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摘 要】語言錯誤一直是困擾英語教師的難題。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教學過程也是不斷發(fā)生錯誤以及反復糾正錯誤的過程。世界各國的語言教學者與研究者通過語言實證,從多種形式全方位地對糾錯反饋在英語語言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深刻地反思。
【關鍵詞】錯誤 糾錯反饋 語言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界定關鍵詞
1.1 錯誤
迄今為止,各國研究者對錯誤尚未有一個統(tǒng)一的公認的定義。不同的語言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嚴謹?shù)亟o出了各種有關錯誤的不同定義。比如:Corder(1967)認為“錯誤是學習者由于缺乏有關語言正確規(guī)則的知識而導致的結果”。Chaudron(1988)提出“錯誤是偏離了本族語使用規(guī)范或偏離了事實的語言形式或內(nèi)容;或者是被老師指出需要加以改進的其他形式 ”。
1.2 糾錯反饋
糾錯反饋可簡稱糾錯,或者改正(Ellis, 1994)、處理(Chaudron, 1988)和反饋(Ellis, 1994)等幾個近義詞。它有兩種存在形式,即顯性糾錯和隱性糾錯。顯性糾錯即“直接給出對或錯的評價,并給予糾正”;隱性糾錯指“以暗示性、間接的方法對學習者的言語行為做出評價”。
1.3 學習者領會
與教師糾錯密切相關的是糾錯動作的承受者、學習者自身的“領會”,也可翻譯作“接納”。研究者Allwright(1984)和Slimani(1992)將糾錯反饋定義為“學習者能夠在課堂中或者課堂后復述出所學的內(nèi)容?!?/p>
2. 糾錯反饋方法
糾錯性反饋在英語語言教學界被學者們詮釋為負反饋類型的一種,其多種糾錯類型在教學過程中嶄露光芒,其前瞻性與實用性歷盡很多語言學研究者及教育家的實證與探究。Lyster&Ranta(1997) 通過觀察多種形式的糾錯性反饋在英語作為二語的四個沉浸式法語課堂上的運用,總結劃分出糾錯性反饋的六種類型:(一)明確修正法,清晰的明顯的糾錯方式;(二)請求澄清法,指教師通過重復和重組學生的錯誤表達的方式以要求學生再次澄清自己的語言錯誤;(三)重鑄式糾錯法,教師重組學生的語言表達,并弱化其錯誤;(四)元語言信息法,教師不是向?qū)W生直接提供正確的語言形式,而是通過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過程中提供評論、信息與提問;(五)重復法,指教師重復學生的語言表達錯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調(diào)整自身的語調(diào)來強調(diào)學生的語言錯誤;(六)誘導法,教師直接引導學生改正語言錯誤。
二、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國內(nèi)關于糾錯反饋的研究現(xiàn)狀按照研究主題可劃分為糾錯性反饋的類型和使用頻率、不同糾錯性反饋的效果對比、對于糾錯性反饋的態(tài)度研究等三類。
1.關于對待糾錯反饋的態(tài)度研究
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顯示, 學生和教師對于糾錯的重要性都比較認同, 且認為糾錯是學習語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相比較而言, 學生對于被糾錯的要求更強烈。 然而學生個體之間觀點存在差異, 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需要兼顧糾錯,且要注意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或者打斷交流。
2.糾錯反饋的類型和使用頻率
研究結果顯示, 在具體操作中, 教師相對比較傾向于隱性的糾錯反饋, 尤其是重鑄糾錯。針對不同的錯誤類型, 教師使用的反饋方式也不盡相同。
3.糾錯反饋的效果研究
研究表明, 國內(nèi)所有的糾錯研究目前都只是觀察性的,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因此沒有真正的實證有效度。通過大量對比分析后可發(fā)現(xiàn),對于相同問題,不同的糾錯研究,得到的結果有顯著差異,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三、結論
迄今為止,國內(nèi)在糾錯反饋方面的研究相對匱乏,對于學習者領會的研究尚未真正起步。關于糾錯反饋的研究,大多是從理論的角度進行觀察性、描述性的研究。國外研究者們近年來更傾向于對糾錯反饋的效果進行實證研究。關于糾錯反饋的態(tài)度及效果的研究正日益引起國內(nèi)外學者的重視。
【參考文獻】
[1]Allwright, D., & Bailey, K.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3-18.
[2]Lyster, R. & Ranta, L.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learner uptake: Negotiation of form in communicative classrooms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7(19):37-66.
[3]趙晨. 不同水平英語教學中的教師糾正反饋語——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3).
[4]施光. 英語課堂中的教師糾錯與學生接納[J]. 外國語言文學, 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