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詠梅
又到梅子青黃時分,太陽一個招呼都不打,就自顧自地放假休息去了,非常不負責(zé)任地留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這接下來的幾十天里,過著沒有太陽,天天身上濕漉漉、潮嗒嗒、黏乎乎的日子。無論怎么呼吸,似乎都有一團棉絮堵在胸口,吐不出,咽不下。濕熱帶來的煩躁和郁悶伴隨著時斷還續(xù)的雨絲,灰蒙蒙的空氣慢慢滲入到身體里,浸濕所有感官,感覺自己一點點沉重下去。
不過,每到這個季節(jié),親愛的母親大人就會祭出她的各種秘方,換著法子做好吃的,去除油膩,換一個清新干爽的黃梅天。
首先,我們菜盤里的綠色蔬菜多了起來,各種深深淺淺的綠這時候就粉墨登場了。什么苦瓜蝦仁、絲瓜炒蛋,我最愛的還是清炒冬瓜蝦皮。冬瓜切得薄薄的,泛著晶瑩的綠,透透的;粉白的蝦皮卷曲著身子,隨意地臥在冬瓜上;細碎的蔥花和香菜末,點綴著這盤綠色,淋上香噴噴的麻油,讓人止不住地心生歡喜。清爽的冬瓜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卻可利水除濕,而小蝦皮含鈣量極高,可以適當補充鈣質(zhì)。這一盤菜可生津潤燥、清熱解毒,還能減肥消腫。
其次,我們下午各種養(yǎng)生羹、粥開始多起來。今天荷葉茯苓粥,明天五豆粥,后天山藥蓮子湯,過幾天又來個綠豆湯。我比較偏愛紫薯百合銀耳羹,浮著光滑圓潤的半片百合們,沉著一塊塊紫色的薯塊;銀耳的黏稠讓這一碗羹晶瑩剔透,盛在白色的碗里,一身的火氣都消散掉了。
最后,我們的主食有了更多品種,顏色也豐富起來:蒸玉米、胡蘿卜、煮南瓜、紅薯,一盤盤紅紅黃黃,長長短短,胖胖瘦瘦,夾雜在一起格外喜人。
母親曾告訴我們,當你不快的時候,可以多穿明黃色的衣服,多吃橙黃色的食物,多看各種黃色圖案或者花兒。而在這只見雨不見太陽的黃梅天,更要讓明亮的黃色干爽自己的心情。有了母親大人的細心照顧和百般呵護,哪里還會有黃梅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