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惠淇
【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現(xiàn)已采用單元的形式,每個單元都有指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而單元內的課文卻有著不同的風格與特點,單元教學就是一個整體,從整體出發(fā),以部分帶動整體的單元教學,從而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教學體系。單元教學的形式能夠避免教學內容、形式等的改變,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學生通過整體框架的把握,更加準確有效地把知識與能力聯(lián)系起來,這樣避免了分散的知識不好把握與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單元教學 問題 策略
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語文教材都以不同的主體組織單元的形式來進行編排。這種新形式的教材編排已經成為語文教材編排的一個新的發(fā)展方向。這種以某一類型的主題為一個單元,突破了傳統(tǒng)教材的閉塞、分散和無趣味的結構形式,更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性。這種單元設計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與傳統(tǒng)的單篇備課教學相比較,單元教學更加注重語文教學的整體性與實踐性。
一、小學語文單元教學存在的問題
單元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新的形式,其圍繞某一主題精心設計的教學體系,以此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很多教師也以此為教學形式,進行某一單元的主體教學實踐,通過單元教學來實現(xiàn)某一主體的教學,讓學生可以通過完整的知識體系來獲取知識,以及獲得更多的人生體驗。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沒有做到循序漸進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單元教學中,一般沒有把握單元的循序漸進規(guī)律,以教材作為課程講授的主要依據與憑借,教材的編排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實踐。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也要成為課程設計的參與人員。所以,單元教學有沒有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使用教材。
(二)忽略單元教學的整體性
小學語文單元教學,主要實施的是以某一主題為類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整體性。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也會對單元教學進行備課,對單元的學習目標進行整體表述,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會自然而然地分散獨立開來,單元教學的特點與優(yōu)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三)忽視導讀課
小學語文單元教學,是由若干個單元組合而成的,每一組課文都能構成一個指引體系: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練習與拓展。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導讀課,教學過程簡化,沒有充分發(fā)揮導讀課在單元教學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策略
(一)圍繞主題,趣味導入
成功的導入對教學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趣味性導入更加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要想達到強化主題、深化教學的目的,趣味性的導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圍繞寓言故事來進行闡述。在上課前,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你知道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并說明你了解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道理。
(二)整體性、綜合性的學習
教學中高度圍繞主題的整體性是單元教學的一大特點,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更加注重師生的合作能力、師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領域的探究能力等。新課標下的教學基本都是每個單元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單元內的各篇文章都以不同的角度對這一主題進行闡述與呈現(xiàn)。
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講述的主題是“愛護環(huán)境”,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整體上進行提問:你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的環(huán)境問題有哪些?環(huán)境問題是怎么樣形成的?環(huán)境問題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應采取哪些措施加以應對?等等。
(三)圍繞主題,拓展學習
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課程資源,主要由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兩方面構成。課內資源主要來自于教材,是有限的,也是單一的。要想更快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文化水平,就必須要大量地拓展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自身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知識視域。
同樣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的相關資料較豐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相關資料,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以及學習興趣,為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做支撐與鋪墊。如:水污染是怎么造成的?森林面積較少是怎么造成的?霧霾是怎么形成的?等等。
課堂教學的目的都是為了通過學習獲取知識,從而更加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自主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通過學習的體會,更好地聯(lián)系生活,從而理解相關的知識與道理。
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本單元主要講的是寓言故事,通過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學生可以體會故事中的道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如搜集生活中身邊的相關小故事,談談小故事中蘊含的大道理。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單元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全面地理解思想主題,同時也能使學生更加簡單地理解知識結構。單元整體教學,避免了知識的零散性,有效地達到了整合知識的效果,這樣的主體單元教學才能真正由淺入深地落實教學目標,從而更加靈活地把握語言文字以及修辭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與科學文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洪.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基本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2(31).
[2]吳金河.試論小學語文單元教學的有效方法[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
[3]陳林靜.讓“一片模糊”變得“清晰可見”——例談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單元整體教學[J].上海教育科研,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