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電話談話結束前序列的會話分析研究

      2015-07-24 14:10:28劉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4期

      劉穎

      【摘 要】本文在50個漢語日常電話錄音語料的基礎上,分析了漢語電話談話結束的前序列,指出電話談話的結束不是簡單地交換“再見”,而是一個獨立的序列結構,并由發(fā)起和應對相鄰對組成結束前序列。

      【關鍵詞】會話分析 電話談話 結束前序列

      一、電話談話的會話分析研究

      隨著通信技術和電信設備的改進,電話談話早已成為人們日常交際中最主要的溝通方式。有關電話談話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電話談話的開始部分,對話題和結束部分的研究十分有限。結束部分的研究主要從方法論角度觀察結束部分的序列結構和變體,并對不同文化和語言進行對比和總結,這些研究范圍涉及英語、德語、希臘語、西班牙語等。但是,國內外對漢語的電話談話結束的研究非常有限。基于 50個日常電話談話的錄音及轉寫, 本文采用會話分析的研究方法對漢語日常電話談話結束部分進行轉寫,重點在于研究電話談話結束前序列相鄰對的前后件的執(zhí)行手段, 以求能夠發(fā)現和探討這一序列組織的結構特征、序列模式和話輪設計特點。

      二、電話談話的結束前序列

      會話分析(conversation(al) analysis , 或CA)是源于社會學的一種研究方法, 20世紀70年代由 Harvey Sacks, Emanuel Schegloff 和 Gail Jefferson在美國創(chuàng)立。這種研究方法從序列組織入手,旨在揭示人類言語交際的社會性和有序性。用會話分析的方法對電話談話結束部分研究最經典的模式是Schegloff和Sacks 在1973 提出的。他們認為會話的結束有其獨立的序列結構,由四個話輪構成,Button(1990)稱之為“原型模式”(archetype closing)。

      01 A:Well.

      02 B:Okay.

      03 A:Goodbye.

      04 B:See you. ((ending))

      第一個話輪出現在有談話結束傾向的語境中,發(fā)起結束談話的請求。第二個話輪接受這個請求,并傳遞出第二個結束信息。這兩個話輪構成了發(fā)起會話結束序列的第一個相鄰對。這個相鄰對與之前的話題無關,也沒有發(fā)起新的話題,談話的內容圍繞會話結束而展開。這個相鄰對構成了會話結束的前序列。第三和第四個話輪最終確認了會話的結束,交際者通常使用一些結束標記語,比如“Goodbye”或者“bye”等。通常,人們把第三和第四行的終止交換(terminal exchange)(Schegloff and Sacks, 1973)序列作為會話的結束。但是,從這個結構中我們發(fā)現,電話談話的結束不僅僅是一個交換“goodbye”的行為,而是一個過程。因此,如何發(fā)起會話結束,如何應對這個發(fā)起,是值得交際者和研究者共同關注的問題。

      (一)會話結束的“發(fā)起”

      交際者如何發(fā)起結束請求是話輪設計(turn design)的結果。話輪設計是會話分析研究方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于國棟,2008:84):(1)選擇該話輪要執(zhí)行什么樣的行為;(2)選擇恰當的話輪構建成分來實現預期的行為。通常結束的發(fā)起出現在“話輪轉換相關處”(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 or “TPR”) (Sacks, Schegloff and Jefferson, 1974),且與上一個話題的結束有明顯的界線。交際者發(fā)起會話結束的語言手段分為兩類: 開放式發(fā)起和封閉式發(fā)起。

      1.開放式發(fā)起

      開放式發(fā)起是指交際者提出結束談話,但不限制對方立即接受而發(fā)出的結束請求。開放式發(fā)起所采用的句式可以是一般疑問句或者否定空間很大的陳述句。從相鄰對前件對后件的限制和影響來看, 開放式發(fā)起的后件可以立即接受,也可以拖延著不接受。后件的執(zhí)行者能夠在一個開放的、 限制小的范圍內進行選擇。面對這樣的發(fā)起, 交際者應對的范圍要比封閉式發(fā)起廣得多。

      例1: (A打電話給B,商量關于如何交房租的事情。)

      01 (1.0)

      →02A:°嗯,可以啦°。.

      03B:嗯,先這樣。

      04A:嗯,就這樣。

      05B:辛苦啦:

      06A:好。

      07B:↑拜拜。

      08A:嗯。 (結束)

      在上面的例子中,第01行出現了明顯的沉默。之后,A得到下一個話輪并發(fā)起結束前序列。因此,第01行中的一秒鐘的沉默可以認為是結束序列和交際者上一話題之間的界限。通過“嗯”,A 取得第02行的話輪,然后用“可以啦”發(fā)起會話結束前序列?!翱梢岳病睆淖置嫔现v,是一個表示肯定的標記語,但是在這個例子中,它起到發(fā)起結束會話的功能。同時,它沒有強勢地要求對方接受結束的請求,甚至將能否結束會話的權利交給了對方B。因為在第03行B 接受了結束發(fā)起后,A 又在第04行給出了肯定的回應。這說明,A 不但將B 的接受當作了對第02行會話發(fā)起的回應,同時A 將B 的支持性反饋“先這樣”當作了第二次發(fā)起,所以,A 才會在第04行給出一個類似反饋的后擴展。由此可見,A 的結束發(fā)起沒有限制B 的反饋和行為,B 有很大的空間選擇如何應對。這就是會話結束的開放式發(fā)起。

      2.封閉式發(fā)起

      封閉式發(fā)起是指交際者要求對方立即接受結束發(fā)起而發(fā)出的結束請求。封閉式發(fā)起采用的句式結構通常為否定空間很小的陳述句。面對這樣的發(fā)起,交際另一方為順應當前語境,通常選擇接受這個結束請求。從相鄰對前件對后件的影響和限制來看,封閉式發(fā)起約束了對方的言談應對,使其“不接受”的應對空間很小。因此它的后件通常為接受結束會話的請求,之后進行會話的結束終止交換。

      例2: (A打電話給B,并發(fā)起結束。)

      →01 A:好,我先不跟你說了啊。

      02 B:嗯,好啦,拜拜。

      03 A:拜拜。

      04 B:嗯。 ((結束))

      這個例子中,A在第01行發(fā)起了結束。A首先用“好”取得該話輪,然后用“我先不跟你說了啊”發(fā)起結束前序列。“我先不和你說了啊”可以理解為A告知B,他要結束會話。這里,我們要關注語氣詞“啊”。如果沒有“啊”,這句話就是一個起告知作用的陳述句。但是A用“啊”將一個告知行為變成了請求行為。同時,這個行為要求B在下一個話輪立即給予回應。與開放式發(fā)起相比,在這個例子中,A限制了B的行為,即第一行的發(fā)起限制了相鄰對后件的行為。另外,對于“我先不和你說了”這個請求來講,順應結束語境的優(yōu)先反饋是接受。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接受請求更利于雙方維持良好的社會關系。因此,這種類型的結束發(fā)起,從功能上講,要求對方接受并推動結束序列的發(fā)展。在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B 在第02行馬上接受了這個發(fā)起,并通過“拜拜”首先進行終止結束序列交換。

      會話結束的發(fā)起,是順應之前會話的語境,也為之后的會話創(chuàng)造“結束”的語境。這兩種發(fā)起最顯著的差別在于對后件“接受”結束請求限制的大小。當然,這種限制并不是絕對的。即使是封閉式發(fā)起,也是交際者協商的結果。

      (二)發(fā)起結束的應對

      根據聽話人在說話人的話語建構方面是否有貢獻和在話語內容方面是否贊成說話人,于國棟(2003)把聽話人的言語反饋劃分為支持性言語反饋和非支持性言語反饋。會話結束序列被發(fā)起后,根據聽話人的言語行為,我們也可以分為表示接受的支持性反饋和表示不接受的非支持性反饋。

      1.“接受”及支持性反饋

      在例1中,我們看到,B 在第三行接受了A 的會話結束發(fā)起?!班拧笔且粋€表示肯定的標記語,在言談應對中,被認為是“一般支持性言語反饋”(于國棟,2003)。之后,B 用“先這樣”支持前面的一般支持性言語反饋“嗯”,使得整個話輪構成了“高度支持性言語反饋”(于國棟,2003)。對結束發(fā)起的接受,是會話最終得以結束的前提,它表示會話雙方就結束會話達成一致,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推動結束序列發(fā)展,進而結束談話。

      2.“不接受”及非支持性反饋

      在此,我們要說明的是,這里的“不接受”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安唤邮堋辈贿`反言語交際的社會規(guī)約,它的出現恰恰說明了言談應對充滿了偶然性。 “不接受”只是延遲了結束的過程,通過交際者對會話結束的再次發(fā)起,這個請求最終會被“接受”。

      例3:(A打電話給B)

      →01B: 行,那我不跟你說啦啊,我這有點兒事兒,我一會兒開會呢.

      →02A:啊,一會兒開會了?

      03B:9點50,嗯。

      ……

      →16B:不知道,我不太清楚這個會,啊!

      →17A:噢:好吧:

      這個例子中,B在01行進行了封閉式的會話結束發(fā)起“那我不跟你說啦啊”。之后,B 緊接著對這個發(fā)起進行了解釋“我這有點兒事兒,我一會兒開會呢”。然而A 沒有對結束發(fā)起進行反饋,而是對B 的解釋進行了非最小后擴展(Minimal post-expansion)( Schegloff, 1999)。非最小后擴展這個話輪本身就是一個新的相鄰對的前件,既然有前件的出現,就有可能有后件的跟隨(于國棟,2008:106),但是非最小后擴展與前面的相鄰對屬于同一個序列。因此,雖然A 沒有對結束發(fā)起進行支持性反饋,但它仍然是結束序列的一部分,延遲了會話的結束。在第16行,當B 用一個加重語氣的“啊”重新發(fā)起會話結束時,A 意識到這個再發(fā)起,并在下一個話輪中選擇接受。

      三、總結

      本文在50個漢語日常電話錄音語料的基礎上,分析了漢語電話談話結束的前序列,指出電話談話的結束不是簡單地交換“再見”,而是一個獨立的序列結構,并由發(fā)起和應對相鄰對組成結束前序列。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只考慮了在“原型模式”下的發(fā)起和應對,對于變體結構中發(fā)起和應對的序列結構沒有涉及。同時,由于語料的限制,還不能詳盡地對漢語中的結束前序列進行分析。未來對漢語電話談話結束序列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

      【參考文獻】

      [1]Button, G.. on varieties of closings. In G. Psathas (ed.),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0:93-148.

      [2]Sacks, H., & Schegloff, E.A. (1973). “Opening up closings”. 1973: 289-327.

      [3]Sacks, H., Schegloff, E.A. & Jefferson, G. (1974) ,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1974:696-735.

      [4]Schegloff, E.A. Sequence Organization, From work in progress tentatively entitled Talk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Conversation Analysis,1999.

      [5]于國棟. 支持性言語反饋的會話分析 [J]. 外國語, 2003(5).

      [6]于國棟.會話分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注:°°聲音變小 :拖音. ↑ 語調上揚 Word 語氣加重)

      德阳市| 宜昌市| 湛江市| 延吉市| 吕梁市| 乌兰县| 含山县| 宁夏| 平度市| 鄂伦春自治旗| 崇文区| 和硕县| 民权县| 武胜县| 娱乐| 微山县| 武宣县| 区。| 卫辉市| 郁南县| 石河子市| 南昌县| 三台县| 嵊泗县| 毕节市| 上思县| 东莞市| 石门县| 弋阳县| 临桂县| 莱芜市| 文成县| 南城县| 增城市| 宜丰县| 平阴县| 留坝县| 施甸县| 英山县| 古丈县| 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