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若詩
于山頂看初升的太陽撥開繚繞的煙云,體味那天邊由朦朧到紅暈的夢幻,何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這份由朦朧渲染的噴薄之美,正是沉潛之美,沒有太陽的一夜沉潛,就沒有今晨天邊的朝紅。
沉潛于心,方能綻放輝煌。法國著名畫家雷杜德一生只干一件事——畫玫瑰。在他年輕氣盛之時,他的同行多次勸阻他,想讓他多畫一些迎合市場需求的畫作,但為了心中的那份熱愛,為了高標傲世,他一一拒絕,他拒絕了收獲頗豐的回報,沉潛于心地研究玫瑰的姿態(tài)與容顏,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偉大的事。中年時期,他就告別人世,卻留下最珍貴的“玫瑰花譜”——記錄了幾乎所有玫瑰含苞待放或完美綻放的容顏。那一朵朵優(yōu)雅的玫瑰正是他沉潛于心的結(jié)晶。
他一生默默無聞,在靜寂中領悟花之語,于黑暗中傾聽玫瑰生命成長的獨白。而這又何嘗不是他生命的真實寫照,一生潛心專研正是為了生命彌留之際那一次最優(yōu)雅最輝煌的綻放。
沉潛于心,方能綻放絢爛。著名的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年輕時因出身卑微,衣著樸素,不知被多少凡夫俗子所恥笑,但她不以為意,沉靜地學習,潛心地工作。每天工作之余,她拼命學習政治金融知識,在沉潛之中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用科學武裝自己的頭腦,終于在政壇脫穎而出,綻放出持久而綿密的絢爛。小女子張愛玲也是一位沉潛于心而終于綻放絢爛的典范,她在體味人生百味、歷經(jīng)世間滄桑后,寂寞地把自己封閉起來,沉心于書齋,靜心于創(chuàng)作,終于晚年綻放出最美的才情。她們都明白成功需要蓄勢,需要沉心,需要潛心,他們都不貪婪,一生只待一次花開,因此那一次是最奪目也是最珍貴的。
若不能沉潛于心,一個人何來輝煌綻放?許多人都希望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卻不懂沉潛于心的重要性,他們只看到輝煌和絢爛,卻不知這輝煌與絢爛始于沉潛。很多人太急功近利,認為成功觸手可及,卻不懂得不能沉潛于心何來觸手可及、懂得沉潛于心的人才是智者的道理;許多人都渴望一帆風順,不愿被困難打得遍體鱗傷,殊不知懂得沉潛于心的人,一生只候一次綻放。
我愿在山頂靜候一次日出,我更愿一生只綻放一次,而這一次即能綻放出最美的光輝。
借而鑒之 文章由太陽一夜沉潛換來今晨絢美的朝紅引出沉潛于心方能綻放美麗的主旨。然后從“沉潛于心,方能綻放輝煌”“沉潛于心,方能綻放絢爛”兩個正面論點和“若不能沉潛于心,一個人何來輝煌綻放”這個反面論點強化了中心論點。但材料的選取不甚典型,有些地方說理不是很透徹,應引起我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