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
金秋十月,是板栗成熟的季節(jié)。每年的這個時候,農(nóng)村老家的孩子們總是會拿著隨手撿來的棍子,認(rèn)真地扒拉著草叢,撿拾落在地上的毛栗子,而大人們則會拿上長長的棍子“打栗子”。 一天下來,滿滿的都是收獲,別提有多高興了,吃上一顆自己勞動換來的栗子,則更添了一分美味。
栗子又名板栗、毛栗子,是殼斗科植物栗的種仁。栗子在我國的栽培歷史非常久遠(yuǎn),在陜西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里就有栗子的蹤影,《詩經(jīng)》中也有“栗在東門之外,不在園圃之間,則行道樹也”的記載。栗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保健佳品。中醫(yī)認(rèn)為,栗子味甘性溫,無毒,入脾、胃、腎經(jīng),有補(bǔ)脾健胃、強(qiáng)筋補(bǔ)腎的作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曾賦詩贊之,“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妝白玉漿”。大概的意思是說蘇轍得了腰腿病,通過山翁的秘方,每日咀嚼生栗子,慢慢咽下其汁液,竟然治好了病。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的研究發(fā)現(xiàn),栗子雖然被歸為堅果一類,但其營養(yǎng)成分卻跟薯類相似,這是因為栗子跟核桃、瓜子、榛子等漿果不同,它的淀粉含量高而油脂含量低。干栗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dá)77%,與糧谷類的75%相當(dāng);新鮮栗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有40%之多,是土豆的2.4倍。所以,雖然“吃一個栗子相當(dāng)于一碗白米飯”的傳言有些夸張,但是卻道出了栗子富含淀粉的特性,同時也表明,栗子可以為我們提供緩釋的能量。
栗子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如果在米飯中加入適量的栗子,可以彌補(bǔ)精米B族維生素缺乏的不足,對于預(yù)防口腔潰瘍、口舌生瘡有很好的作用。栗子中含有的維生素C 遠(yuǎn)遠(yuǎn)高于很多水果,適量吃栗子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有利于促進(jìn)膠原蛋白的合成,具有美容養(yǎng)顏、抗衰老的功效。
無論是藥用價值,還是營養(yǎng)價值,栗子都不可小覷,這里給大家推薦兩款栗子的健康吃法。
◆板栗核桃粥
原料:板栗50克,核桃仁50克,大米100克,鹽3克,雞粉1克。
做法:將板栗、核桃仁切成粒,大米用清水洗凈備用。在砂鍋中注入適量清水,用中火燒開,入大米,改小火煲至米開花;最后加入板栗、核桃仁,再煲20分鐘,調(diào)入鹽、雞粉,攪勻即可。
◆蜂蜜栗子糕
據(jù)《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記載,慈禧太后最愛吃栗子,御廚們?yōu)榱吮WC老佛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栗子,就將栗子磨成粉,輔以甜味作料,制成小窩窩頭,每餐必吃。
原料:熟栗子12顆,蜂蜜30克,雞蛋2個,低筋面粉130克,泡打粉適量,鹽3克,糖100克,黃油80克。
做法:1.將蜂蜜、糖、黃油放置在一個大碗中,攪拌均勻備用;2.將雞蛋在另一容器中打勻,分幾次加到步驟1.的大碗中,充分混合;3.再將面粉過篩,與泡打粉、鹽一起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4.將剝好的熟栗子切碎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5.最后放入蛋糕磨具中,烤箱預(yù)熱至180℃,烤40分鐘即可。
◆剝栗小妙招
栗子營養(yǎng)又美味,但是剝起來非常麻煩,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栗子剝皮的小妙招:在栗子的凹面中心點的位置,用拇指橫向捏一下,上面就會有一小小的口,兩手在口的兩側(cè)上下用力,外殼就會被輕松被去掉。再把去殼的栗子放進(jìn)碗中,倒入開水和鹽,蓋上蓋悶5分鐘,打開之后,栗子里面那層褐色的皮也就去掉啦。
秋意濃濃,栗味兒甚香,真想走上山坡,拿起桿子,再去體驗一下“打栗子”“撿栗子”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