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曄春
杓蘭栽培與應用
徐曄春
▲‘黃花多花’杓蘭Cypripedium ‘Multiflower Yellow’
▼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os
蘭科杓蘭屬植物均為地生草本,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和許多較粗厚的纖維根。莖直立,葉片2枚至數(shù)枚,互生、近對生或?qū)ι?,有時近鋪地;葉片大多為橢圓形至卵形,較少心形或扇形,具折扇狀脈、放射狀脈或3~5條主脈,有時有黑紫色斑點?;ㄐ蝽斏蠖酁閱位?,有少數(shù)具有2~3花,極少具5~7花;花苞片通常葉狀,明顯小于葉;花大,大多美麗;中萼片直立或俯傾于唇瓣之上;2枚側(cè)萼片通常合生而成合萼片,僅先端分離,位于唇瓣下方,極罕完全離生;花瓣平展、下垂或圍抱唇瓣,有時扭轉(zhuǎn);唇瓣為深囊狀,球形、橢圓形或其他形狀,一般有寬闊的囊口。果實為蒴果。
全屬約50種,主要產(chǎn)東亞、北美、歐洲等溫帶地區(qū)和亞熱帶山地,向南可達喜馬拉雅地區(qū)和中美洲的危地馬拉,我國有36種,其中25種特有,我國是杓蘭的分布中心之一。
杓蘭的花朵極為奇特,兜狀的唇瓣色澤變化大,是最富有觀賞性的種類,在歐洲及日本栽培較多。中國的杓蘭屬植物引種到異域要追朔到18世紀初,英國的植物獵人威爾遜在四川松潘、平武收集到了黃花杓蘭,從那時開始,英國開始馴化種植杓蘭,并培育出了大量品種。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受西風控制,全年溫濕,四季變化不大。通常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8℃,最低氣溫一般不低于-8℃,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但英國天氣多變,一日之內(nèi),時晴時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環(huán)境,適合大部分杓蘭生長,其本土野生的杓蘭屬植物只有杓蘭(Cypripedium calceolus)一種,目前野生的也瀕臨絕跡。杓蘭屬植物在公園、植物園常見栽培,庭院中也偶見栽培,多用于巖石園或林緣、小路邊或墻邊與其他觀花植物配植。
每種杓蘭的生境不同,栽培所選用的土壤有所差別,但大多喜生于富含腐殖土的林下或高山草甸上,地栽以腐葉土加少量樹皮塊混合為主,土層宜15厘米以上,且能及時排出雨水;盆栽主料選用腐殖土加少量木炭屑或貝殼粉。栽培前,將死亡及腐爛的根系剔除,并適當去除部分尚有活力的老根,有利于新根的萌發(fā)及生長。上盆時盆底可墊些石塊、陶粒等有利排水,覆土后稍蓋住蘭芽即可。杓蘭生長期喜水,宜濕不宜干,以防蘭根失水造成不可逆損傷。白天氣溫最好不超過25℃,溫度過高可通過通風及澆水適當降溫,溫度較低時可盡量增加光照,有利于養(yǎng)分積累。
栽培的杓蘭原種及品種主要有:
1. 杓蘭(Cypripedium calceolus),產(chǎn)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日本、朝鮮、俄羅斯、歐洲也有,生于林下、林緣、灌叢中及林間草地上。
2. 肯塔基杓蘭(Cypripediumkentuckiense),產(chǎn)美國,常生于酸性土壤及砂巖峽谷中,栽培的品種有‘粉唇’肯塔基杓蘭‘Pink Blush’。
3. 大花杓蘭(Cypripedium macranthos),產(chǎn)我國的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山東及臺灣,生于林下、林緣或草坡上。日本、朝鮮及俄羅斯也有。
▲‘白花’皇后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Album’
?‘瓦爾特’皇后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Walter’
4.‘瓦爾特’皇后杓蘭(Cypripedium reginae‘Walter’),原種皇后杓蘭產(chǎn)美洲的北部,生于開闊的森林沼澤,在針葉林下也可見到。為目前栽培較為廣泛的杓蘭,栽培品種有‘白花’皇后杓蘭‘Album’。
?‘英格’杓蘭Cypripedium ‘Inge’
?‘巴維’杓蘭Cypripedium‘Parville’
?‘普韋布洛’杓蘭Cypripedium ‘Pueblo’
?‘西吉’杓蘭Cypripedium ‘Siggi’
?‘賽寶淺黃’杓蘭Cypripedium ‘Sabine Pastel’
?‘維多利亞’杓蘭Cypripedium‘Victoria’
5. 另外園藝中有大量屬間雜交種,在歐洲及美洲栽培較為普遍,主要有:‘英格’杓蘭Cypripedium ‘Inge’、‘普韋布洛’杓蘭Cypripedium ‘Pueblo’、‘巴維’杓蘭Cypripedium‘Parville’、‘西吉’杓蘭Cypripedium ‘Siggi’、‘賽寶淺黃’杓蘭Cypripedium ‘Sabine Pastel’、‘維多利亞’杓蘭 Cypripedium‘Victoria’、‘黃花多花’杓蘭Cypripedium ‘Multiflower Yellow’(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