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豫
(新疆阿克蘇市烏什縣國慶中學)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對同一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均有不同,為了使不同學生都可以接受所學的知識,需要教師針對教學內容做到深入淺出。在講解之前,可以布置課前復習作業(yè)給學生。要求學生預習新課內容,使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有一定的了解,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彌補知識缺陷,消除畏懼感,使學生能夠輕松學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做一定的修改和剔除,使得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比如,思維能力、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就可以補充一些具有探索性、思考性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刪除一些復雜性的內容,補充一些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以消除此類學生對學習產生的畏懼心理。
教師通過設計差異性問題給學生,為其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料,正確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逐漸熟悉知識的構建。問題的設置要有一定的層次感,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會搭建不一樣的認知橋梁,確保學生都有參與的熱情。例如,問題的難度系數比較大,可以找一些思維能力、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回答;難度系數低的可以找一些基礎稍差點的學生來回答,以確保每位學生都有較高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習中來。
自主學習,成果展示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學習的基礎和學習的特征,自覺選擇適合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獨立學習并開展學習成果展示。在自主學習中,學生由最開始的被動式接受變?yōu)橹鲃邮教剿?。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學習材料,通過教師的協(xié)助下進行學習的探索,并在課堂上展示學習的成果,交流學習的經驗。教師要針對學生成果的展示加以評價和總結,尤其是對做得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同時也要鼓勵那些做得不好的學生下次努力。自主學習,成果展示差異教學模式適用于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綜上所述,在中學化學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性,幫助每位學生個性和共性的共同發(fā)展。根據本文作者多年的從業(yè)經驗,針對化學教學模式提供一點個人的見解,也希望給其他從業(yè)人員提供一點思考途徑,以便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手段。
呂耀中.全納教育視野下的差異教學[J].中國特殊教育,2013(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