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園
2015年10月9日中午,從杭州蕭山機場趕往西文街213號琥珀中心,路上催促了司機兩次,我希望能看到《吳曉波頻道》的錄制現場。到了杭州琥珀中心,才知道錄制已經開始。
等大門打開,視頻小組正收拾設備出來,身材瘦高的吳曉波招呼我們進去。助理過來問要不要咖啡,吳曉波大聲說當然要,然后問我要不要。好像我們已經是多年老友,而不是前幾天恰好都在國外,在地球兩端各自痛苦地尋找wifi中建立起困難聯系的新朋友。
人們很容易被吳曉波的形象迷惑。“我不是一個很能夠迎合人家的人。你看我們頻道里也沒有別的東西,都是我喜歡的東西?!彼矚g引用的往往都是鋒利的格言與洞見。這個鋒利不是要惡狠狠地傷害誰,而是要刺破迷障、掀開遮蔽。他喜歡的東西有這么多人也喜歡,才是奇怪的。
當天,他在微信上發(fā)了一張照片:他身著白色汗衫,在小書桌前寫作。了解他的人知道窗簾外就是運河,房間里,書架、地上全是書。這是他最后一天在那里寫作,“書實在放不下,只好搬家?!辈稍L的前一天,寫了四年的《騰訊傳》完成。他邀請我第二天過去他公司附近吃飯,來了之后,才知道10月10日是他的結婚紀念日,年份是1993年。氣氛隨意,夫人邵冰冰提議兩人晚上去看劉德華的電影《解救吾先生》。
我后來慢慢意識到,這不是什么巧合,吳曉波時間可能就是這么密集,他要的不是懶散的自由,而是急迫的自由。
“20 年時間,我眼睜睜地把報紙寫垮了,把雜志寫垮了,把新聞門戶也寫跨了……”8月,吳曉波在一次活動中這樣講。
為什么這么執(zhí)著地寫?也許是因為《大敗局》與《激蕩三十年》的出版給他描繪了一個前景。那本“發(fā)燙”的“為悲劇鼓掌”的《大敗局》,據藍獅子策劃編輯孫振曦估計,銷售應該在百萬冊以上,現在每年仍能賣十萬本。
在此之前,吳曉波寫了七年專欄?!罢麄€杭州市都知道我的?!?/p>
“全杭州人嗎?”我問。
“全杭州人?!眳菚圆ê敛煌俗?,“1993年,《杭州日報》才8個版,就有我的專欄,下面有吳曉波簽名的嘛,我是杭州最早簽名的那個人。根本就很罕見?!?/p>
我請他舉例。“去年我在杭州機場,領登機牌,名字寫錯了,‘曉’字寫成大小的‘小’,登不了機。一個男人站在后面看著說,你是不是當年在《杭州日報》寫專欄的吳曉波?那人年紀蠻大了。我說,是的是的。他說這個人我認識,跟他改了。我就登機了?!?/p>
夫人邵冰冰回憶,那時普通老百姓都喜歡他的文章,還有人等著看他的周二專欄?!敖o女兒配中藥,外公拿病歷單給藥房的人,他們就問‘吳曉波’是否寫專欄的人,還說我們太喜歡他了?!?/p>
吳曉波想放大或復制《大敗局》的成功。吳曉波主持的“藍獅子”出版運作起來,“大概簽過二三百人。我們每年搞研修班,請作家來講,希望能夠培訓中國的財經作者,能夠把原創(chuàng)做起來?!?/p>
“藍獅子”出版還算不錯。擔任總經理的邵冰冰回憶說,那個時候藍獅子是“小而美的公司,沒有碰到資金上的困難。有盈利,不多。股東分點錢。”
其實,更早的時候,吳曉波就已經小小成功了——1999年,吳曉波已經有了五十萬的個人財產。善于診斷與梳理時代脈搏的吳曉波發(fā)現,在1999年,同在杭州的馬云用五十萬創(chuàng)辦了阿里巴巴,馬化騰在深圳用五十萬創(chuàng)辦了騰訊,陳天橋用五十萬創(chuàng)辦了盛大。這一年,吳曉波用五十萬買了千島湖的一個島。
說起來浪漫,其實是從事農業(yè)了。吳曉波找到司馬遷的話諷刺自己:“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p>
寫作本身的諸方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漫長的準備與萌發(fā)、緩慢的節(jié)奏等等,其實與農業(yè)更像——盡管他寫作的內容是商業(yè)。
這是吳曉波購買房地產的開始。他在紙媒、網站和公眾號里執(zhí)著地傳達一個信息給年輕人,不能安于做“屌絲”,不能夠把時間花在生氣上,“我采訪完億萬富翁,回到一室一廳,我能不生氣嗎?”
在他看來,“屌絲”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心態(tài)和態(tài)度問題。他買十幾套房的經驗已經不可復制,股票不能買,暴富的心態(tài)也不能有,學會積累、理財,年輕人通過理財掙到的錢如果超過了工資,他就獲得最寶貴的自由。
吳曉波知名財經作家,藍獅子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某旗下“藍獅子”為國內較大的原創(chuàng)財經出版機構,近年來,由傳統的圖書出版向閱讀服務和數字出版轉型。
無論講什么,吳曉波都能講得讓別人和自己都兩眼放光。但只要有人提到傳統出版,他的聲音會變低,神情黯然。
自己雖然從寫作中獲得不錯的收入,但一到產業(yè)鏈的上游,才驀然發(fā)現出版業(yè)是如此低迷?!拔覀円荒曜?000萬碼洋,大概只有200萬左右的利潤,只有百分之四還是五,基本上就這么一個水平。那我認為這個行業(yè)是太差了,根本是不能干?!?/p>
股市6000點的時候,藍獅子出了一本最夸張的一本書,叫《牛市還在半山腰》。出了那本書后,整個一個成建制的部門就不見了?!澳谴挝覀兇蟾庞腥种淮a洋都沒有了……”
2010年,雪上加霜的傳統出版行業(yè)遇上了電子閱讀?!澳鞘亲羁只诺?。我們跟中信出版社合作,我去見他們社長王斌,王斌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拿把刀把他殺掉?!?/p>
吳曉波開始轉型,在西湖邊做過一個書店,后來全部虧空。還做過一本雜志,叫《藍獅子經理人》,投入五百萬,基本全部虧空?!暗阶詈蠖f的時候我說不能干了,就強行關掉它?!?/p>
??坝幸黄诜饷婀适率恰坝行Ч芾砼瓪獾?個練習法”,“人難免會生氣。最糟糕的情況莫過于,氣也生了、人也得罪光了、場面也鬧僵了,但是造成你生氣的問題根本沒被解決?!?/p>
這個選題讓人聯想雜志本身的氣氛。
藍獅子,這個自稱“最猛的企業(yè)史生產商”有點迷茫。
也有不虧的項目,比如藍獅子讀書會,服務將近一萬個人。讀書會的主旨是幫助有產者配書。配書不限于財經,還有歷史、思想、文學、休閑。這個讀書會盡管不太賺錢,但吳曉波通過這個紐帶傳遞自己的理念,一直連接著數量龐大的受眾,為自身的轉型埋下伏筆。
決定性的轉機是藍獅子拿到了幾次投資。有“圖書發(fā)行第一股”之稱的皖新傳媒在2014年11月20日,以1.57億元的價格收購藍獅子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4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與傳統出版業(yè)一起衰落的,是吳曉波在傳統媒體的寫作。最開始是從紙媒那邊傳來的反饋越來越稀疏。2007年,吳曉波開始在FT中文網寫專欄,“明顯感覺到來自于FT的反饋很多?!眮碜跃W站的郵件、留言與評論讓他感覺FT的影響明顯大于報紙。但到2013、2014年以后,這部分的反饋也明顯減少了。
但讓吳曉波感到安慰的是,他的書仍然暢銷。2013年,他寫完了《歷代經濟變革得失》,被書名驚呆了的出版方要求改名,但他不改,說自己也想不出來別的名字。
這本書賣了20萬冊。吳曉波很滿意。
這說明那些潛在的讀者,其實并沒有離開。吳曉波需要的只是重新與他們連接起來。
怎么連接?吳曉波在尋找新的出路。
“微信是2011年的1月份推的嘛,騰訊推微信公眾號是2012年的8月份,羅振宇他們是2012年11、12月份就開始做了?!?/p>
對這些數字的熟悉,說明吳曉波曾經反復思考過微信公眾號。羅振宇與他很熟,早就勸他做公眾號。羅振宇的成功讓他感受到微信的威力,但他一直對這個平臺有一種審慎的警惕。
“新人”羅振宇的出現在他看來一點都不奇怪,“其實你看每一個平臺出現的現象、人物都是新的。像博客時期的韓寒和徐靜蕾,微博時期的任志強、李開復、潘石屹?!?/p>
所以,吳曉波決定做一個與藍獅子出版完全不同的東西。他將藍獅子出版封閉起來,“它的業(yè)務模型基本上就是做數字出版,它不涉及到新媒體?!?/p>
他決定輕裝上陣,“我認為自媒體一定不是一個很大的生意,很輕嘛,廣告、商業(yè)能力很弱。所以當時我把公司剝離出來了。后來的好處在于說,在審計的時候看不到這家公司?!?/p>
“是怕虧吧?”
“當年怕虧,專門做。但上路很快?!?/p>
吳曉波的公眾號叫做“吳曉波頻道”,主要發(fā)布吳曉波的視頻節(jié)目、財經評論文章等。2014年5月8日起,《吳曉波頻道》的財經脫口秀節(jié)目正式在愛奇藝上線。今年9月17日,在度假途中(美國南加州圣迭戈縣),吳曉波得知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的訂戶數已突破了100萬。
開始做脫口秀時,吳曉波怕財經節(jié)目枯燥,“加了個巴九靈。巴九靈當時就是擔心財經太枯燥,我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我畢竟不是電視人嘛,后來就想了個巴九靈出來?!?/p>
“巴九靈”是《吳曉波頻道》脫口秀中的一個吐槽玩偶,也是節(jié)目的吉祥物,名字其實就是80后、90后的代稱?!鞍途澎`”的形象有些丑,在吳曉波的節(jié)目里充當課堂里不聽話的淘氣包,負責插嘴和裝睡,挺鬧騰,但鬧得有理,口碑還不錯。所以后來吳曉波很輕松地說,自己開公眾號是為了捧紅“巴九靈”。吳曉波的新公司、公眾號“吳曉波頻道”營運主體,干脆也叫做“巴九靈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
實際上,“吳曉波頻道”中的吳曉波是一名大毒舌。他在《我為什么從來不炒股》財經評論上說,中國股市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chuàng)新、產業(yè)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并購題材”+“國企利益”。
另一篇《算算你的“屌絲值”》宣稱,屌絲的標配與他從事的職業(yè)其實沒有關系,而在于兩個指標:第一,屌絲只有職務性收入。第二,屌絲的銀行負債率為零。
《去日本買只馬桶蓋》那一篇更是火得不得了,閱讀數達252.1萬,吳曉波在里面說了一句話:“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yè),而只有夕陽的企業(yè)和夕陽的人?!?/p>
為與王林合影的人辯解,他被知名網友“王五四”譏諷為“露出了情趣內衣”;他“吊打屌絲”,在評論里被無數人圍攻。
他“洗粉”(不討好粉絲,甚至激怒粉絲),像一個單打獨斗的任性大V。他不炫耀經濟學,他熱衷于用不同的手術器械剝除人們的眼翳??辞辶耸澜?,就不需要別人給觀點了。
時至今日,只要談到傳統出版,吳曉波都會顯得憂心忡忡?!俺霭媸俏覀兊睦硐?,我們最早就那么做起來,然后它也沒垮到讓我們虧錢,還是蠻好的。”
但公號目前并不推藍獅子的書,邵冰冰說,因為“頻道要按照頻道的邏輯走,兩者不強硬結合”。不過吳曉波公號馬上會有一個“美好的店”,會給實體書一個機會。
電影《小王子》上映,“吳曉波頻道” 推出的小說《小王子》的鏈接,就是中移動咪咕悅讀會。這應該是他喜歡的方式:低成本、電子化、無退貨。藍獅子COO崔璀確認,與中移動等公司合作的運營商業(yè)務,2014年的利潤已接近700萬。
與那些互聯網思維的專家不一樣,吳曉波對模式不感興趣。他形容自己是“開著坦克橫沖直撞,直到發(fā)現了一條小路?!?/p>
他發(fā)現的其實不是一條“小路”。
最好的模式已經出現,吳曉波說,“公號的價值在于內容的供應。如何變現,路徑不一樣。我們搞培訓就是用思想變現。我們做培訓在深圳招生1000個人,賣9000多塊錢的門票?!?/p>
以前聽說過吳曉波培訓票價的人,也許沒有把人數和票價做一個乘法,做過后會以為錯了,忍不住重新乘一次。然后,你不得不同意他的說法:“培訓業(yè)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p>
在上海做1200人培訓,60%多的票是在微信端完成的。這個月還會在杭州開一個“自媒體電商大會”,現在招生就已經700多人了,全部都是在公號里完成。策劃編輯孫振曦介紹,千人以上的培訓已經有三次了。
做培訓吳曉波有兩個熱門主題可以選,一個是創(chuàng)業(yè),一個是轉型。他沒有選擇最熱的“創(chuàng)業(yè)”,“想來想去我們做轉型。相比的話,我們對傳統制造業(yè)更熟,能夠更多地提供幫助給他們。2015年轉型特別嚴峻?!?/p>
他能不停地捕捉痛點,供應思想,并開始投資別的公眾號?!昂芏嗤顿Y界的人看我們,也覺得我們傻乎乎的,也看不懂。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就瞎著打唄。”
危險是很清楚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如果facebook 進來,可能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目前在中國區(qū)內部,至少在我的視力范圍內我看不到,所以我就不會去想它?!?/p>
說到書,他開始熱切地談起明年一二月即將出版的《騰訊傳》。
雖然他自稱從小受《三國演義》的影響,“終生喜歡大鼓齊鳴的剛烈文字,而對婉約溫潤的風格不以為然?!痹谀撤N意義上他當然習慣了殺伐決斷,但他也只能是吳國的儒將——他只含蓄地講這本書寫作時間之長,以及這本書的厚度,還有這本書與其他幾本書物理性質的不同。惟一的非物理性質的特點是,“很扎實。”還有細節(jié),“他們是靠電子郵件管理的公司。張小龍和馬化騰之間的重要交流,現在存在于電子郵件之中?!?/p>
最終,他承認在公眾號推薦了這本書?!靶Ч芎?,已經有七千本預訂出去了?!彼袁F在,“吳曉波頻道”公號無論推什么內容,后面的評論中總會有一兩個人鬧著,發(fā)一條新人看不懂的文字:
“我只問一件事,《騰訊傳》什么時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