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奎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第三中學)
中學生物學復習課教學方法的探究
周俊奎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第三中學)
從中學生物學復習應避免的誤區(qū),復習的指導思想,新的復習方法的嘗試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復習課;教學方法;改革
中學生物學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的生物學知識和掌握生物學基本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復習鞏固基礎知識也是生物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活動,以增進學習者創(chuàng)造才能為主要任務,以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主題,以學習者自主活動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學習已經(jīng)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得到普遍運用,在中學生物復習課中也是如此。
1.重練輕講,重放輕抓。復習中,有的教師把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片面地理解為以練為主、以練代講,而忽視引導學生對教材本身的理解和鉆研,過度強調學生的自由復習,而放松了“抓”,往往使學生抓不住重點,甚至走向復習的誤區(qū)而導致復習效果不佳。
2.重死記硬背,輕能力培養(yǎng)。復習時,一方面要求學生對教材的知識深刻理解,牢固記憶,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決不能以背代教,輕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應多向學生傳授復習方法和解題技巧。
3.重難輕易,重大輕小。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復習考試中各有其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小題重在打基礎,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大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復習時,應當立足于以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整體復習水平。
中學生物教學的方法各有不同,同樣就復習而言,各有各的復習方法,但總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大綱為指導,課本為基礎,抓住主線,緊扣中心,強化訓練,發(fā)展能力。
1.依綱靠本,制訂計劃。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教學的目的、內容和要求,教科書是大綱的具體化。因此復習必須依綱靠本來確定內容,在此基礎上要整體把握、抓住重點、攻克難點,制訂詳細復習計劃和實施方案。(1)定復習目標:從復習知識、訓練思維、提高能力三個方面加以考慮,并制定三方面的具體計劃和實施方案。(2)慮復習形式:復習大體有“講”“練”“評”三種形式,具體要求是:①精講;②多練;③細評。(3)擇復習方法:可采用講練結合、專題討論、個別輔導等方法,并力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2.抓住主線,緊扣中心。以進化為主線,突出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以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功能相適應為主線,將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以重點內容為中心,抓住復習知識的關鍵。
3.強化訓練,提高能力。練習是提高復習質量的重要途徑。通過選擇難度適中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然后采取矯正補救來確保目標的實現(xiàn)。在練的基礎上進行講評,可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技巧,鞏固與深化所學知識,通過練習、討論、講評可鞏固知識與發(fā)展思維能力。
正所謂教無定法,中學生物課復習的方法也是多樣的,結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本人認為以下方法值得嘗試:
1.生物課復習過程中可以改變過去教師只用復習提綱,學生死記硬背的做法,而由學生自己出題,課堂討論,相互解答。具體的做法是:在進入總復習時,要求每個學生或按小組在教師規(guī)定的范圍內出形式多樣的復習題,并附上答案。然后,教師認真地審閱每一份復習題和答案。經(jīng)修改后,在復習課中交換分發(fā)給學生,學生進行互換試題解答,解答之后進行討論、學生自己評定。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重點復習。
2.開放實驗室,展出各種實物標本,模型等直觀教具,放映配合教材的錄像和幻燈,學生自己復習,發(fā)現(xiàn)問題。具體做法是:在實驗室設實驗角和觀察角。實驗角主要是實驗部分,包括演示實驗的內容,放置有顯微鏡及各種儀器、用品、材料等。觀察角主要是書本知識部分的內容。放置有平時上課都見過的掛圖、模型和實物標本等等。教師把所要做的實驗內容和觀察的部分以及實驗觀察后所要思考的問題都事先用紙寫好,附在相應的實驗部分和觀察的模型、掛圖的旁邊。這樣,學生進入實驗室按照紙條上所寫的內容,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對實驗內容還有機會再進行一次復習。
3.教師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幫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復習。首先,教師可以先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其次,教師可以幫學生進行所學知識的比較,可通過制作表格、畫曲線等來比較,如比較應激性和反射,比較魚綱、兩棲綱、爬行綱和鳥綱等各大綱的特點,性質的時候可以用上述方法進行。最后,幫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在平時每學完一章節(jié)之后,教師都可幫學生進行總結歸類,通過章與章之間的共性知識進行歸類復習。
4.畫圖與組圖復習法:所謂畫圖,并不是指單純地把圖畫出來,而是指能否將在認圖、說圖兩個環(huán)節(jié)中所獲得的知識,通過自己親自動手畫圖,把它們再現(xiàn)出來。這強調的并不是圖畫的好壞,而是圖中結構是否表達準確。所謂組圖也即(想圖)其實是一個把各個部分的知識點貫穿在一起,融會貫通的過程。當把各部分的知識點都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就可以把相關內容盡可能地串在一起。如在畫心臟結構圖的過程中,你每畫出一部分結構時,不但要說出它的名稱,而且要說出作用,即要把在認圖、說圖兩個環(huán)節(jié)中獲得的知識點通過手畫、嘴說全都展示出來。
每個教師的教法不同,但只要敢于去探索、去鉆研,對不同的學生能用最佳的方法指導他們進行學習和復習,就一定會收到最佳效果。
[1]蔣超英.中學生物學探究性學習中存在的誤區(qū)[J].中學生物學,2006(07):32-34.
[2]劉志偉.生物總復習構想[J].中學生物學,2000(05):11-12.
[3]凌霞.畫圖與組圖法復習[J].江蘇網(wǎng)絡環(huán)境研究,2006(06):3-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