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可
《微愛》上映那天,正是《一步之遙》腹背受敵之時。四面八方的吐槽如亂箭一般射來的時候,看過《微愛》的卻說:姜文挺住,顧長衛(wèi)這就來給你擋箭了。
從年初聽到的《微信時代的文藝愛情》,到現(xiàn)在的《微愛之漸入佳境》,老實說,無論哪個片名都讓人以為這是一部從草根網(wǎng)劇改編的大電影,跟文藝范的顧長衛(wèi),跟《孔雀》《立春》《最愛》,八桿子打不著關(guān)系。
然而走進電影院,最大的驅(qū)動力也正是:看中老年文藝導(dǎo)演顧長衛(wèi)如何“與時俱進”地拍出年輕人的時髦愛情。
一開場就是北漂男沙果(陳赫)和車模女陳西(楊穎)的“約炮”故事。要不是隨后插播了一曲崔健《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我都沒法否認(rèn)這不是新一季《愛情公寓》。幸好,“約炮”很快失敗,幾乎像在為大東家微信洗白:我們不是陌陌,今晚我們只談理想。
理想,嗯,有點顧長衛(wèi)的意思了。沙果和他的兩個朋友黃小瓜、馬呆都是北漂男,號稱“文藝三劍客”,專攻電影劇本。但是沒有背景,沒有關(guān)系,沒有拿得出手代表作的他們,更像是“文藝三賤客”。北漂的世界里,這樣的“三無”青年很多,而電影投資方代表、土豪馬大姐(王姬),就是他們的星星之火。為了讓這一星半點火熊熊燃燒起來,馬大姐要風(fēng),沙果就得給她風(fēng);馬大姐要雨,沙果就是哭也得給她哭得淚如雨下——身為電影編劇,他那一點可憐的初心,也就這么著,忽而變成喜劇片,忽而變成愛情片,忽而變成恐怖片……
導(dǎo)了十年電影的顧長衛(wèi),這次為了《微愛》玩心大起,不惜一路跟著戲里的編劇跑——沙果寫喜劇,電影就各種浮夸瘋癲;沙果寫愛情,電影又各種半夜上門給女神搟面包餃子;沙果寫恐怖,電影里居然還就真的出現(xiàn)恐怖鏡頭,把抱著“看顧長衛(wèi)文藝片”心態(tài)進場的觀眾猛然嚇個半死……兩個小時長的《微愛》,光類型就玩了四五種。
在這個中老年導(dǎo)演集體崩壞的年頭,很難講,這么玩出火的顧長衛(wèi)到底算不算崩壞。從好的一面說,他至少敢玩新的,至少放得下身段,還頗有娛樂精神地帶上老婆、朋友拼命自黑(顧長衛(wèi)演啞巴廚子,蔣雯麗演土鱉包租婆,毛阿敏演“橫店一枝花”)。從壞的一面說,他又用力過猛,像一個中年人跟著小青年去蹦迪,為了顯得自己心態(tài)年輕,跳得分外賣力,反而許多點都沒有踏準(zhǔn)節(jié)奏。論草根,《微愛》如何能跟時下泛濫的網(wǎng)劇比沒節(jié)操;論高級,《微愛》的那些悲喜小品,又不怎么高級。
撇開形式,《微愛》和顧長衛(wèi)從前的電影一樣,講的還是同一個故事:致我們終將破碎的理想——沙果的失敗背后有編劇圈無數(shù)的血淚作為原型,顧長衛(wèi)想要諷刺“貴圈”,完成度卻和當(dāng)年的港片《我要成名》差不多——所謂殘酷的真相,其實都沒有超出普通觀眾的想象。無非就是那些槍手代筆、創(chuàng)作跟著資本走、一路睡到女主角的事兒,這年頭隨便打開一個天涯爆料帖,都會看到比電影更加豐富復(fù)雜的生活。
為了勵志,為了屌絲逆襲,《微愛》甚至都不能將理想的破碎進行到底,唯一的一抹赤黑是黃小瓜跳樓自絕——但是借用一句《消失的愛人》的評語:“婚姻的牛逼之處在殺人于無形,如《革命之路》,相比之下,真的動刀動槍反而低級?!薄獙Α段邸穪碚f也是一樣:理想的牛逼之處在殺人不見血,如《孔雀》,相比之下,真的刀刀見血反而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