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續(xù)說李字與李氏

      2015-07-28 22:00:05李守奎
      美文 2015年13期
      關鍵詞:李姓祖宗古書

      “姓”與“氏”有別,但早已不別;現(xiàn)在姓有定字,但古時可以不定。我們說“李姓大戶人家”,也可以說“李氏大宅門”,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所以干脆就把它倆合并成“姓氏”,當成一碼事。不過,書面語中常見李氏或某氏的稱謂,“李氏的觀點很有道理”,文雅而和氣;聽說過“李姓的觀點很有道理”這樣的稱謂嗎?不能有??谡Z中一旦出現(xiàn)“姓李的!”則一定是怒目圓睜的場合,但沒聽過“氏李的!”這樣的怒斥?可見“姓”與“氏”在具體的用法上還是有些不同。為什么不同,其中一定有道理,我們現(xiàn)在也不能開小差去管它??傊?,或姓、或氏、或姓氏,不是在必要的時候,我們就權當它是一回事。我們之所以稱“李氏”,是因為要追祖溯源,哪個有別的時代,李只能是“氏”。至于古代的氏無定字,雖然牽涉的問題很多,但作為一條規(guī)律是被證實了的,也是下面的論證必不可少的依據(jù)。

      “李”乃是當今第一大姓,據(jù)調查已經多達9500余萬,已經是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了。漢族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李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姓氏,原因何在?這不單純是個生殖繁衍能力的問題,這里面有“文化”。李姓的形成過程是漢族形成的一個縮影。有一個大家認同的文化核心,開放、融合,如長江、黃河匯聚百川而成其浩浩湯湯波瀾壯闊,李姓也是漸漸聚集而成其大,并不是我們姓李的比其他姓氏的人繁殖能力超強。

      姓氏是個有趣的話題,也是專門的學問,與每個人相關,又極有文化內涵。說簡單了就是人代號的一部分,說深奧了那可能就深不見底了。假如有一天兒子問你:我們?yōu)槭裁葱绽??因為我們的父親姓李,父親的父親姓李,父親的父親的……父親——老祖宗姓李,回答完畢。如果再往下問:姓李的老祖宗是誰?不知道!他為什么姓李?不知道!李姓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不知道?這種好奇心成年人久已遲鈍,一問三不知,惱羞成怒,“一邊去!”不是大家不知道,就連學者也說不清,但學者既不能讓人一邊去,自己也不甘一邊去。

      古代姓氏是家族門第的直接標志,人們的重視程度今天的人難以想象。比起人家姬、姜是周文王、姜太公的后裔子孫來,我們這些找不到祖宗的李氏子孫很是不甘心。如何是好?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古書里找一個時代最早、名氣最大的人奉為祖宗。古書中記載的李姓名人比起姬、姜來,實在是不古?!妒酚洝酚涊d: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這已經是漢代的書記載春秋晚期才出現(xiàn)的事兒了。遍查《左傳》《國語》等史書有李字但沒有姓李的,再往前推就更沒有以李為姓氏的影了。這不僅使我們李氏子孫不能甘心,連研究姓氏的學者也無法接受,尤其是成了大唐國姓,豈能沒有了不起的祖宗?繼續(xù)找!古書中沒有姓李的,但有姓“里”的和姓“理”的,三個字同音,古書中又常通用,于是就推斷理氏等就是李氏的前身。古代又有職官曰“理”,相當于我們今天的法官。古代姓氏中有很多是以官為氏,例如司馬、司徒等等,于是就推斷我們的老祖宗就是一位理官,后人為了紀念他就以“理”為氏,后人又寫了同音字“里”,后人又寫了另外一個同音字“李”。那這位最早的祖宗是誰呢?《史記》曰“皋陶為理”,皋陶是誰?舜的法官。舜是誰?傳說是禪讓天下給大禹的古代帝王。這樣,一竿子就捅到了傳說時代,高古至極。說得頭頭是道,曲里拐彎,曲徑通幽,但未能讓人豁然開朗。老百姓對于這樣的問題有時會有濃厚的興趣,但沒有考據(jù)的責任,更沒有考據(jù)的興趣,也沒有相信考據(jù)的義務,剩下的就是就著自己所知來馳騁想象。于是一些不太高明的傳說就誕生了——老子他媽在李子樹下生下了老子,于是老子就姓李了。這里的知識只有兩點:一是名人老子姓李,古書上這么寫的;二是李的意思是李樹或其果實李子,生活里就這么用的。這兩者之間該怎么聯(lián)系起來呢?填進去一個產婦就成了。又說老子神通,生下來就能手指李樹,于是就姓李了,這故事連產婦都不用加,輕輕一指,比“易如反掌”還容易。這種故事咱們都會編。寫在紙上就是書,念一念哄孩子睡覺也能奏效,但當做歷史,那可就糊涂透頂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聯(lián)想到許多漢字的闡釋,與此類想象差不多,而越不靠譜的奇思異想越容易激起獵奇者的好奇心,就越有市場,所以漢字“新說”“新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新”。話扯遠了,以后找機會單說這個問題,現(xiàn)在還是回到“李”上來。

      看來靠書本上的考據(jù)也就這樣了。我們還有另外一重證據(jù)——古文字和出土文獻。

      甲骨文中沒有李字,西周金文很少有人相信有李字,春秋文字未見李字,直到戰(zhàn)國,才從秦文字中見到了確鑿的李字和李氏,在楚文字中見到了相當于李的“ ”。

      這是秦人的印,李字明明白白,李氏也明明白白。

      這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 ”,經常出現(xiàn),起初人們并不認識,后來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多了,音、義逐漸明了,字形也明白了,上面是“來”,下面是“子”,二者都表示讀音,釋讀為“李”,所有的文例都可以讀通。我認同這就是楚國的“李”字,出土文獻中楚國人有很多姓這個姓。老子就是楚國人,這些人可能真與老子有血緣關系。從楚國李字的字形來看,“ ■ ”與李樹一點關系都沒有。

      十五年前,我曾發(fā)表過一篇關于先秦李字與李氏的小文,很為這些學術界的新發(fā)現(xiàn)欣欣然,但也悵悵然。所欣喜的是我們可以確切地知道,戰(zhàn)國時期,李姓已經遍布各地了。悵然的是,“ ■ ”字都見于戰(zhàn)國,沒有找到更古老的源頭,出土文獻所得實證,老祖宗出現(xiàn)的年代不僅沒有比司馬遷的記載更早,而且司馬遷所記載的春秋晚期有李氏也無法證實。在這里不僅要把過去的舊知換一種講話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而且自己又有一些新知,借此機會一并說說,所以題目名之曰“續(xù)說”。

      近幾年參與研究整理清華簡,見到更多新材料,《系年》中的“卿■”就是古書中常見的“卿士”,“■”通“士”是確鑿的。《尚書》記載舜命令皋陶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意思是天下有點亂,我命令你做士官,好好用刑法治一治。司馬遷翻譯這一段時用“理”代替了“士”,這樣一串聯(lián),“■(李)——理——士”恰好串在一條線上了,“以官為氏”,皋陶就是祖宗的證據(jù)似乎更確鑿。

      去年廣州古文字年會上,劉傳賓博士以未刊稿見示,長文就是討論這個“ ■ ”字的。一部分發(fā)表了,大部分未刊,未刊的比刊出的還重要。他綜理諸說,認同“■ ”字來源自孷,孷與釐一字異體。按照這個線索推,找到了西周時期“釐氏”的祖先。

      西周金文中有一個非常常見的“釐”字,有很多異體:

      “釐”現(xiàn)在讀音同“息”,是個很偏僻的字,但在西周可是一個常用字。上列這些字中“ ”旁相同,“子”“里”“來”字形不同,但功能相同,都是表音。這些外形不同但音義相同的字我們稱之為異體字。這些異體字經過省略、變易就會生出更多的異體字。把釐的攴旁去掉就是“ ”,把孷字的攴、廠(人)都去掉就是楚文字的“ ■ ”,而我們今天常用的“厘”字就是去掉釐字中其他成分所得,這種簡化的方式自古就通行。這里的變化太復雜,最緊要的是記住“釐”與 “■”是不同時代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

      西周金文有釐伯簋:

      銘文中第一個字是人名,不認識。意思是這個人為釐伯制作了這件寶簋。既稱“釐伯”,“釐”當為其封地,魯侯、鄭伯等,爵前面的是其封地,這是通例?!耙缘貫槭稀笔切帐铣@嵅訉O以“釐”為氏,這個古老的姓氏據(jù)說孔子還記得?!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巴糌枋现胤庳?,為釐姓?!焙髞碓诔褪÷猿伞?■”,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廢除了這些寫法,統(tǒng)一用“李”字代替。若此,李氏源自以地為氏,目前可知的最早祖宗就是這位西周時期的“釐伯”。這也是一個非常有道理的論斷。

      傳世古書的記載考證,李氏就是以官為氏,祖宗可以推到傳說時代的法官皋陶。用出土文獻材料來分析,李氏是以地為氏,最早的祖宗可以上推到西周的釐伯。這位貴族的祖先又是誰?是不是也是一位法官?有沒有可能先秦李氏中既有法官的后代,又有釐伯的后代?大膽猜想,無法求證。

      知也無涯,研究無止境,新材料提供新線索,引導一些新思路,解決一部分老問題,同時又提出若干新問題。每一個結論的正確性都是相對的。在證據(jù)不足的時候,與其說其是什么,不如說可能是什么。沒有確切結論或許比“必定無疑”“非XX莫屬”可信。沒有確切結論還寫什么文章,譬如想到達山頂,總得探索、開路、攀登,目前的力量雖然僅能到達中途,距離山頂尚遠,但對于后之登頂者不能說是無用。

      論而續(xù)論,又增一說,依舊沒有“必定無疑”,您失望否?對本文的失望會孕育新的希望!

      李守奎

      1962年出生于河北省陽原縣。現(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出土文獻和漢字學,任歷史文獻學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生導師,目前開設的課程有漢字學、《說文解字》導讀、出土文獻選讀、楚文字讀解等。

      猜你喜歡
      李姓祖宗古書
      說春秋時人言及的古書“九丘”
      九千七等
      我和古書
      被一只鳥喊祖宗
      《野隱好讀上古書》(美術作品)
      李氏播遷遍天下
      暢談(2018年3期)2018-04-16 08:48:50
      一套古書 一段痛史
      絲路藝術(2017年5期)2017-04-17 03:11:54
      李姓影響有多大
      特別文摘(2017年5期)2017-03-23 19:17:32
      南海,我的祖宗海
      今日海南(2012年8期)2012-12-20 19:01:02
      奶奶的寶貝雞
      灵寿县| 乾安县| 云和县| 永善县| 合阳县| 伊川县| 湖南省| 屯留县| 仪陇县| 盘锦市| 贞丰县| 鞍山市| 花垣县| 南投县| 海丰县| 基隆市| 英山县| 石棉县| 乌兰县| 东乡| 象山县| 嘉祥县| 象州县| 格尔木市| 修武县| 射洪县| 贵州省| 会宁县| 贡山| 永登县| 南部县| 柳林县| 清水河县| 曲沃县| 时尚| 临西县| 澄城县| 古交市| 延安市| 娄底市|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