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云
摘 要:計算機網絡基礎是計算機網絡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本理論課程,是計算機網絡專業(yè)的各門專業(yè)課程的先導課程。本文將系統(tǒng)介紹計算機網絡技術所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理論基礎與技術基礎知識,全面闡明計算機網絡技術所涉及的各項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為后繼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布線技術與工程、網絡操作系統(tǒng)、組網技術與工程、網絡運行管理以及網絡應用等課程的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yǎng)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基礎;網絡專業(yè);理論基礎與技術
1 前言
計算機網絡是當今信息技術發(fā)展最快的學科門類之一,在人類活動和社會發(fā)展的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掌握和運用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技術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人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是該專業(yè)學好各門專業(yè)課程和技能的重要基礎,也是未來進一步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習網絡新知識新技術的起點。
2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計算機的網絡體系可以從網絡體系結構,網絡組織和網絡配置三個方面來描述,網絡組織是從網絡的物理結構和網絡的實現(xiàn)兩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絡,網絡配置是從網絡應用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絡的布局,硬件、軟件和通信線路來描述計算機網絡,網絡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來描述計算機網絡結構。
網絡協(xié)議是計算機網絡必不可少的,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網絡需要有一套復雜的協(xié)議集合,組織復雜的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的最好方式就是層次模型。而將計算機網絡層次模型和各層協(xié)議的集合定義為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通常所說的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即在世界范圍內統(tǒng)一協(xié)議,制定軟件標準和硬件標準,并將計算機網絡及其部件所應完成的功能精確定義,從而使不同的計算機能夠在相同功能中進行信息對接。
3 計算機網絡基礎
1.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
局域網是指在某一區(qū)域內由多臺計算機互聯(lián)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局域網可以實現(xiàn)文件管理、應用軟件共享、打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臺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臺計算機組成。它可以通過數(shù)據(jù)通信網或專用數(shù)據(jù)電路,與遠方的局域網、數(shù)據(jù)庫或處理中心相連接,構成一個較大范圍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局域網可以實現(xiàn)文件管理、應用軟件共享、打印機共享、掃描儀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局域網嚴格意義上是封閉型的。它可以由辦公室內幾臺甚至上千上萬臺計算機組成。決定局域網的主要技術要素為:網絡拓撲,傳輸介質與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2.廣域網
廣域網是一種跨地區(qū)的數(shù)據(jù)通訊網絡,使用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作為信息傳輸平臺。對照OSI參考模型,廣域網技術主要位于底層的3個層次,分別是物理層,數(shù)據(jù)鏈路層和網絡層。在廣域網環(huán)境中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網絡設備。
3.常用網絡設備
常用網絡設備有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音箱等。還有打印機和掃描儀,是電腦重要的輸出、輸入設備。
主機,是電腦最主要的設備,相當于人的大腦一樣,幾乎所有的文件資料和信息都由它控制,您需要電腦完成的工作也都由它主要負責,它還要給其他的電腦設備分配工作,其他的設備因此也都叫做外圍設備。
顯示器,是電腦主要的輸出設備,它的重要任務是將主機的所思所想的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它由一根視頻電纜與主機的顯示卡相連。
鍵盤,它的功能跟顯示器相反,負責對主機系統(tǒng)的“輸入”,用戶對電腦的工作要求。用戶的指令必須通過它才能告訴主機電腦的“腦”。通過它,電腦才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目前鍵盤對電腦來說還是一個不可替代的輸入設備。
鼠標,隨著Windows圖形操作界面的流行,很多命令和要求已基本上不需再用鍵盤輸入,只要通過操作鼠標的左鍵或右鍵就能告訴電腦要做什么。因此,雖然很小的鼠標,卻給電腦使用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和許多的樂趣。
主機板,是一臺主機的骨架,大多數(shù)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CPU即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tǒng)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shù)據(jù)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字節(jié),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字節(jié),1個漢字占兩個字節(jié),1M 大約相當于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字節(jié)”兩個字,只稱“兆”?,F(xiàn)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盤,是平時安裝各種軟件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于主機的肚子,以前硬盤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 6G、8G 或 10G 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而且目前已經出現(xiàn)了20G及以上的硬盤,是真正的海量存儲器。
光驅,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盤驅動器(只能讀,不能寫),一張 CD-ROM光盤一般能存放 650M 左右的數(shù)據(jù),可以用來存放一些大型的軟件。
主機的構成和各組件的分工。電腦中最主要的部件或設備是主機,用來顯示電腦的工作情況的設備是顯示器,向主機輸送命令的主要設備是鍵盤。電腦的輔助設備是:鼠標、手寫板等。使我們能夠聽到電腦所發(fā)出的聲音的設備是音箱;我們只需通過各種電纜把它們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臺我們平時所說的完整的電腦。
4 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網絡教學有它的優(yōu)越性,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應正視這些問題,并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1.課堂容量問題
為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有關人員在網絡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資源,但是卻產生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那就是豐富的資料讓學生眼花繚亂,又是背景資料、又是電子板書、又是圖片、又是相關鏈接資料等。學生連瀏覽一遍都來不及,更別提做筆記、分析、思考、判斷、吸收、綜合、消化了,結果出現(xiàn)了學生無從下手、漫無目的、閱讀隨意的現(xiàn)象。這實際上是使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處于一種嚴重失控狀態(tài)。
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對課堂教學容量的認識有所提高。在課堂上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容量是不可能無限制擴張的。作為教師,要處理好網絡與教材之間的關系。網絡知識如果完全脫離了教材,它又變成了無源之水。網絡只是教學的工具和手段,在運用其進行教學時,一定要仔細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突出主題、重點、難點,不能為了學生的興趣而隨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掌握好課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2.自主學習問題
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這是網絡教學實踐中讓人感到困惑的又一個問題。
網絡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頭腦里自行完成意義建構的過程。教師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應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成為學生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幫助者和資源組織者的角色。網絡教學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動,教師的作用非但不會削弱,反而會增強。
3.情感互動問題
如何在教學中解決情感互動問題,思想教育功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如何體現(xiàn)?先進的網絡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沒我的關系。把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楊波 論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探究 [期刊論文]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7)
[2]藺婧娜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教學淺談 [期刊論文] -辦公自動化(綜合版)2015(3)
[3]期刊論文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內容改革芻議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14,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