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建華
【摘 要】課堂因生命而美麗,教學因生成而精彩。新課程改革非常關注和提倡課中的動態(tài)生成,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建構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從而構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chuàng)造的空間,構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動態(tài)生成的美。
【關鍵詞】課堂“生成”;“童心”;應對策略
前不久,學校的青年教師小黃來聽隨堂課,恰逢我教《古詩兩首》(蘇教版第十冊教材第4課)。因為課前經過了精心的備課,因此整堂課在我的充分預設下有條不紊地推進著:談話激趣、自讀自悟、質疑問難、合作探究……大概是因為有人來聽課,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欲望顯得特別強烈,課堂氣氛也顯得尤為活躍。然而,就在整堂課逐步走向高潮的時候,卻意外地出了“狀況”。以下是當時的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你們是從哪里看出“園主人”不在家的呢?仔細讀詩,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們很認真地讀詩,然后紛紛舉起了手。)
生1:我是從課題中的“不值”看出來的?!安恢怠钡囊馑季褪菦]有遇到,也就是說園主人不在家咯!
生2:我從“小扣柴扉久不開”中的“久不開”能知道園主人肯定不在家,否則他怎么會好久都不來開門呢?
聽了學生的發(fā)言,我頻頻點頭微笑。顯然,這個問題并沒有難倒學生。他們不僅從古詩中找到了依據(jù),而且相機理解了一些重點詞語的意思,在我看來,這可謂是一舉兩得了!就在我準備繼續(xù)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時,坐在教室西北角的小宇同學突然舉起了手,而且還拼命搖晃著,似乎有什么話要說。于是,我示意他站起來發(fā)言。
“老師,我覺得園主人應該是在家里的。”小宇一邊站一邊迫不及待地說著。他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議論紛紛起來,很明顯其他同學都不太贊成他的說法。當時,我心里也“咯噔”了一下,這可是我始料未及的,這么簡單、明顯的問題竟然也會有不同的意見?想到有青年教師在聽課,我馬上恢復了平靜,笑著對他說:“哦?跟大家談談你的看法。”
“我覺得園主人應該是在家里的?!睘榱俗尨蠹抑С炙南敕ǎ∮钣种貜土艘幌伦约旱挠^點,“我是從古詩的第一句話讀出來的?!畱獞z是大概愛惜的意思。這句話連起來就是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他園子里的景物,害怕踩壞了翠綠的苔蘚。由此可以看出,園主人不是不在家,而是因為愛惜園子里的苔蘚才沒有給作者開門。”大概是急于想表明自己的看法,盡管他說得有些重復,但意思我還是聽懂了。原來,他覺得古詩第一句的意思是講園主人大概是愛惜自家的蒼苔所以沒給作者開門,由此推斷出園主人在家。說實話,課前備課時,對于“園主人在不在家”這一問題,我覺得似乎很明顯了,根本沒想到課堂上會“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不過,聽了他的發(fā)言,覺得又似乎有些道理。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不如就讓學生們先討論討論,看他們到底是怎么理解這首古詩的。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學生:“同學們,你們覺得小宇說得有道理嗎?”
這一問,教室里立刻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學生們竊竊私語,有的點頭表示贊成,有的一臉茫然,還有的在爭執(zhí)什么。片刻之后,舉起了幾只手。
生1:我覺得園主人不在家。第一句中“應憐”“蒼苔”的不是園主人,是作者才對。
生2:我也覺得園主人不在家,否則為了苔蘚而不出來給朋友開門,也太不夠意思了。
生3:我同意××的看法。作者拜訪的應該是一位隱者,隱者一般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做出這種事情。
……
學生們不僅擺明了自己的觀點,還從古詩中找到了依據(jù)。很顯然,其他同學都認為愛惜“蒼苔”的不是園主人而是作者,因此也就推翻了小宇“園主人在家”的看法。聽到他們有理有據(jù)的發(fā)言,我驀地回憶起若干年之前,也曾教過這首古詩,當時,教學參考書中所寫的正如小宇同學們所說,認為“大概是園主人愛惜自家園子里的蒼苔,所有很久都沒有給作者開門“。而課前,我在翻看新版本的教學參考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應憐”的意思變成了“應該愛惜”,詩句的意思也變成了“(詩人)應該愛惜這里的景物,不想讓木屐下面的齒踩壞了青翠的苔蘚“。當時,對于這一變化我也沒做過細的追究和研讀,心想:按照教學參考書上去教,肯定不會出錯。想不到,備課的疏忽竟然演變成了課堂上學生之間的“爭論不休”。
此刻,因為受到很多同學的“反擊”,小宇明顯有些“招架不住”了。他的小臉紅嘟嘟的,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樣。怎么處理這件課堂突發(fā)事件呢?如果此刻我全盤否定他的看法,我想他一定會大失所望。不如……等學生們說得差不多了,我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調侃地對學生們說:“同學們,其實剛才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關于是誰愛惜蒼苔這一問題,不僅同學們難以爭出勝負,學術界也一直在爭論。我想正確的答案大概只有詩的作者才真正知道吧!”聽了我的話,剛才還“硝煙彌漫”的課堂氣氛頓時緩和了許多,不少同學都笑了起來,小宇也微微地笑了笑。接著,我話題一轉“不過,大部分學者還是覺得應該是作者愛惜‘蒼苔比較容易理解,理由正如大家剛才所說。管鑫宇同學們能夠發(fā)現(xiàn)這么有價值的話題,真了不起,我們應該把掌聲送給他?!蔽业脑捯魟偮洌淌依锞晚懫鹆藷崃业恼坡暋T谡坡曋校∮钣芍缘匦α?。看得出來,那是一種發(fā)自心地的笑……
總之,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必定是一個真實的課堂,是學生思維開放的課堂,更是閃動著學生靈性的“活”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要集中精力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反應,著眼于學生真實的學情,不拘泥于預案,憑借自己豐富的教育積淀和智慧,順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去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靈活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將教師教的思路與學生學的思路動態(tài)地融合在一起,在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課堂生成的教學不僅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xiàn),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