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光道,莊學剛,陳必紅,戴連曾
(1.姚安縣彌興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 姚安 675303;2.姚安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姚安 675300;3.姚安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云南 姚安 675300)
補脾是治療脾臟虛瀉的主要方法。泄瀉的病臟腑在脾、胃、腸。所謂“瀉不離脾、脾不虛瀉”。由于脾臟虛,而運化無權,水濕內生、升清降濁之職失司,則清濁不分,并經大腸而泄瀉。所以應補脾為主,益氣健脾,滲濕止瀉,從而達到治療泄瀉的目的。
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45g、白術40g、茯苓40g、甘草15g、山藥30g、扁豆30g、薏仁米25g、砂仁25g、桔梗20g等。其中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大量甘溫之味補益脾氣,加入薏仁米利濕,佐以砂仁醒脾化濕。加入桔梗載藥上行,有升中元之氣的作用。其余諸藥有直接和間接的補脾作用。可見“參苓白術散”是脾虛瀉泄的專用方劑,突出補脾的作用,與其他滲水利濕升舉之方配合使用,更相得益彰。
溫陽化濕是治療虛寒泄瀉的主法。即溫養(yǎng)脾腎,因脾主化濕全依靠脾陽,脾陽又靠腎陽溫熙。因中陽傷寒濕滯時久不去,勢必傷損下焦腎陽或者因腎陽本身不足,不能溫養(yǎng)脾陽化濕而寒濕內生致成虛寒泄瀉。治法應以溫脾暖胃,而又以暖腎陽為主。所以有“泄瀉治脾不如治腎的說法”。
方劑可用“溫脾暖腎的方劑”(四神湯)加減吳萸30g、丁香25g、良姜25g、干姜20g、附子15g、肉桂25g、益智仁25g、五味子20g、破故紙20g等。
濕是泄瀉的主要成因之一,所謂“脾無濕不瀉、濕盛則需瀉”。所以燥濕之法主要用于濕困中陽所致的泄瀉。濕源于脾,其成因:一是脾陽虛生濕而瀉,治以健脾燥濕為主,佐以利濕之法;二是寒濕而瀉,治以溫脾燥濕,佐以分利小便使?jié)駨男”愣觥?/p>
方劑可用“健脾散”加減蒼術40g、厚樸35g、陳皮30g、甘草15g、干姜25g、肉桂25g、菖蒲25g、砂仁25g、陳皮30g、茯苓30g、澤瀉30g、當歸25g、五味子25g,達到健脾燥濕,溫脾暖胃,理氣化濕治療泄瀉的功能。
滲利是通過利尿而排除體內過多水濕的一種方法,在治療泄瀉中用滲利之法是借以排除脾濕,清利小便,是基于“治濕不利小便非治也”的說法。而滲利之法屬于瀉法的一種,不能過量使用,否則會傷陰損氣,尤其是在虛寒泄瀉中,水濕停中不去,不是水有余而是不足,非是濕而不化而是氣不行,因之要審其病因病機而用恰當之法。
方劑用“豬苓散”加減豬苓35g、茯苓35g、澤瀉35g、二丑20g、陳皮20g、青皮30g、木通25g、車前25g,以利尿除濕,行氣化濕,收澀止瀉。此方重在利小便,有急則治標之勢得以收效。
主要是疏利氣機,因為中陽被困,寒濕內停,遏制氣機不暢通,氣不行、食不化、水濕不去、扶困脾陽,故因疏利氣機。行氣的藥物多為穹香型皆為脾所好。脾氣疏暢,三焦氣樞暢達,水道通利。水濕各走其處,故說“氣行則濕也行”。
方劑“木香導滯散”加減木香35g、枳實35g、神曲30g、白術30g、大黃35g、黃連25g、黃芩25g、澤瀉30g、玉片25g,達到行氣導滯化食、疏利和中而止泄瀉。
收澀之法主要用于久瀉傷及大腸失其主津之職。由于長時間久瀉,津隨糟粕混雜而下,又稱為滑腸泄瀉。治法應以滑則澀之,以酸收澀。
方用“烏梅散”加減烏梅30g、柯子30g、干柿蒂20g、黃連20g、姜黃25g,以利收澀固腸止泄瀉。
脾陽宜升舉不可下陷,泄瀉時久易損中氣之提升功能,使脾氣下陷而不升。脾氣升才能升其清陽,降之濁陰。清則升、濁則降。清濁分離各歸其道,二便自調。若中氣下陷,清濁失升,降而下瀉,應在補中益氣的同時,助以升中氣的藥物。
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30g、人參20g、炙甘草25g、白術30g、當歸20g、陳皮20g、葛根35g、升麻35g、柴胡30g,通過升清降濁達到止泄瀉之功。
本法主要用于傷食泄瀉,外在虛寒泄瀉中也因挾食而配本法,因虛瀉中往往挾積食不消化,脾氣薄弱,運化無力,則食易宿積止瀉,在補脾中助以消食化積之藥。因消食法屬于瀉法的范疇,無食泄瀉則不適用于此法,否則愈消愈虛,愈虛愈瀉。
方劑可用“枳實導滯散”加減枳實30g、六曲30 g、大黃25g、黃連25g、白術35g、焦三仙40g、萊菔子25g、雞內金30g、隔山消40g,達到化食導滯止瀉的作用。
清熱解毒法是濕熱泄瀉的主要治法。濕毒為陰邪,熱毒為陽邪,陰陽之邪交結,難分難舍,不易速去,清熱則易助濕邪之勢,由于清熱藥多味苦寒,苦寒之味屬陰,與濕邪合并為寇,易傷脾而影響運濕,若利濕則助熱勢,因為利濕可傷津而助熱勢,故左右不得。這時應遵濕為陰濁之邪,故濕不去熱被易伏而不易清。所以治熱毒應以利濕為先,熱毒可去。
方劑用“郁金散”加減郁金25g、黃連30g、黃芩30g、梔子25g、黃柏25g、木通25g、車前25g、白術30g、澤瀉25g、白頭翁30g、白芍30g、二花25 g、連翹20g。其中以大量清熱解毒之味清熱,又以木通、車前、澤瀉苦寒利濕,白術補脾化濕,連翹、二花解毒,白芍養(yǎng)陰泄熱清分之血,從而達到治療熱毒泄瀉之功。
在濕熱泄瀉中,若大便中帶血,乃是熱傷腸絡應涼血止血。虛寒泄瀉中見血為脾臟不疏攝血,應益氣攝血。
方劑用“槐花散”加減槐花30g、地榆40g、側柏葉炭40g、枳殼25g、荊芥炭30g。
以上10個基本治法在臨床中治療家畜泄瀉都有其針對性,在運用基本處方過程中,要綜合望、聞、問診結果后剖一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