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純
中國女排擊敗東道主日本隊、第四次將世界杯冠軍的獎杯收入囊中后,怎么沒人來采訪一下我這個欣喜若狂的草根粉絲呢?如果真有人來采訪,我一定把朋友微信上說的話借過來,作為我的心里話,動情地講給大家聽:“中國女排是我們這一代最輝煌的記憶。當國力不強時,它是我們爭取榮光的載體;當國力強盛時,它是我們寄托夢想的大旗。尤其是面對日本這樣的對手,請原諒我不能不熱淚盈眶!”別說我玩笑過分,也別說我矯情十足,我們這代人確實是在女排精神激勵下成長起來的,我們的心底都珍藏著女排情結。
我了解女排是從初中開始的。我的初中體育老師是師范大學排球專業(yè)畢業(yè)生,他上體育課時經常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女排第一次奪冠的故事,還想方設法找來錄像放給我們看,在他的宣傳鼓動之下,我們對排球的興趣日漸高漲。也許是因為當年營養(yǎng)不良的緣故,我那時個子很矮,雖然通過閱讀報紙雜志對女排隊員如數(shù)家珍,但我無法加入班級排球隊。老師為了不打擊我的積極性,叫我在球隊訓練和比賽時擔任邊線裁判。雖然當不了排球隊員,可我還是打心底里喜歡排球運動,喜愛中國女排。
第一次看女排比賽直播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比賽剛好是放暑假的時候。那時我們國家剛改革開放不久,各方面條件都還很差,有黑白電視看已經不錯。為了看到直播,我和幾個同學求爺爺告奶奶,找了好幾個地方也不讓,最后由家在區(qū)政府大院的一位同學幫助,爬圍墻進入院子,才混進會議室看到直播。誰說中國人只能在小球項目上取得成績?女排向世界證明,中國大球同樣可以走向世界!看完直播后我們無比激動,聚在一起又連說帶比劃地回味了半天,那感覺比剛吃過一頓大餐還過癮。這下我們真正記住了神奇教練袁偉民,真正記住了明星球員“鐵榔頭”郎平。從那以后,中國女排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就深深地滲入了我們的心靈深處,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女排情結。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高潮與低潮的時候,中國女排的戰(zhàn)績也不例外。隨著“黃金一代”隊員的相繼退役,女排與冠軍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比賽成績不理想,并沒有影響國人對女排精神的肯定,也沒有影響大家對女排新球員的關注。作為球迷,我雖然看比賽少了,但新聞媒體上關于女排的報道,我一直關心。清楚地記得朋友有次開玩笑說,現(xiàn)在的女排比賽越來越難看了,為了自己脆弱的心靈不至于被傷得像餃子餡似的,決定今后不看了,珍愛生命,遠離女排。我對朋友說,中國女排是一支有精神的隊伍,只要年輕一代球員成熟起來,肯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又帶給我們精彩。
果不其然,當大家已經看不清“五連冠”背影的時候,中國女排用辛勤的汗水又迎來了兩連冠。特別是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女排冠軍爭奪戰(zhàn),絕地反擊贏得久別金牌,中國女排照亮不眠夜,讓我至今還心潮澎湃記憶猶新。我是凌晨3點離開單位宿舍,趕到會議室和同事們一起觀看比賽的。說實話,當時對女排能否奪得冠軍心里根本沒底,第一原因是趙蕊蕊在訓練中骨折缺賽,她在世界杯時扣球第一名、攔網(wǎng)第三名,她不能上場對中國隊的實力是重大損失,沒有蕊蕊的女排能頂?shù)米姶蟮亩砹_斯隊嗎?
一番苦戰(zhàn)后,俄羅斯隊憑借加莫娃的兩次扣球,以30比28贏得首局。同事們覺得中國隊雖然輸了,但還有希望,坐下繼續(xù)觀看。第二局比賽激烈程度不減,俄羅斯隊利用加莫娃的扣球和中國隊的失誤,以27比25贏得第二局??吹竭B失兩局,有些同事坐不住了。我覺得兩局落后沒有氣餒,應該還有希望,勸同事們靜下心來繼續(xù)觀看。連扳兩局后,姑娘們的士氣得到了極大振奮。緊張激烈的決勝局中,張越紅最后在四號位強攻一錘定音,會議室頓時沸騰了,不遠處還傳來了噼啪的鞭炮聲……
歲月似流水無聲而去,2004年距今已有11年了,通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郎平教練率領的女排又給我們帶來了奪冠的喜悅。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很多曾經時髦的東西過時了,很多曾經先進的技術落伍了,很多親密的感情都疏遠了,唯有女排精神始終沒有褪色,就像我們未曾改變的振興中華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