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正明
王立崗(1921—2014),山西太原清徐縣龍家營村人,1937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太行第二軍分區(qū)班長、排長、連長、便衣隊長、武工隊長、營長、團參謀長、師參謀長、軍參謀長、十四軍副軍長??谷諔?zhàn)爭時期,王立崗在省城太原積極開展除奸襲日活動,使日軍侵略者十分狼狽,致王隊長之名,聲震省城。
鐘樓街險遇叛徒
1942年夏的一天,王立崗正在太原鐘樓街走著,突然一人拍其肩膀,回頭一看,正是叛徒楊立杰,身著偽軍裝,戴著墨鏡。王立崗未隨身帶武器,心想不好,需盡快設法脫身。原來楊1940年混入我軍,一度表現(xiàn)尚好,提升為小隊長,隨著斗爭環(huán)境惡化,楊叛變投敵,投靠了太原日軍1479部隊。
只見楊立杰露出一口金牙說:“王隊長,想不到在這兒碰到你,真是膽大包天!”
王立崗隨機應變道:“好家伙,你真威風,大大發(fā)財!”
楊問:“你怎么到這里來了?”
王立崗說:“你能來,我就不能來?”
楊又說:“怎么樣,大家都好吧?”
王立崗說:“不知道,現(xiàn)在我和你一樣早不干了?!?/p>
楊問:“那你干啥?”
王立崗說:“在徐溝憲兵隊混,難道你沒聽說?”
楊笑道:“算了,你要不干,天也要塌了?!?/p>
王立崗看一時擺脫不了,就拉楊進一小巷,問楊是否想把他送交日本人?楊企圖拉攏立崗叛變,說:“榆次日軍挺佩服你,你真的過來,一定大大高升。”立崗想脫身,便說要去廁所,楊說他也去,便跟著立崗,立崗走得快,楊后面追得緊,結果只顧追人,不想,楊立杰一下撞倒一個帶小孩的日本女人,那女人大怒,抓住楊就是一耳光,又打又罵,一些行人圍了過來。立崗趁機趕快脫身,叫了輛人力車,飛快出了新南門(今五一廣場一帶)?;厝ズ?,王立崗與同志們商量如何除掉這個叛徒。經(jīng)了解,楊立杰每隔三五天便回老家榆次一趟,于是王立崗決定就在楊的老家設下埋伏。不久,楊回到老家,立崗等人深夜到楊家把楊帶走,經(jīng)審判,將楊立杰予以處決。這就是當漢奸的可恥下場!
柳巷電影院炸日偽
太原的柳巷電影院過去稱中華大戲院,日軍侵晉后,改為華北電影院。王立崗和便衣隊王偉進了電影院后,見樓上坐的都是日偽軍,樓下多是老百姓。
電影開演后,由王立崗控制影院出口,王偉向樓上扔了兩顆手榴彈,敵人被炸得哇哇亂叫,日軍偽軍死傷多人。立崗、王偉趁亂出了電影院離開太原城。敵人因影院被炸,又死傷多人,開始在城內全面搜查。其實,我抗日勇士早已回到了駐地。
流澗村突襲敵人
太原南郊小店的日軍倚仗碉堡、武器,十分猖獗。初秋一天,日軍和偽軍50多人,竄入小店以南流澗村搶糧,當時王立崗武工隊的5人,正在附近的辛村發(fā)動群眾,聽說敵人來搶老百姓糧食,立崗和隊員們商量后決定襲擊敵人。
當時敵我力量是50人對5人,就是說1個人要對付10個敵人,但大家認為,我方有群眾的支持和青紗帳可作掩護,完全可以襲擊敵人。于是立崗等5人立即騎自行車趕到流澗村,只見村內的大道上站著20多個日軍,其余偽軍正在挨家挨戶搜糧。立崗等5人在距離日軍20米左右的地方,用5支駁殼槍一齊向敵人射擊,日軍不知怎么回事,除了被槍擊中倒下的日軍,其余的也都“鳥飛獸散”。北面聞聲趕來的敵人,也被我方戰(zhàn)士扔出的手榴彈炸了回去。
王立崗迅速爬上屋頂,大聲命令:“一排包圍村公所,三排迂回村東!”同時20響駁殼槍,來了個三點射擊,敵人以為來了大部隊,紛紛向村北逃之夭夭。這場襲擊戰(zhàn)斗很快取得了勝利,村民們也從屋內出來,各自找回了被日軍搶去的糧食。這次戰(zhàn)斗大獲全勝,計擊傷敵軍11人,繳獲步槍4 支,自行車多輛。
同戈站村炸敵飛機
同戈站村位于今太原市清徐縣。1942年冬的一天,武工隊王偉同志從徐溝回來說,在同戈站村有一架敵機迫降。大家說,陽明堡我八路軍取得了炸毀敵機的勝利,我們也要設法干掉這架飛機。于是決定由王立崗先去偵察,王偉帶領隊員隨后去。他化裝后,身穿老羊皮襖,頭扎白毛巾,來到同戈站村楊龍三家。
老楊一見立崗就說:“你這個冒失鬼,怎么大白天跑來了?”說著,把立崗拉進屋。
老楊說:“昨日落下一架飛機,又來了些鬼子,你們什么時候來收拾這些狗雜種?”
王立崗問:“飛機在哪里?”
楊龍三的女兒說:“在村北。”
王立崗說:“去看看?!?/p>
老楊說:“太危險,冬天哪有下地的?貿然去很容易暴露?!?/p>
楊龍三的女兒說:“村北地頭有些高粱桿,咱們名義上是去把它拉回來,實則偵察敵情?!?/p>
老楊停了一會對立崗說:“咱們有言在先,你不能毛手毛腳的,弄不好你一開槍,我們全家都完了?!?/p>
王立崗說:“你放心!”
到村北地頭,果然看見一架銀灰色飛機,旁邊不遠處有一臨時搭建的小屋,正冒著黑煙,大概日軍都躲在屋里烤火取暖。外邊有一個日軍不停來回走著,可能是流動哨。飛機離敵崗樓有200米距離,東邊有三四個墳頭,可作為隱蔽點來接近敵機,又可撤退利用。到了夜間,立崗與王偉會合,王偉又帶來3名隊員,大家一起研究了打法。于是帶上準備好的煤油、棉花,趁黑摸到了白天看好的幾個墳堆旁,由立崗和王偉摸向飛機,另三人掩護。飛機本身又滑又硬,因為立崗和王偉從未在地面見過飛機,不知是鐵制的,還是木制的。王偉先把煤油倒在棉花上,放在敵機輪子上,又把煤油灑在棉花上,用棉花擦機身,然后擦火柴。
漆黑的夜里突然發(fā)出火光,煤油并未燃著,卻驚動了哨兵,發(fā)出了狂叫聲。王偉趕緊二次用十幾根火柴一齊擦,棉花煤油一閃光,又熄滅了。這時槍聲大作,墳頭掩護立崗和王偉的3名隊員也開始向敵人射擊,一些鬼子吼叫著向飛機沖來。一名隊員見鬼子來勢兇猛,便向沖來的敵人投出一顆手榴彈,“轟”地一聲,爆炸聲提醒了立崗和王偉,二人同時向敵機投出兩顆手榴彈,飛機立刻起火,于是他們又連續(xù)把幾顆手榴彈投向敵機,“轟”地幾聲,把敵機炸飛了。立崗等見飛機已爆炸,便迅速撤出了戰(zhàn)斗。事后,這次炸飛機戰(zhàn)斗受到了上級的通報表揚。
護送彭德懷和劉伯承
1943年秋的一天,分區(qū)曾紹山司令和陶魯笳副政委交給王立崗和周其德一個光榮任務,負責護送彭德懷和劉伯承回延安。兩位首長一行不到20人,在聽取了關于沿途路線、敵情、地形、群眾條件、行動方案匯報后,兩位首長分別做了指示,提出要注意的問題和事項。第二天黃昏時出發(fā),并順利通過敵偽封鎖線,到了榆次逯村。這時,突然接到東陽和集義的敵人出動的消息,于是按計劃,大家轉移到逯村西北比較隱蔽的一個小廟內。不一會兒,遠處響起了槍聲,連響十多槍,大家立刻警覺起來。隨后,群眾骨干張自忠跑來報告說是東陽的敵人打野兔子,現(xiàn)在已向開白村方向去了。彭總趁大家在小廟隱蔽的時間,給大家講起了抗戰(zhàn)形勢,從國際到國內以及兩年取得勝利的可能。
彭總問王立崗:“今年多大?”
王立崗回答:“22歲?!?/p>
彭總又問:“讀過書么?”
王立崗說:“初中二年級?!?/p>
劉帥問:“是否為縣委委員?”
王立崗說:“是?!?/p>
彭總說:“這是青年知識分子的優(yōu)越性,只要經(jīng)過鍛煉,會為人民做出更多的貢獻!”
太陽落山后,大家再次踏上征途。從徐溝和同戈站村之間的公路穿過去,再經(jīng)王答、龍家營、云支村,到達汾河東岸的長頭村渡口。
深秋的汾河水嘩啦啦地向南流動著,敵人從碉堡內不時射出強光封鎖著渡口??谷辗e極分子、船工梁應堂早已備好渡船等著,大家來到后,注意隱蔽,先后上船,順流而下,半小時才靠了岸。又走了20里,天已微亮,前面就是太汾公路,又是敵人一條封鎖線。經(jīng)偵察未發(fā)現(xiàn)敵情,大家迅速從清徐城北插過去,開始上山,雖然這里仍是敵占區(qū),但因為是山區(qū),大家松了口氣。才翻過一座山,突然不遠地方響起了槍聲。前衛(wèi)報告,在白石溝方向發(fā)現(xiàn)大批敵人,對這種情況大家有些緊張,彭、劉二人卻很冷靜,他們要大家暫時停止前進,先找隱蔽地。同時,彭總又帶了幾個戰(zhàn)士爬到山頂,用望遠鏡觀察,發(fā)現(xiàn)不僅白石溝方向有敵人,右側也發(fā)現(xiàn)了敵人,估計有三四百人。
彭總對大家說:“同志們不要緊張,轉山頭咱們是家常飯,這兒山多、溝多,咱們人少目標小,可以和敵人在山里捉迷藏。”
彭總的話鼓勵了大家,又經(jīng)首長根據(jù)敵人的行動判斷,敵人不像是沖著我們來,看似另有目標。這樣整整一天,大家在山溝里和敵人玩起了捉迷藏。后來才弄清,是我呂梁八分區(qū)戰(zhàn)友昨夜消滅了草莊頭據(jù)點進入我邊區(qū)的敵人,今天敵人是來收尸的。等到黃昏時,大家又越過了敵人最后一道封鎖線,找到了晉西北部隊,完成了光榮而艱巨的護送首長的任務。
不久,中央表揚了這次全體護送首長的戰(zhàn)士,并從延安送來了獎品——20支駁殼槍和400發(fā)子彈。
(據(jù)王立崗同志《戰(zhàn)斗在晉中平川》內部資料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