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愛芳
這是我在競爭氛圍中拔節(jié)“矮木板”的一段實錄。
這所初中一直火爆地炒作著“兩率一均”。每次考試都將教師姓名、班級、任教學科、參考人數、及格率、優(yōu)秀率、人均分、學科名次、班級綜合排名,學生班內名次、學生校內名次宣讀于全體教職工大會,榜示于校內及校門口最顯眼的地方。常常是:優(yōu)者勝者喜上眉梢有后怕,弱者劣者郁郁寡歡好慚愧。有些家長很看重這種“緊”“實”的校風,蜂擁著擇校、擇班、擇師、擇位。
【逼上梁山】
學校界定的班額——每班不超過80人,可是,一夜之間我們的班漲達88人。三天后,這個班漲達108人。教室里除教師立身的講臺外,幾乎再無插針之處。一時間,家長因孩子擠進此班為榮,孩子因坐進此班而傲。
第一次考試的分數見榜了,我們的班級在學校同年級9個班中排名第5,我所任的語文科30人不及格。同班教師都怪班主任在進人時不“剎車”。
同班教師的怨怒,周圍人的竊竊私語,讓我陷入了“郁郁寡歡好慚愧”的窘境??释回摫娡?、再保昔日“語文一塊牌”美譽的心態(tài),使我痛苦極了。
說實在話,素質教育、新課程的春風當時根本吹不進那堵校墻,教師們都用時間和汗水單打獨斗著。我被逼上梁山后,挖空心思想出了“提學生成績 保自己名聲”的一計。即遵循“自由組合 適當調控”的原則,讓108將分捆成27個4人學習小組。每組必須有優(yōu)、中、困三類學生,構成“三拉一”或“二幫二”的格局。我編了一首打油詩:“四人箍得桶兒圓,要比哪只水最滿,不靠堤壩不靠山,完全取決矮木板”。為了確保那30個不及格的矮木板都被箍進去,我和孩子們商定:比提升率。
【柳暗花明】
從未享受自由組合滋味的孩子們,有一種特別的新鮮感。為了保鮮,我立即將三大權力下放給了他們:使用紅筆的權力,共享教參的權力,加蓋圖章的權力。
讓每位學生擁有昔日只許教師使用的神圣紅筆。每次作業(yè)完畢,我允許學生用紅筆對不恰當或錯誤的內容進行修改或校正。因為紅筆修正處能醒目凸顯一個學生的欠缺,便利教師把握教情學情,也便利學生復習時聚力攻堅。
除備課外,我的教學參考書確保一直留在教室里傳閱,讓大家資源共享。
為了不孤身一人做新時代移作文之山的“愚公”,我啟用了修改作文的三枚圖章:大鵬展翅、白璧微瑕、笨鳥先飛,這是小組內學生定性作文三個等級時的三枚橡皮章。蓋第一枚圖章需要尾批“好的原因”,蓋第二枚圖章需要尾批“好、壞之因”,蓋第三枚圖章需要尾批“不足的幾個方面”。
經過自己修改、小組訂正后的作業(yè),再送給我審閱時,毛病大大的減少了;經過四人互改、互評定性的作文,再送給我批改時,我有了欣賞的快樂;學生借助教參圈點批注、爬滿了自學筆記的課文,待我再去授課時,講課得心應手、效率倍增。
有一位學生在練筆中寫道:“成功的秘訣就是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我們班樂在這種語文學習獨特的方法中、氛圍中、權力中、自由中,我們同時也在暗蓄自己獨特的內涵?!?/p>
期末考試的試卷才出來,我急切地翻閱著了解考情。這時,辦公室門外筑成了一道人墻,抬頭一看,是班上一批急于了解成績的學生。順手招之,他們潮水般涌入桌前,手忙腳亂翻試卷,七嘴八舌議成績。只聽得個個口中念念有詞:“功朗的分、黃群的分……”
我好奇的問:“你們咋啦!怎么不關心自己的分?”
艷月閃閃眼睛說:“老師,不是我自夸,我這次肯定能考好。我復習很扎實,答題感覺特順?!?/p>
我感動于她的自信,心中一顫。翻出試卷:哇,真不錯!120分的試卷艷月確實取得了112分的好成績。
我又問:你為什么這么關心功朗的分數?她做了個鬼臉說:“老師,我們早就在小組對手賽呢!功朗是我們四人中的矮木板,他的高度決定我們四人箍成的這桶水的高度,他分數的高低決定著我們小組的勝敗”。
哦!我恍然大悟,他們嚷嚷的名字全是他們組內的矮木板。
艷月找到了功朗的成績——85分,他們幾個人抱笑成一團說:“我們贏定了?!逼G月說:“老師,功朗這次真爭氣,我們三人一直輪流督促他學習,果然有成效!”
成績總結會上,一群矮木板相繼自信地站起來說:“我由不及格到85分……”、“競爭的力量真大”、“是他們使我長高了” ……
那一次考試,我們班語文的“兩率一均”一躍成為同年級9個班第一名。
其后這么多年的語文教學,我一直沿用這種方法,它讓我收獲了眾人艷羨的成績,也讓我收獲了成長為特級教師的一個密碼,更讓我們收獲了團結、合作、互助的快樂。
【競長感悟】
小組對手賽旨在讓小組同學自己挖潛、形成合力,內部相互督促提高學習成績?!敖M長責任制 組員求合力”的思想,讓小組成員箍成了一個榮辱與共的整體。他們自己在積極主動學習的同時,不忘督促組內的“矮木板”。來自同學的督促、幫助、激勵,比來自老師的更直接、更有效,更有時間保障?!鞍景濉眰兲岣吡?,班級的整體實力也相應提高,每個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整個班級就有濃烈的學習氛圍。
這逼上梁山的一計,實為“合作學習”之典范。合作學習為每個小組成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那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差的同學有了向能力較強的同學請教的機會;小組內的協作,給了每位同學個別的、無外界影響的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機會;小組內的每個成員能自由地交流思想、積極地思考問題,在合作中共享了求知的快樂。
合作學習讓知識和能力欠缺的學生,在尊重和信任里愉快地投入其中,對防止兩極分化、矯治厭學心理、促進教學均衡發(fā)展卓有成效。學生間的協作、小組內的互助,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樂于奉獻的精神,時刻相互影響著、滲透著、延伸擴展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明白了做人的準則,能更好地寓思想教育于學科之中。
改革孕育競爭,競爭催生發(fā)展,發(fā)展刷新形象。
一個水桶的蓄水量取決最矮一塊木板的高度。
協力順風賽大舟,水漲船高競風流。
[作者通聯:湖北廣水市廣辦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