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厚琳
跨西伯利亞藝術節(jié)(The Trans-Siberian Art Festival)將野心勃勃地沿著富有傳奇性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繼續(xù)延伸出去。西伯利亞大鐵路是橫貫俄羅斯東西的鐵路干線,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鐵路。
在俄羅斯,一年只有兩個季節(jié):夏季和冬季。雖然提起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也被稱作“New Siberian”),人們就會聯想起令人悚然的刺骨寒流和漫天大雪。但在4月份之后,氣候就會奇跡般地變暖,接著西伯利亞的夏天就來臨了。隨之而來的是彌漫在空氣里成噸的灰塵,街道和汽車被大雪融化后留下的污泥包裹著。如果你在下午的時候外出散步,衣服的領口和袖口立馬就會沾染上灰黑色的污漬?;圩R商機的干洗店總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大肆宣傳他們的服務。
新西伯利亞市棲居于寬廣的鄂畢河(Ob River)兩岸。鄂畢河也是一條著名世界長河,吸引著大量游客,它自東南向西北流再轉北流,縱貫西伯利亞。流經新西伯利亞的鄂畢河將城市一分為二,經濟、文化重心位于河北,而河南則分布著城市的工業(yè)和制造業(yè)。整座城市充盈著蘇維埃系統(tǒng)的標識特征:質樸的混凝土材質的塔式大樓;堅毅的無處不在的列寧雕像屹立在廣場上,被冬雪銀妝素裹著;銹跡斑斑的特拉貝特汽車和拉達汽車嘎啦嘎啦地開過坑坑洼洼的后街。
然而,你千萬不要被這座城市邋遢散漫、不修邊幅的外表蒙蔽了。新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第三大著名城市,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而且擁有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俄羅斯的中心,跨西伯利亞鐵路的中點位置,火車站臺也是俄羅斯最大的。這些都讓新西伯利亞被稱為俄羅斯的經濟和文化重鎮(zhèn)。新西伯利亞有一座建立于1944年的歌劇院,是俄羅斯最大的歌劇院。歌劇院的音樂學院,隱藏在新西伯利亞市Komsomolsky大街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里,先后培養(yǎng)了兩位本土偉大的音樂家:出生于新西伯利亞的小提琴家馬克西姆·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y)和瓦汀·列賓(Vadim Repin)。他們都是小提琴大師扎克哈爾·布朗(Zakhat Bron)的得意門生。
跨西伯利亞藝術節(jié)創(chuàng)立于2014年4月,獲得了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支持,并由列賓擔任藝術總監(jiān)。列賓說,這個藝術節(jié)的初衷是邀請到國際上偉大的音樂家和本土優(yōu)秀的藝術家前往跨西伯利亞沿線的城市演出,其中包括向西二十二個小時的火車可到達的葉卡捷琳堡(Ekaterinberg),以及位于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它需要從新西伯利亞一路向東坐四天的火車。
藝術節(jié)最讓人矚目的是啟用了全新的國家級藝術中心作為主要演出場所,阿諾德·卡茨國立音樂廳(Arnold Kats State Concert Hall)以蘇聯指揮家阿諾德·卡茨命名,可同時容納一千一百名觀眾。列賓表示:“過去我們從來沒有一個合適的、優(yōu)美的音樂廳,很多年來我們的樂隊不得不在不合適的甚至不可想象的場所演出。其實這里的人們是很渴望藝術之美的,雖然城市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呈現出的嶄新和現代化符合了大多數國際標準,但其實還不夠優(yōu)美和人文。不像在意大利,當你清晨醒來時可以在充滿文化氣息的環(huán)境下享用一杯咖啡?!?/p>
列賓的角色不僅是藝術節(jié)的藝術總監(jiān),他還親自上陣,帶來激情四射、富有詩意和動情的演奏,在十三天內與不同的室內樂團和音樂家合作了九場演出,包括鋼琴家尼古萊·盧甘斯基(Nikolai Lugansky)、女高音歌唱家奧爾加·鮑羅丁娜(Olga Borodina)、西伯利亞愛樂樂團(Novosibirsk Philharmonic)和英國室內管弦樂團(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列賓還在阿諾德·卡茨國立音樂廳舉辦了演出,最受矚目的是他帶來了塔吉克斯坦作曲家本杰明·尤蘇波夫(Benjamin Yusupov)小提琴協奏曲的世界首演。除此之外,列賓還將藝術節(jié)的演出沿路展開,帶到了周邊的工業(yè)城市,先后前往了伊斯基季姆(Iskitim)和別爾茨克(Berdsk)。
在別爾茨克1960年代冷戰(zhàn)時期的文化中心,列賓和他的朋友們演出了貝多芬、普羅科菲耶夫和巴托克的室內樂,音樂廳人氣爆棚。雖然在演出期間,幾乎每個樂章都被手機鈴聲干擾,甚至在演奏巴托克的《鋼琴五重奏》時,每一樂章結束,女人們和孩子們都誤以為一曲演奏完畢,紛紛簇擁至舞臺向藝術家獻花;但是,現場所有人都如癡如醉,大家熱情滿漲,對列賓報以最響亮的掌聲,并不斷起立喝彩。對于聽眾來說,列賓代表著俄羅斯二十世紀文化黃金年代的榮耀,而這些榮耀現在再次回歸到新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