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的封閉抗體檢驗與治療分析
王娜
目的 探究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患者的封閉抗體水平,并對其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方法 選取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封閉抗體水平測定,隨后給予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并對治療后的患者再次進行封閉抗體水平測定,記錄患者成功妊娠的情況。結果 50例患者在未進行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前封閉抗體陽性率占比0.0%,均無法正常妊娠,而50例患者經過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封閉抗體轉為陽性例數37例,封閉抗體陽性率占74.0%,妊娠幾率較之前大幅度提高;患者經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的封閉抗體陽性率相比治療前顯著增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患者的封閉抗體水平大多為陰性,流產次數較多的患者其抗體陰性率更高,采用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對部分患者的效果較好,能有效促進患者產生封閉抗體,同時提高患者成功妊娠的幾率,具有一定的臨床借鑒價值。
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封閉抗體;淋巴細胞免疫治療
反復流產是妊娠期婦女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在整個已婚婦女中的發(fā)病率占到10%[1],該病受遺傳因素、生殖道畸形、內分泌紊亂及感染等因素的影響,目前為止原因不明的因素約有
40%~80%。近年來,隨著免疫學研究的深入,臨床證實大部分原因不明的反復自然流產與患者的免疫機能相關[2]。本研究對50例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的患者進行封閉抗體測試,同時對其采取淋巴細胞免疫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婦幼保健醫(yī)院收治的反復性自然流產不孕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進行封閉抗體水平測定?;颊吣挲g23~41歲,平均年齡(28.5±4.1)歲;流產次數3~8次,平均(3.5±2.1)次。所有患者均行婦科常規(guī)檢查,結果提示未見明顯異常。本次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家屬,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補體依賴細胞毒試驗 采用補體依賴細胞毒試驗對患者的封閉抗體進行檢測,抽取丈夫4mL靜脈血,并加入適量肝素抗凝。取等體積抗凝血的淋巴細胞分離液加入試管內,隨后將4mL抗凝血沿著試管壁緩慢的加入分離液內,離心0.5h,將淋巴細胞液層輕輕的吸出,使用20倍的生理鹽水將淋巴細胞液洗滌3次,并將其濃度調節(jié)20×106~40×106/mL。抽取患者的2mL靜脈血進行血清分離。
取丈夫的淋巴細胞懸液20μL,并將其加入妻子的20μL血清中,混合均勻后放置于37℃的溫水浴中保溫0.5h,最后再加入40μL兔補體進行混合,37℃的溫水浴中保溫1h。加入10μL濃度為2%的臺盼藍,染色10min后進行制片,在光鏡下對細胞進行觀察,并記錄死亡細胞的數量,若死亡細胞超過10%為陽性,反之則為陰性[3]。
1.2.2 淋巴細胞免疫治療方法 將配偶的外周全血抽取20mL,經過淋巴細胞分離液將其中的淋巴細胞分離出來,并將細胞數調節(jié)到20×106~40×106/mL。每過3周給予患者進行免疫注射一次,每次在患者雙側前臂處的多個點進行0.3~0.5mL的注射,持續(xù)治療4次為1個療程。于最后1次治療結束后的7~10d進行抗體封閉復查,若復查結果提示升高,則告知患者進行妊娠,若仍未受孕,則以后的每3周加強1次治療,直達妊娠后的每3周進行1次治療,一直持續(xù)到妊娠的16周。治療次數為3~14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經免疫治療后機體封閉抗體水平的變化,并隨訪患者的妊娠情況[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經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的封閉抗體水平變化治療前陰性例數為50例,占100.0%,陽性例數為0例,占0.0%;治療后陰性例數13,占26.0%,陽性例數為37例,占74.0%,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6.87,P<0.05)。見表1。
表1 患者經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的封閉抗體水平變化(n)
2.2 患者經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的妊娠結局 50例患者經過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最終達到妊娠目的的患者33例,妊娠幾率高達66.0%。
隨著現階段臨床醫(yī)學對生殖免疫學的深入研究,對于妊娠期孕婦發(fā)反復性自然流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原發(fā)性習慣性自然流產或與患者對半同種抗原以及胚胎的反應性較低相關[5],同時機體無法適應妊娠產生的封閉抗體造成胚胎受到排斥,引發(fā)流產。妊娠早期就可進行封閉抗體檢出,而孕中期時封閉抗體將達到最大值。封閉抗體在體內具有以下特性:(1)妊娠初期時即可對產婦進行檢測,其含量會隨著妊娠時間的增加而升高,分娩結束數周即可消失[6];(2)血清中IgG會直接反映封閉抗體的活性[7];(3)胎盤內IgG活性與血清內的封閉抗體相同;(4)丈夫的B淋巴細胞會將孕婦體內的封閉抗體活性[8]。
采用配偶的淋巴細胞對缺乏封閉抗體的患者進行免疫治療,其目的在于淋巴細胞可對母體進行刺激并誘導母體產生同種免疫反應,使其產生封閉抗體保護母體,防止胚胎或是胎兒因父系的抗原引發(fā)母系免疫系統(tǒng)對其進行識別與殺傷,最終起到產生免疫的作用,提高患者再次妊娠的成功率[9]。本研究對50例患者進行封閉抗體檢驗,結果顯示,患者在治療前抗體均呈(-),而經過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后其抗體轉化為(+)的共37例,相比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最終妊娠成功的患者共有33例。
綜上所述,采用配偶的淋巴細胞進行免疫治療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體內的封閉抗體含量,同時方法簡單,技術要求相對簡便,發(fā)生交叉感染的危險系數低,患者再次成功妊娠的幾率高,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的治療方法。
[1] 呂桂芹,路鴻艷,房芃,等.不明原因反復性自然流產89例主動免疫治療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5):62-63.
[2] 徐璐,高建軍,馬麗,等.194例封閉抗體不足致反復性自然流產患者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11(11):635-636.
[3] 許紅,孫東蘭,高虹,等.封閉抗體與原發(fā)和繼發(fā)反復自然流產的關系[J].河北醫(yī)藥,2011,33(21):3298.
[4] 劉繼龍.淋巴細胞免疫治療反復性流產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7):187-188.
[5] 周媛萍,吳曉云,王海燕,等.主動免疫治療反復性自然流產臨床療效分析[J].浙江醫(yī)學,2012,34(13):1152-1153.
[6] 于紅玲,鄧曉惠,晁嵐,等.配偶淋巴細胞免疫治療次數和注射方式對復發(fā)性流產患者封閉抗體轉陽率的影響[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2):903-906.
[7] 沈伶,盧煥霞,胡瑞霞,等.兩種免疫治療方法治療封閉抗體陰性復發(fā)性流產患者的療效觀察[J].新醫(yī)學,2011,42(6):402-405.
[8] 崔艷萍,鐘小燁,班清媚,等.淋巴細胞主動免疫治療復發(fā)性流產的療效研究[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38(9):1626-1627.
[9] 張艷華,劉梅梅,李佩玲,等.淋巴細胞主動免疫聯合丙種球蛋白治療復發(fā)性流產的研究[J].國際免疫學雜志,2012,35(5):398-4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26
山東 256400 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婦幼保健醫(yī)院檢驗科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