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高校學分制能有力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地改正大學生不受約束的散漫學習習慣,因此,各高校都廣泛地推進學分制改革。但在實行學分制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筆者經過思考分析,總結如下:學分制認識欠缺,教育理念守舊;實施選課制度不合理;管理水平需完善;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然后提出了高校學分制實行問題解決對策:更新觀念,端正態(tài)度;穩(wěn)步推進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管理隊伍素質。希望本文能對高校學分制實行問題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 學分制 問題 對策
學分制是高校通過選課的制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自主性的一種制度,激勵大學生在選課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競爭的內在動力,同時又對高校教師積累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都有極大的幫助。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分制的實行更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生為達到自己滿意的學分就會主動熱情地參與各項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更能保證學習效果的高質量和高效率,也能促進學科教學的長足發(fā)展,以致有效地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現代社會有用的專業(yè)人才、創(chuàng)新人才。當然,在實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現分析如下。
一、高校實行學分制存在的問題
(一)學分制認識欠缺,教育理念守舊
高校的一些領導和任課教師教學管理方式較為傳統(tǒng)、守舊,對于學分制的實行認識不足,教育教學理念有待更新。有一些學校教育工作者認識片面,認為學分制只是單純的學校管理問題,而且實行操作起來較為煩瑣,不利于教育教學的開展。這些教育工作者沒有深刻認識到學分制對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作用,沒有認識到學分制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推動作用,以及對大學生就業(yè)的促進等。
(二)實施選課制度不合理
學分制的基礎是選課制度,因此,選修課不僅要有數量,更要有質量。國內大多數高校通常是先引入學分制,再被動、硬性地發(fā)展選課制。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認識上的偏差,過分地強調學科專業(yè)性,就導致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與教學計劃靈活性不足,在課程設置方面,不能充分適應學分制的要求。同時,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學資源尤其是師資不足等因素,大多數高校不能開設足夠高質量的選修課,而且必修課的比重過大,讓學生選擇的余地很小。
(三)管理水平需完善
國內高校實行學分制的改革較晚,實行學分制比較倉促,缺乏對學分制深層次的研究,而且在教學管理體制方面,受傳統(tǒng)學年制的影響較深。高校院系二級管理體制尚不健全,與學分制配套的管理制度也尚不完善。另外,高校的行政、后勤機構等部門還不能與學分制的實施配合協(xié)調,缺少配套制度和措施,不同程度地制約了學分制的實施。
(四)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
學分制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就是在硬著頭皮參加各項教學活動,通過參與活動,積累自己的學分,達到學校的要求。至于學生對有些活動是否愛好,能否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與此類似,寄希望于學分制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寄希望于學分制解決學生知識結構的合理性,寄希望于學分制解決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問題,都是善良的愿景而已。
二、高校學分制實行問題解決對策分析
(一)更新觀念,端正態(tài)度
學分制的實行和廣泛推廣需要廣大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更新觀念,端正態(tài)度。要引導思想保守的教育者充分認識到現代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的發(fā)展趨勢,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觀念,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統(tǒng)一性、一貫性,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空間,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用學分制的教學制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穩(wěn)步推進改革
學分制的廣泛實行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大高校要結合自身學校的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素質等方面進行及時調整和完善,有效地實施,循序漸進地穩(wěn)步改革,切忌心急、焦躁、盲目。任何制度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就目前國內高校的各方面情況而言,大多數暫不具備實行完全學分制的條件,個人認為可以采取學年學分制加選修課逐漸向完全學分制過渡的方式,或者可以選擇個別基礎較好的優(yōu)勢專業(yè),試點完全學分制,并在實施的過程中,注意及時調整并總結經驗,再逐步有計劃地在其他專業(yè)開展。
(三)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管理隊伍素質
實行學分制,要加強高校制度建設,細化教學管理職責。高校要改進現有的管理模式,將管理工作中心下放到系部。另外國家對高校制度的要求中明確指出,要結合各個高校的特點,制定有利于學分制推廣的相關制度,包括學籍管理制度、后勤制度、教學實踐活動匯總制度等很多管理制度。這些制度的實施還需要有過硬能力和綜合素質強的教師來進行,這就需要高校加強對任課教師以及高校管理人員的及時培訓,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各項能力,提高整體的業(yè)務素質,有的放矢地實施學分制,使學分制能有效地促進教學的發(fā)展。
高校實行學分制是對大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訓練的考核驗證,同時又是面向社會、面向生活、面向未來發(fā)展的關鍵需要,這已經被廣大企事業(yè)等就業(yè)單位所贊同和認可。當下,國內的高校學分制雖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但是各高校都在積極主動地探尋有效的解決對策。作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時發(fā)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策略,力爭把高校的教育教學推向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菊香.高校學分制改革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
[2]別敦榮.論學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實施的原則要求[J].中國高教研究,2013(3).
[3]周清明.中國高校學分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