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味黃精醋方治療手足癬
將黃精干品200克,切成薄片置于容器中,加入75%酒精250毫升,密閉容器浸泡15天后,過濾,擠盡藥汁后,再與米醋混合,備用。先用溫水洗凈患處,擦干后取藥水外擦,每天3次。本方具消炎解毒之功能。用于治療手足癬。
山東日照 劉銘曉
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豪點評:
癬為皮膚真菌感染所致,皮損表現(xiàn)各式各樣。手癬是發(fā)生在手掌和指間的皮膚癬菌感染;足癬主要發(fā)生于足跖部及趾間。手足癬的主要致病菌是紅色毛癬菌,頑固,難以根治。黃精醇醋可消炎解毒,米醋酸收,酒精辛散滲透性強,共同發(fā)揮消除病灶的作用。
單味益智仁治療小便失禁
每天取益智仁25克,加酒、水煎后服用。本方具溫脾暖腎、固氣溫精的功效。用于小便失禁,療效頗佳。
重慶奉節(jié) ?李明奎
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豪點評:
益智仁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種仁,味辛、性溫,歸脾、腎經(jīng)。此方更適用于由于腎元不足,下焦虛寒不能制約水液而引起的遺尿,有腹部冷痛、吐瀉、遺精、小便余瀝、夜多小便等表現(xiàn)。益智仁能溫腎助陽、澀精縮尿,用于腎虛遺泄,可與補骨脂、菟絲子等配伍;用于尿頗、遺尿,可與山藥、烏藥等配伍;用于腎虛白濁或小便余瀝,可與川萆薢、烏藥等配伍同用。益智仁還善于溫脾攝涎唾,它所治的涎唾多而自流,乃是脾虛不能攝涎所致,必無口干、口苦的現(xiàn)象;如屬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出現(xiàn)唇赤、口苦、苔黃等,則宜用黃芩、白芍、甘草等品,不可用辛溫的益智仁。
單味生麻黃治遺尿
生麻黃水煎1次,去上沫,睡前頓服。5~7歲每劑3克,8~15歲每劑5克,15歲以上每劑10克,連服1個月。本方具溫陽化氣功效,用于遺尿,療效頗佳。
新疆烏魯木齊 ?甘清仙
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豪點評: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膀胱經(jīng)。據(jù)近代藥理研究,麻黃所含麻黃堿,能增加膀胱括約肌的張力,這對遺尿癥是有效的。生麻黃是辛溫發(fā)散之品,凡素體虛弱盜汗、自汗、氣喘者,用之宜慎。本方常規(guī)用量為1.5~9克,有超量(30克)服用引起嚴重毒性反應(yīng)的報告,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劑量并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yīng)。
單味澤瀉治療遺精
取澤瀉10~12克,水煎服,早晚各服1煎。本方具利水泄熱之功效,用于相火妄動遺精。
重慶奉節(jié) ?李明奎
南昌市洪都中醫(yī)院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王豪點評:
澤瀉味甘,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功能利水泄熱而不傷陰,前人謂其能“補虛損五勞”,“主腎虛精自出”,“養(yǎng)五臟,益氣力,起陰氣,補虛損”。《本草通玄》云:“蓋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笨梢妴挝稘蔀a治相火妄動遺精是有文獻依據(jù)的。
穿山龍獨活泡酒治頸椎病
穿山龍、獨活、赤芍、威靈仙、川牛膝、生姜各30克,骨碎補、三七、花椒各20克,川烏10克。放入50~60度的白酒1000毫升中浸泡7天,用時用棉簽蘸上藥酒外涂患處,然后貼上保鮮膜,2個小時左右感覺皮膚發(fā)熱就可以揭掉,每天1次。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
頸椎病是因頸椎長期勞損、骨質(zhì)增生,或椎間盤脫出等導(dǎo)致頸椎脊髓(或神經(jīng)根)、椎動脈受壓,進而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頸脖僵硬等為本癥的主要表現(xiàn)。
頸椎病屬中醫(yī)“痹證”范疇,采用祛濕散寒、化淤通絡(luò)類中藥有助緩解本病癥狀。本方中,穿山龍性溫味苦,能舒筋活血、祛風止痛;獨活辛散苦燥、氣香溫通,是治療風濕痹痛要藥,二味配合擅治腰腿疼痛、風濕關(guān)節(jié)痛、筋骨麻木等癥。威靈仙、川烏均有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作用。加赤芍能清熱涼血、散淤止痛;川牛膝逐血淤、利關(guān)節(jié);三七止血活血且能止痛;骨碎補活血續(xù)筋、補腎強骨。花椒(川椒)能燥濕、止痛。生姜可祛寒除濕,暢通血脈而起止痛之效。白酒浸泡有助溶解諸藥中的有效成分,提高藥效,白酒本身能溫經(jīng)散寒、通絡(luò)活血。故本藥酒具有較強的舒筋活絡(luò)、祛除風濕、活血止痛功效,外用治頸椎病,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解除肌肉痙攣,達到消炎、止痛之效果。
提醒:外涂藥酒前,適當捏揉局部,療效會更好。川烏有毒,本藥酒嚴禁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