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福建省平潭縣第二中學)
淺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高陽
(福建省平潭縣第二中學)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而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當前語文教師最為關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的背景,以及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1.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因素分析
教師缺乏課堂教學效率概念,沒有做到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由于應試教育與高考的影響,很多教師教學只是注重要考什么,而非要教學生學什么。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目的不明確,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效果差。這種教學現狀嚴重違背了教育的最終目的。而甚至有一些教師對于課堂教學準備不充分,在預課方面沒有進行嚴密的準備,使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大,這樣的教學態(tài)度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
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效率的意識。有一些教師片面地將自己教學時教的效率與學生學習時學的效率混合在一起,認為只要自己教學的效率高、質量好,就能讓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能夠獲得高分。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亦是不明智的,是缺乏整體與長遠教學效益的意識表現。因為即使學生現在跟上了教師教學的節(jié)奏,在考試中得到了高分,但這種機械性的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長遠發(fā)展而言卻存在著不少的弊端?,F代教學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的建構者,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故而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復制自己的知識、講課內容是不正確的。
2.教學有效性提出的必要性
有效教學理念早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就提出來了,之后有效教學的理念經常出現在許多教育文獻中,這也為我們有效性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隨著歷史的飛躍進步,效率意識出現在各行各業(yè)之中,在教育領域更是受到了普遍的重視。這正是因為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生活在日益發(fā)展社會下的學生,這樣古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只會產生厭惡、煩躁的心理,甚至于放棄學習。故而,在課堂教學中提出教學有效性是有必要的、有意義的,對于學生、教師而言都是受益匪淺的。
1.調動主體積極性,營造活躍課堂氛圍
學生一直都是學習發(fā)展的重點對象,是課堂的主體。故而,在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下,應為學生營造適宜他們發(fā)展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此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能動性。教師要有學生是課堂主體這個意識,并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這種理念,只有在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才會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對學習富有熱情。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課文《祝?!窌r,教師可以在講課前讓學生預習,在正式上課的時候隨即抽取幾名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模擬課文時對課文中的知識、感情、內容等有所掌握。并且讓臺下的學生對同學所扮演的角色進行評述,學生在觀看的同時對同學們所扮演的角色所表現的感情做出評價與補充。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學生提供了思考的平臺,還為課堂教學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
2.以學定教,以學定講,優(yōu)化教學程序
經過新課標的洗禮,教師與學生都應明確文體概念。于學生,應利用更多的教材充實自己,提高語文聽說讀寫等技巧,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水平與素質。于教師,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接受能力為基礎,同語文學習的內容相融合以此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故而,教師應根據學生基礎制訂教學目標,依據學生水平制訂教課內容,以達到教學各個過程的優(yōu)化,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小狗包弟》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事先詢問學生是否有相似的經歷,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這些經歷帶到課堂上,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作者的經歷產生共鳴,從而愿意靜下心來去聽課,對于這篇課文有更深的共鳴、感觸。雖然這只是一個隨意的行為,但在課堂上卻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心思轉移到課堂上來。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融合在課堂上,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以自己為課堂的主體,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的,但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如今的社會了,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應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誘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獨立自主學習,而這需要教師從旁協(xié)助,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給予方法指導與實際幫助。故而,在這個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扮演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是配角,而學生才是主角。讓學生自主學習,對于加快學習進程、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為學生獨立自主能力提供了培養(yǎng)平臺。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課文《包身工》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熟悉課文之后自己到講臺上進行講課,并向同學們講述這篇課文的主題、內容、思想等,談談自己的體會。如此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膽識,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達到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目的,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習語文只在課堂中進行這是不全面的,也沒有意識到語文對生活的重要性。故而,教師應將課堂上的教學與課堂外的教學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尤其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更應做到。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只將教學目標局限在課堂之中,還應延伸到課外。在課堂中學習完成之后,鼓勵引導學生在課外尋找更多、更全面的資料以補充課堂所教學的部分。讓學生深入體驗課外生活,不脫離課外生活,讓學生把語文與課外生活結合也是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升學習語文的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上新課之前,讓學生對課文有所了解,并通過網絡、圖書資料等對課文內容進行補充,繼而記錄下來。在正式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找的資料當場表達出來,并以此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在此方式中,學生通過尋找資料訓練了自我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表達自己尋找資料的過程訓練了學生的勇氣,對自己尋找資料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中也訓練了學生的獨自思考能力。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當然,除了讓學生尋找資料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的時間里尋找生活之美,讓學生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并以此為素材,寫一篇文章或日記。如此一來,既訓練了學生課外拓展,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故而,引導學生將語文與課外學習聯系起來,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當今社會,效率就是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在此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對于高中語文這門學科來說,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很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好的成績。故而,對高中語文教師來說,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與專業(yè)水平,還要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自由、活躍、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增強學習的有效性。
[1]周小雪.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措施[J].成功:教育,2010(06).
[2]郁瓊雅.中澳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比較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7).
[3]王金玉,楊軍,陳岳純,等.高中語文教師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02).
[4]周麗艷.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探討[J].新課程學習:下,2014(11).
[5]當珠.關于高中語文選修課的一點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2(09).
[6]楊宗國.闡述高中語文有效教學分析[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9).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