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一
全球因操縱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而入獄的第一靈魂人物是誰?湯姆·哈耶斯!
這位35歲、智商極高的前瑞士銀行、花旗銀行交易員不鳴則已,一鳴就載入了史冊。14年的監(jiān)禁,讓他創(chuàng)下了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銀行從業(yè)人員面臨的最嚴刑罰。
40年來,Libor已經(jīng)成為全球各主要金融產(chǎn)品設(shè)計和交易的參照標準,影響了大量互換和期貨合約、大宗商品、個人消費貸款、房屋抵押貸款、全球銀行間的信貸和拆借利率等等,比如美國期貨市場70%的期貨產(chǎn)品參照的就是Libor。
但這個涉及到整個金融市場的定價基準,其形成機制,本身就是一件倍受詬病的事。
長期以來,它依據(jù)的都不是真實的貸款數(shù)據(jù),而是16家銀行自己提交的利率估值(后擴大到20家)。
正如紐約金融顧問公司Livian&Co首席執(zhí)行官、前貝爾斯登駐歐洲銀行家邁克爾·利維安所言說:“這是由一小撮銀行強行規(guī)定的寡頭系統(tǒng),但它卻影響到世界幾乎每一個人。”
早在2008年,Libor操縱案就開始浮出水面,巴克萊、摩根大通、花旗、德意志、匯豐、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銀行、美國銀行等十幾家知名金融機構(gòu)被丑聞卷入,一舉毀掉了Libor作為基準利率的“信任基礎(chǔ)”。
曾經(jīng)力推徹查Libor的,就有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加利·根斯勒。
根斯勒何許人也?
其畢業(yè)于著名的沃爾頓商學院,30歲便成為高盛的合伙人。華爾街銀行家們最成功的標志是,退休之前干一任財政部長,根斯勒也不能免俗。
根斯勒在克林頓任總統(tǒng)期間,當上了財政部部長助理。2008年美國總統(tǒng)競選,根斯勒選擇挺希拉里,以期后者獲勝之后,自己能出任財政部長。希拉里不支,敗給奧巴馬,根勒斯轉(zhuǎn)而又支持奧巴馬。但終究不是奧巴馬親信,只能謀得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一職。
根斯勒是前財政部長魯賓線上的人。魯賓與另一位合伙人同掌高盛時,便很賞識根斯勒,魯賓當上財政部長之后,根斯勒又追隨其進入政府。根斯勒對魯賓畢恭畢敬,人前人后都尊稱其為“部長先生”。
可見混跡于商界和政界的根斯勒,并非善主,目睹過許多見不得人的事,也干過不少壞事。比如根斯勒的前任布魯克斯利·波恩曾經(jīng)要求監(jiān)管掉期,但財政部長魯賓卻要伙同當時的美聯(lián)儲主席格林斯潘以及國會中的領(lǐng)導人,將掉期排出在監(jiān)管之外。而當時作為魯賓的幫辦,根斯勒就充當了打手,想方設(shè)法排擠波恩。
就是這樣一個人,為什么偏偏對Libor嫉惡如仇?難道是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根勒斯是有政治野心的,要為自己打造一張政治名片。他們大張旗鼓地打擊Libor操縱行為,似乎是為了維護市場公正,背后卻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根勒斯等人追查Libor作弊、想要完全取消Libor,主要是打擊歐洲的銀行,削弱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蠶食英國人的監(jiān)管地盤。美國只有部分銀行陷入其中,根勒斯的老東家高盛便不在其中。海外媒體評論認為,Libor是倫敦長達200年經(jīng)濟增長的標志,但Libor丑聞不僅打擊了倫敦的自律機制,同時對英國謀求該國央行成為銀行業(yè)主要監(jiān)管機構(gòu)的計劃打出了問號。
此外,2008年金融危機以美國為震中,英國幸災(zāi)樂禍,見死不救。英國央行甚至阻止巴克萊銀行收購雷曼兄弟,理由是不要進口“癌癥”。此仇不報,難解其恨。全盤否定Libor,也有點美國人報仇雪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