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秀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083-02
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材近一半內容為總復習內容,如何上好小學畢業(yè)班數學復習課,這是我們畢業(yè)班數學教師應當研究的課題。每到復習階段,教師頭疼,學生疲倦,復習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一是有的教師把課上成單純的疏通知識點,沒有將“點”連成“片”內化為學生的東西。二是復習模式單一。有的教師將整節(jié)課的教學分成兩個環(huán)節(jié),先選擇一些平時教學中學生容易出錯的習題作為例題,教師分析講解,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安排獨立作業(yè),有的采用練習-講評-再練習-再講評的教學方式,更有甚者,先安排半節(jié)課的獨立作業(yè),再組織半節(jié)課的討論交流或批改講評或干脆安排獨立練習,這樣下來教師把主要精力用在查閱參考書和整理收集習題,講解難題,學生則被重復枯燥的機械訓練弄得疲憊不堪,并且難以照顧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優(yōu)等生覺得復習課索然無味,學困生卻仍然似懂非懂。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小學畢業(yè)班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
一、認真學習《課標》,明確知識要點
教學目標起著導教導學的作用。復習課上教師首先學習《課標》,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材復習內容的設計;研究復習內容的重點、難點;研究這一內容與各年級知識的聯(lián)系;研究通過復習達到什么教學目標等。例如我在上六年級數學復習研討課時,課題是《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首先認真閱讀教材設計的復習內容(教材86頁)和《教師教學用書》,確定這一課時的復習內容為一至六年級學習的平面圖形的特征,復習的重點是:學生通過復習,形成比較清晰的知識網絡,難點是:準確、透徹地把握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通過對教材的研究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使學生全面掌握小學階段所學的各種平面圖形的特點,引導學生通過分類、比較、認識圖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形成比較清晰的知識網絡。2.促使學生對空間圖形與圖形知識的理解,能借做形體的直觀性在整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學生自主整理知識脈絡,教師活用設計思路
教學時首先放手讓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整理知識,遺忘的知識可以翻書查找,并將所有知識圍繞一個點一一羅列在練習本上,弄清每一知識點的意義,這樣才能搞清楚來龍去脈,這個過程由學生獨立完成,提前一天布置學生完成。學生通過記憶提煉,有了初步的記憶表象。這樣既使學生學習有了明確的目標導向,體現了不同個體的學習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概括能力,又為教師收集信息提供了機會。其次在課中,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學習的信息引導學生進行逐步消化。主要通過交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一是歸納知識要點,老師根據匯報補充整理成板書,以便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二是組際間的質疑解疑,各小組提出組內尚未解決的問題或組內已經解決但易被忽視卻很有價值的問題。通過質疑、討論、爭論,激起學生智策的碰撞、情感的共鳴,從而使知識的本質更加清晰,記憶更加深刻。最后,讓一些學有余力或學有興趣的學生展示自己課后研究的發(fā)現。他們的講解更易被其他學生接受,他們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也更容易帶動和感染其他學生。這種教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愿望,符合課程標準中“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蓖?jié)課上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三、查漏補缺,鞏固和強化薄弱環(huán)節(jié)
查漏補缺是復習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復習前摸清學生中“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復習課中應十分重視補缺漏和糾錯誤。摸清“缺漏”和常見的錯誤,平時摘記學生作業(yè)中的問題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在復習課之前先根據相關內容和教學要求作摸底調查也非常必要。需要注意的是調查題應以教材和課標的要求為依據,屬診斷性要求,不出偏題怪題,題量也應適中。然后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對易錯、常錯以及容易混淆的問題多變題型,讓學生反復練習,以強化對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掌握和鞏固??傊?,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變式練習和深化練習,找到學生知識的生長點。
四、因材施教,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學困生的輔導力度。對學困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后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fā)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并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地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學困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并認真細致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學困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學困生轉化過程中的絆腳石,在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松,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欲也會隨之增加。
總之,復習課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差異性,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學習方式,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彌補以往學習知識不足。要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注重三維目標的達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復習的全過程。在復習課中力求做到:知識讓學生疏理,規(guī)律讓學生尋找,網絡讓學生建構,對錯讓學生判斷,成功讓學生體驗!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