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明 汪倫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73116部隊,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推進,現(xiàn)代戰(zhàn)爭從軍事思想、制勝機理、戰(zhàn)爭形態(tài)和作戰(zhàn)方式等都發(fā)生了一系列新變化,新的時代條件下官兵來源成分變化帶來了很多新特點,這些新情況新特點也給部隊基層訓練管理帶來了新挑戰(zhàn)?;鶎佑柧氋|量管理包括訓練的組織與籌劃、各級指揮員的組訓指揮、訓練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新裝備新技術的管理與運用、訓練質效的調控等內容。為此,可引用項目管理理論,對訓練組織實施按過程管理的要素進行分類立項,逐項全程調控質效。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體系,項目管理理論為基層訓練質效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管理思路與方法。
近年來,受形勢任務的變化,大項演習演訓增多,動輒在外駐訓數(shù)月,訓練計劃難以趕上任務變化。有的大項演習多個軍兵種單位參加、歷時數(shù)月,多的近大半年時間在外駐訓,導致該年度很多參訓單位年初制訂的訓練計劃無法嚴格落實。而不少基礎性訓練課目、專業(yè)技術課目等多依托營區(qū)訓練場地和器材庫室保障完成,因此訓練計劃受沖擊較多,有的基礎訓練課目長期漏訓,導致部分官兵體能和技能素質下降,基層訓練質效管理水平在低層次徘徊。
基層很多單位在組訓時按綱施訓落實不夠好,官兵分訓、分類施訓、分層施訓落實不到位,有的訓練課目針對不同兵齡層次標準沒有細分,導致吃“大鍋飯”現(xiàn)象;訓練中有的課目年年重復,相應的訓練器材消耗過大,有的單位器材保障沒有及時調整補充,而有的課目很少訓其所需裝備器材很少使用,造成訓練資源浪費。此外,訓練的組訓方式還不夠靈活,一個訓練階段(日、周、月)開展評比競賽和考核不充分,訓練中的政治工作發(fā)揮功能不好,導致基層訓練質量效益不高。
在上級已經出臺訓練教學責任制、等級評定制和問責制的前提下,在基層落實過程中,有單位任務區(qū)的分不合理,教學責任制由于受作務沖擊,人員不在位等原因無法落實;等級評定制在基層細化不夠,有的課目還是以兩級評定法據(jù)多,難以體現(xiàn)在訓練進度上的差異;問責制在基層有的單位存在責任區(qū)分不清、執(zhí)行不嚴的問題,有的主官承擔了領導責任后,對具體抓訓練的組織機構和人員追究責任不清。
軍事訓練項目的復雜性決定了完成一個具體訓練項目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協(xié)作,不僅需作訓部門組織計劃,還需后勤部門經費物資支持,需裝備部門提供車輛裝備保障,需要政治部門指導訓練中的政治工作,在一個訓練項目特別是大項演練課目的執(zhí)行過程中有許多未知和不確定的因素。因此,要實現(xiàn)大項軍事演習項目順利完成的最終目標,需要將具有不同經歷、學歷、來自不同軍兵種部隊或院校、甚至地方的人員有效的編組調用。而目前的現(xiàn)狀是,不論訓練項目或課目的大小,都過于重視計劃制訂、重視實施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對于訓練質量、進度、成本的控制等不夠重視,導致每年都有訓練項目無法如期完成、項目成本超預算,出現(xiàn)了偏訓漏訓和資源經費浪費現(xiàn)象。
有的領導和機關重比武出成績、重數(shù)字出顯績,不能腳踏實地制訂計劃并及時跟蹤調整,搞好項目管理,導致對一些基層單位的平時訓練質量督導調控不力?;鶎又鞴僮鳛閱挝挥柧毠芾淼牡谝回熑稳?,有的作風飄浮,不安心本職,不認真研究訓練問題;有的基層黨委支部每月議軍議訓沒有切實分析和找準本單位在訓練中存在的弱項與問題,制訂不出切實可行的提高訓練質效的措施。
從管理者角度來看,不少單位新上任主官存在著“想干不會干,想抓抓不了”的問題,有的指揮員管理能力和指揮素質不高,表現(xiàn)在大項演習演訓的組織指揮上問題還比較突出。目前少數(shù)指揮員和參謀隊伍對照聯(lián)合作戰(zhàn)標準主要有“四缺”∶一缺聯(lián)合意識,二缺系統(tǒng)思維,三缺精算能力,四缺創(chuàng)新思維。機關在訓練管理方式方法上屬粗放型,滿足于給下級發(fā)了多少文件、下了多少通知,以部署工作代替督導抓落實。
從被管理者角度看,很多單位官兵存在“不想訓、不愿訓”的問題?;鶎拥慕逃凸芾砉ぷ鞫际菫閼?zhàn)斗力服務的,官兵的戰(zhàn)斗精神和作風養(yǎng)成是衡量管理工作質量效益的根本尺度。調查發(fā)現(xiàn),近年來隨著兵源成分的深刻變化,國防生、大學生士兵、直招士官等涌現(xiàn),從入伍動機來看,有的到部隊想學技術謀生路、入黨找門路、立功求出路,參加軍事訓練時精神士氣不高,特別是80后、90后出生的官兵表現(xiàn)更為明顯,有的同志入伍前在家是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動手能力較差,吃苦精神不強,當兵打仗思想淡化;心理素質偏弱,受到表揚時干勁沖天,一旦挨批受訓,情緒容易低落等。這些新特點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優(yōu)良訓練作風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著官兵的參訓熱情,給訓練中管理增大難度。
從總部頂層設計來說,《軍事訓練大綱》規(guī)定了訓練考核等級評定的相關內容;但是對于基層部隊來說,還存在一個過于籠統(tǒng)、針對性不強的問題。不同軍兵種不同層級的單位,不同的訓練質量基礎,不同的兵員素質包括年齡和身體條件,理應有不同的訓練項目及與之相適應,要有更為詳細具體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與之相配套,如果這方面不能按照項目管理理論來完善指標評價體系,最后多以領導的主觀好惡憑印象來評價官兵訓練質量,必然導致“訓好訓壞一個樣”的被動局面。
各級指揮員的綜合能力素質是提高部隊管理質量和水平的基礎,也是訓練質量管理的主體要素之一。如何補齊指揮員的管理能力和指揮素質短板?兩個途徑,一靠學習,二靠實踐。一是通過學習提高能力。首先,要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給自己學的,學好指揮和管理知識有利于個人未來的發(fā)展。作為各級指揮員或將要走上指揮員崗位的參謀人員要加強軍事業(yè)務學習,學與不學是不一樣的;其次要明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更好地實踐,避免人云亦云。其次,學什么的問題。首要學習政治理論,抓軍事必須講政治,一個軍事干部沒有黨的基本理論武裝想在部隊發(fā)展很難,軍事領導是同級黨委(支部)或機關部門黨委(支部)的副書記,不懂黨務,不學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是不行的。重點學習參謀業(yè)務和軍事知識,在模擬戰(zhàn)爭或演習過程前必須要學習敵情、我情、戰(zhàn)場環(huán)境、技術,明白現(xiàn)代戰(zhàn)爭制勝機理,做到“四知一明白”。第三,怎么學的問題。干中學,一個人善不善于學習,其結果是不一樣的,通過在組訓中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弄清原委,才能更好地創(chuàng)新訓練方式;針對作戰(zhàn)部隊時間緊任務急的實際采取急用先學原則,軍事演習前學習軍事戰(zhàn)略、戰(zhàn)役、戰(zhàn)術方面特別是演習組織指揮方面的知識。此外還要善于向領導學,學習各級領導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有的同志認識問題層次低,與不注重學習領導講話,跟不上領導的思路有關。二是通過實踐提高能力。各級指揮員要積極參加作戰(zhàn)準備和軍事訓練的實踐,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要求出發(fā)抓軍事訓練,通過在重大軍事任務中歷練提高能力。通過親歷軍事實踐,增加各級指揮員的感悟和體驗,提高方案計劃的謀劃決策能力、方案實施的組織指揮能力、多種任務交叉并行時的統(tǒng)籌協(xié)調能力。如參加大項軍事演練演習,學習組織指揮流程,掌握指揮通聯(lián)方法,提高指揮所開設、后裝保障、安排勤務等共同科目的指揮能力。在沒有作戰(zhàn)和演習任務的前提下,可通過參加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來檢驗能力。
當前所有軍事訓練課目都按照年度訓練階段進行分類。這樣導致訓練階段一過,不論訓練質量如何,必然結束此課目。而把軍事訓練科目作為項目來進行管理,就便于對訓練進度進行調控管理。從基層部隊實際來看,各級要針對原有的訓練課目進行專題立項,搞好質量控制,無論集體還是個人的訓練課目內容都要制訂訓練進度表,旅團級單位制訂到營、直屬隊,營制訂到連,連制訂到排、連部班、炊事班;排制訂到班,班制訂到個人,根據(jù)各級的訓練進度,為了讓訓練項目訓實、訓到位,給以必要的訓練指導,從施訓人力、物力、財力的整體調控,來提高基層訓練的質量效益。
訓練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造成了訓練管理工作在實施過程中質量難以控制。一旦作訓部門計劃擬定不周、指揮員組訓安排不當、指揮協(xié)調不利,就會出現(xiàn)責任推諉和重復性工作過多等嚴重后果。如建立嚴格訓練質量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訓練質量等級評定制,將《大綱》中一些兩級(及格、不及格)評定,進一步細分,建議對基層單位所有的訓練課目建立優(yōu)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級評定,對于分隊個人科目盡量采用百分制評定方法。這樣,不僅在部門分管人員調整、基層干部轉業(yè)交流變動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按照質量管理體系實行統(tǒng)一管理、正常運行;而且“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使制度改變”,不會出現(xiàn)“換一任主官換一種思路”、“換一屆領導換一種辦法”,而且嚴格的訓練質量管理體系與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相配套,進一步激發(fā)官兵的訓練熱情,使官兵全身心投入到訓練之中。
軍費的主要支出應放在軍事訓練上,要把有限的訓練經費用在關鍵課目上,用在提升訓練的質量和效益環(huán)節(jié)上,必須進行成本控制。訓練項目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一個從立項、預算、質量調控、結算、成本效益分析的一個完整過程,項目管理階段的劃分為分階段成本控制提供了基礎。項目一旦立項,成本控制就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對訓練項目進程的全過程進行成本控制和管理直到項目保質保量的完成。成本控制方法需要機關各部門的共同參與。
一是按照項目管理理論來完善訓練評價指標體系。不同的軍兵種單位、擔負不同使命任務的分隊,針對不同的訓練階段、不同種類的訓練科目進行立項,在確定等級評定指標體系時必須調查論證后進行充分細化。如對于連隊來說,要針對每名戰(zhàn)士身心素質包括年齡、身體、心理條件,制定不同的訓練達標標準及訓練進度表與之相配套。二是完善好訓練質量獎懲體系。根據(jù)單獨立項的每個訓練課目訓練進度,在一個訓練階段結束后單位之間進行考核比武,對訓練質量差、訓練進度慢的要“回爐”復補訓;訓練質量穩(wěn)定且不斷攀升的單位評選先進,對于單位主官要給予獎勵、提拔、重用;對訓練先進個人的評定,不僅每周評出“訓練之星”、每月評出“訓練標兵”,在半年和年終評功評獎時要向基層傾斜,向訓練標兵傾斜,讓訓練成績優(yōu)秀的同志成為單位的“香餑餑”。三是完善好訓練考核監(jiān)督體系,不同訓練考核項目機關設立考核組的同時,要請基層單位官兵代表成立監(jiān)督組,并設立考風考紀專項獎,對于在各項考核時考風正、無違規(guī)的單位施以獎勵;對于考核時有冒名頂替等弄虛作假行為的,一經發(fā)現(xiàn)取消考核資格,同時單位當年不得評優(yōu),對單位負責人給以相應懲處。
項目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隨著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的深化,新的訓練課目不斷生成,訓練質量管理不斷復雜化精細化,通過項目管理抓訓練質量調控,要求掌握系統(tǒng)的管理方法和相應領域的技術;另一方面,它強調一個基層單位的團隊精神和有效的激勵機制,調動項目組織所有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訓練質量效益集思廣益。
[1]陳莞,倪德玲.最實用的管理工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07.
[2]陳穎嬌,等.借鑒現(xiàn)代項目管理理論 提升科研項目管理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
[3]郭武君.21 世紀作戰(zhàn)指揮研究[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46-53.
[4]王光宙.作戰(zhàn)指揮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31-34.
[5]薛瀾,張強,鐘開斌.危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05.
[6]劉由芳,杜連海,編.新世紀軍隊管理學[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