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詩平
2月2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在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各級領導干部在推進依法治國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官員應該知法懂法,這是為官的常識。建設法治中國需要群眾知法守法,更需要各級官員率先垂范。作為社會精英,一些官員如果連知法懂法都做不到,又何談依法行政?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官員知法犯法,對法律沒有畏懼讓人驚心。這種對權力的迷信和過分自信,讓官員們在管理地方政治、經(jīng)濟、社會事務時,很難用法治思維在法律框架內行事,對權力的濫用和對法律的漠視,成為群眾意見矛頭所指。官員連知法守法這一底線都不能守護,又何談依法治國?為此,習總書記告誡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其實就是要求各級官員認真學習法律,真正敬畏法律,樹立法治意識。一定程度上講,為官當自“畏法”始,才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干成事,且不出事。
其實,“畏法”說法并非今日才有?!睹魇贰るs俎》中就有一個“畏法度者最快樂”的典故,說的是朱元璋當皇帝后十分重視吏治,特別是對官員貪腐行為深惡痛絕,一次,他向群臣發(fā)問,天下誰人最快樂?應者中,有說金榜題名,有答功成名就,還有人說富甲天下。朱元璋聽后卻沉默不語。這時,一位名叫萬剛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樂。此語一出,朱元璋深為贊賞。畏法度,就是敬畏法律而本分守法,熟知法度而循規(guī)蹈矩,畏懼法律而不越雷池,自覺做守法官員、廉政官員。
封建時代的官員尚有此深刻認識,我們共產(chǎn)黨人更當有此境界。鄧小平同志曾說:“共產(chǎn)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大了也不好?!币粋€人怕的東西越多就越會自律,只有心存畏懼,才能自律自警,才能摒棄僥幸,不敢觸犯黨紀國法,才能杜絕非分之念,不敢伸貪婪之手,不敢干違法犯罪之事。法紀看起來是對個人“自由”、“快活”的制約,二者似乎是對立的,但實際上卻是統(tǒng)一的。畏法紀者時刻用“法”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因受到法紀的保護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反之,不畏法紀的人,為所欲為,無視法紀,天為老大我老二,就必然會做出違反法紀的事來,最終受到法紀的制裁。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蔑視一個時代的權貴,但你絕不可以藐視一個時代的法律?!弊怨偶敖?,這個道理已被無數(shù)的事實所印證。任何膽敢藐視法律的作奸犯科者,不管他是廟堂高官,還是販夫走卒,最終都不能逃脫該受的懲罰。正所謂“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特別是在建設法治社會、提倡制度反腐的當下,為官者一定要讓法律的警鐘在心中長鳴,學法知法、尊法畏法、守法執(zhí)法,做到不為誘惑所動心、不為名利所困擾、不為人情所束縛,進而做到在利益面前不伸手、在權力面前不逾矩,當好依法治國方略的踐行者、推動者、保障者。
責任編輯:段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