件大師”等軟件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軟件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而且還可以節(jié)約時間,將這些軟件進行整合優(yōu)化,再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示給學生,我們所需要的教學效果也就得以實現(xiàn)了。當然,利用多媒體雖然有諸多益處,但是作為一項輔助工具而言,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時也不能完全依賴于它,而應該恰當、適時的使用??偟膩碚f,教授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無論是在提高教學效率還是提高學生的認知寬度,甚至是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實踐證明在一定的任務驅動下,學生更能長久的維持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也是如此。而對于這一門課程來說,最重要的學習任務就是實踐操作。畢竟,學習這一門課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有所受益。而實踐操作的唯一方式就是上機操作。這也是信息技術課程的最大特點。通過上機操作,學生可以邊學邊用,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較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但是在組織學生上機操作時,教師也一定要注意讓學生明確上機的目的。如果沒有明確的上機目的,學生只是憑著新鮮好玩的心理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就沒有一點課堂效果可言了。因此明確上機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學習效果。為此,在正是上機之前,教師一定要注意將本次上機任務準確的傳達給學生,同時告知學生此次操作的注意事項,并且在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以便他們能更好的完成任務。同時,還要留有余地讓學生能夠獨自去探索一些相關的信息技術問題。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獲得成就感,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且由學習者本人不斷探索而獲得的知識經驗更容易長久的儲存在他們的記憶中。為此,教師在布置任務的同時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情境,由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知識,獲得知識。
高中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其目的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便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為學生今后從事社會工作打下基礎。但是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除了具備必要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之外,仍然需要學生具備相應的能力,如信息的獲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信息的交流能力以及信息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為此在教授高中信息技術課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相聯(lián)系。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這一門課程的認可度,而且還可以拓寬學而生的視野,豐富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使用度。例如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專有名詞術語,這時我們就可以聯(lián)系英語學科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理解度,另一方面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又比如在講授網絡的相關知識時,我也可以引導學生搜素其他學科中他們較為感興趣,但教材沒有滿足他們興趣的地方,在網絡上進行搜索,豐富他們的知識。使學生在濃厚的求知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完成操作技能的訓練。
總之,我們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及上機操作這一優(yōu)勢,同時配合其它學科的教學,進行課程整合,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從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1]劉玲.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J].學習導刊,2014(04)
[2]張波.關于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教師,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