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銀科
當前在推行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我們經常談論和研究的課題。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談幾點經驗。
一、課前的充分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課前的準備包括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預習。要備好課,就必須充分分析學情,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內在聯(lián)系,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既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又要落實“雙基”訓練。在備課的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使學生善于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既要學會,又要會學,還要減輕學生的負擔。根據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和不斷的學習,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依據“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1.精心設計導課,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導課在整堂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次精彩的導課,往往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和求知欲望,從而使整堂課順利地進行下去;而平庸毫無特色的導課,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最終導致教學失敗。如何設計導課呢?比較傳統(tǒng)的導課是復習導入新課,一般是通過復習提問實現(xiàn)的。這雖然在知識的銜接上具有很好的作用,但經常使用,會使一些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和抵觸情緒。因此,可以經常變換幾種不同的導課方法。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性質》一課時,可用“毒谷之謎”的故事導入新課;在學習《分子》時可用“100+100<200”的矛盾情景導入新課。除此之外,還可以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新聞報道、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趣味實驗等導入新課。這些導入方法,均能設立懸念,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2.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包括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學習目標的設置要符合課程標準,符合學生實際,還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目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使學生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起來就能抓住重點。在導入新課后,可以用小黑板、多媒體或口頭出示認知目標,而其他目標可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融入。
3.精心設疑,引導學生自學討論
教師最好引導學生自己用一定的方法去學習、探索知識,而不應該只是單純地灌輸知識;學生最好是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應該是被動地接受。只有主動獲取的知識才牢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我覺得精心設疑、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教材,在自學過程中討論、實驗,最終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掌握了方法和技能,同時又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心情,增強了信心,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設計的問題必須鮮明,由淺入深,還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啟發(fā)性,不能單純地問“是什么”“是不是”。問題的創(chuàng)設,要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聯(lián)系生動活潑的故事或實驗等。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
4.加強實驗直觀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奇妙、生動的化學實驗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和觀察能力、實事求是且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因此,必須精心設計好實驗,充分發(fā)揮實驗的功能。在實驗教學中,除重視學生實驗外,還要重視課堂演示實驗和家庭小實驗。在課堂演示實驗中,要多創(chuàng)造條件, 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如,讓學生上臺演示或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我在上《質量守恒定律》一課時,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增加一些實驗。對于家庭小實驗,可鼓勵學生課外完成,也可以在課堂上演示。
5.精講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
精講是自學討論之后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精講應當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重點,解決疑點,并導以思維方法,使知識系統(tǒng)化、網絡化、規(guī)律化,使學生學會學習方法,減輕學習負擔,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6.精心設計激活、達標練習
精講后,要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具有創(chuàng)造性、競爭性、啟發(fā)性、趣味性、全面性的激活練習、達標練習,讓學生當堂完成。這樣既鞏固了剛學過的知識,又能實現(xiàn)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和知識的遷移,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啟發(fā)了學生智力,同時又為檢查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提供了反饋信息。當然,練習題的設計,要注重基礎,圍繞目標,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設計,題量不能過多,也不要過多重復,要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然后,通過評判,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激勵,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7.引導學生小結
一節(jié)課結束時,要進行小結,要引導學生自己小結,理清思路??捎脤Ρ取⒘斜?、圖示的形式,使各知識點能夠形象鮮明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知識系統(tǒng)和網絡,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8.獨立完成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布置難度較大的題目,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于學困生則布置一些難度較小的基礎性的題目,讓他們鞏固所學知識,不斷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在積累中不斷進步。對于作業(yè),應強調學生先復習再做作業(yè),并且一定要獨立完成,切忌照抄別人現(xiàn)成的答案。
當然,教無定法,無論用哪種方法,都要符合“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具為教學服務,要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