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頌
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了湄洲灣港口情況,作者通過實船系帶湄洲灣火電廠系船浮筒的操縱過程進行闡述,總結(jié)出個人對系帶浮筒的操縱要領(lǐng)和注意事項。
關(guān)鍵詞:浮筒 單點系泊 操縱
湄洲灣火電廠位于湄洲灣北岸莆田秀嶼區(qū)忠門鎮(zhèn)塔林村,一期裝機容量為393MW×2,需燃料(煤炭)約180萬噸/年?;痣姀S建有配套8000DWT駁船卸煤碼頭和2000DWT重件碼頭各一個,卸煤碼頭經(jīng)過4.3km長的專用支航道與系船浮筒地錨地相連。火電廠所需煤炭采用7萬噸級散貨船運抵湄州灣,系在系船浮筒,經(jīng)駁船過駁后,由拖輪拖帶至火電廠卸煤碼頭接卸通過輸送機械輸送到火電廠煤炭堆場。
1.湄洲灣港口情況
湄洲灣南北岸現(xiàn)有泊位7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有23個,2013年吞吐量5758萬噸,船舶流量3223艘次;2014年吞吐量7089萬噸,船舶流量4816艘次。
1.1主航道情況
湄洲灣25萬噸級主航道:湄洲灣2 5萬噸航道灣口外航段(斗尾附近海域以外)沿用福煉青蘭山30萬噸級進港航道,航道有效寬度500m,底標高-21.0m~-23.0m,灣內(nèi)段(B~ C~D ~F)航道有效寬度300m,航道設(shè)計底標高-18.3m,可滿足25萬噸級散貨船乘潮單向通航要求。
1.2氣象情況
氣溫:湄洲灣海域多年平均氣溫20.3℃-20.6℃之間,極端最高溫度在36.5℃-36.7℃之間。
風:多年平均風速為5.6m/s-6.6m/s,秀嶼氣象站全年常風向為NE向,頻率為27%;崇武氣象站全年常風向為NNE向,頻率為28%。地區(qū)風向季節(jié)性變化:夏季(6-8月)以SW向為主,其它月份則以NE或NNE向為主。
臺風:湄洲灣海域處福建沿海中部,為臺風多發(fā)區(qū),每年7-10月受臺風影響較大。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對湄洲灣海域有影響的臺風每年平均有5.1次,其中正面襲擊每年平均有1.6次。臺風影響過程時間一般為2-3天。
霧:每年的2-5月份為多霧月。各月平均霧日數(shù)在3-8天,8-12月份霧日相對較少。
1.3潮汐情況
潮汐:湄洲灣海域的潮汐性質(zhì)屬于正規(guī)半日潮。
潮位特征:多年最高潮位7.16米,多年最低潮位-0.49米,平均高潮位5.85米,平均低潮位0.97米,最大潮差7.2米,最小潮差2.15米,平均潮差4.87米。
潮流:湄洲灣的潮流性質(zhì)為規(guī)則半日潮流,受湄洲灣地形制約,灣內(nèi)為往復流。
2.系船浮筒錨地和帶纜船艇等情況
位置:系船浮筒位于25°07′.48N,119°00′.61E,湄洲灣30號浮筒東南約6.5鏈處。以浮筒為中心350米半徑的環(huán)形水域。最大系泊能力為10萬噸級散貨船。
構(gòu)成:系船浮筒采用XF5.5-D1規(guī)格,其直徑5.5米,通過Φ140系纜環(huán)、Φ122轉(zhuǎn)環(huán)、41.5米長Φ122鑄鋼有檔錨鏈、3個Φ122肯特卸扣和41噸鋼筋砼沉錘相連接組成。系泊方式為單點系泊。出纜方式:5根纜繩均必須從船艏中央巴拿馬倒纜孔出纜。
漲潮時段,主要受盤嶼西北水道和盤嶼與大竹島之間的漲潮流的共同作用,系船浮筒附近流速在大潮流急時段最大約1.5節(jié),小潮流急時段最大約1.1節(jié)流向均為西北;落潮時段,主要受洋嶼、惠嶼、山樂嶼之間的落潮流以及盤嶼西北水道和盤嶼與大竹島之間的落潮流的共同作用,系船浮筒附近流速在大潮流急時段最大約1.3節(jié),小潮流急時段最大約1.0節(jié)流向均為東南偏南。
帶纜艇使用木質(zhì)帶纜艇1艘,船長在8-10米較好,船艏應(yīng)有加強碰墊,艏甲板須平整結(jié)實,方便帶纜人員上下;兩舷船舯偏后各有木質(zhì)挽樁1個,用于挽掛纜繩;上層建筑簡單無突出物,平順,避免纜繩纏掛船身。要求主機功率不小于48馬力,車葉和尾軸露出部分最好設(shè)有保護網(wǎng)罩,避免與纜繩絞纏。準備工屬具:5個15噸的U形卸扣,5根SLINGS,15寸扳手一把,太平斧1把,水手刀1把,3米長的帶鉤竹桿1根,小繩若干。
配備熟練操船手1名,帶纜人員5名,均穿戴救生衣,工作鞋,其中1名攜帶防水浮式VHF 手持對講機1臺,擔當帶纜班長,負責帶纜操作安全,與引航員或船方溝通帶纜意圖,協(xié)調(diào)、指揮帶纜操作。
3.進港航法和船舶系帶操縱要領(lǐng)
3.1進港航法
船舶進港時,分別把湄洲灣7號燈浮和8號燈浮置于右舷和左舷,駛真航向349°,若能見度良好,可看到大竹島上的導航疊標,可按疊標導航航行,7-8號燈浮與14-15號燈浮之間距離約4海里;在14號燈浮南約1.3海里處為湄洲灣北岸引航員登離輪點(25-01.5N 119-03.1E);當航近14-15號燈浮應(yīng)適時適當舵角左轉(zhuǎn),取航向311°,航速控制在9節(jié)以內(nèi);當航距20-21號燈浮約0.3海里可適時適當舵角右轉(zhuǎn),取航向350°,航速可控制在7節(jié)以內(nèi);落潮時段進港,船舶航經(jīng)25-26號燈浮,航速控制在5節(jié)以內(nèi)并停車淌航,用舵使船艏緩慢向右偏轉(zhuǎn)到對著浮筒,在潮汐流的作用下,此時船身向右面漂移,駛近系船浮筒,當船首接近位于浮筒正南時用車舵把定航向?qū)χ⊥?,然后倒車控制接近浮筒的余速(見圖1);在漲潮時段進港,航距27-28號燈浮約0.6海里左右,車舵配合使船舶向右旋轉(zhuǎn),保持船船艏向?qū)χ荡⊥矟q潮流急的時候可將浮筒至于左舷10度左右,這樣既可以減速,又可以使船舶抵近系船浮筒(見圖2)。
3.2系帶浮筒船舶操縱注意事項
首先是船速控制,控制好船速是安全系帶浮筒的關(guān)?。黄浯问谴豢刂?,控制好船位是系帶浮筒順利的保障;船速過慢,安全性較好,但舵效較差,船位不好控制;船速過快,舵效較好,船位較好控制,但安全較差;因此,在全面掌握船舶操縱性能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當?shù)禺敃r風、潮汐流對船舶的影響,綜合考量各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船速、操縱方法進行系帶浮筒操作。
鑒于系船浮筒錨地是在1999年年底完工,當時的規(guī)范沒有要求系船浮筒錨地與主航道之間需要設(shè)置連接水域,因此,在船舶操縱時,船舶從主航道到系船浮筒必須要選擇合適水深的水域通過,確保船舶航行安全。
4.系帶纜繩注意事項
帶纜人員登上前浮筒時一定要保持浮筒處在平正狀態(tài),而且已經(jīng)帶上浮筒的纜繩必須處在繼續(xù)松弛的態(tài)勢。
帶纜人員登上浮筒后,帶纜班長要時刻注意已帶上的纜繩的動態(tài),帶纜艇必須??吭诟⊥策?,且主機處于開動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大船纜繩有向繃緊的趨勢,馬上用VHF在如約頻道告知浮筒與船艏的態(tài)勢,以便大船用車用舵配合,緩解纜繩趨于緊張的態(tài)勢,若纜繩繼續(xù)向繃緊態(tài)勢發(fā)展,告知帶纜人員做好撤離浮筒的準備。要在風險出現(xiàn)之前,指揮帶纜人員撤回帶纜艇離開浮筒,此時的浮筒也應(yīng)是處在正浮狀態(tài)。
帶纜艇撤離的方向和距離。當系帶上浮筒的纜繩需要收短或繃緊時,帶纜艇應(yīng)帶上全體帶纜人員盡可能沿繃緊纜繩的垂直方向撤離到不小于2倍纜繩長度的距離,避免往大船到浮筒的方向撤離。
由于5根纜繩全部由艏中央巴拿馬倒纜孔出纜,因此大船大副在纜繩布置上要合理科學,做到有條不紊,一是系解安全方便,二是便于調(diào)整纜繩長度和松緊。
必須把5根纜繩調(diào)整到同等受力;出纜長度以大船受潮流和或風的影響回轉(zhuǎn)時艏抵觸浮筒時纜繩不會掛在錨上為宜。一旦有纜繩掛在錨爪上,受潮流和或風的影響船身后移,掛在錨爪上的纜繩會優(yōu)先受力而被錨爪割斷;經(jīng)驗出纜長度以水面到艏倒纜孔高度1.4倍左右為宜。
船舶會因卸貨量的增加吃水也會隨著減少,這時應(yīng)與艏吃水的減少量的1.3-1.5倍左右松出纜繩,并保持5根纜繩同等受力。
當大風影響時,應(yīng)及時松出纜繩,以水面到艏倒纜孔高度3-4倍為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