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陽
摘 要: 高度信息化時代,有效獲取、傳輸與利用信息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信息技術正全面影響人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方式。因此,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能力是時代的需要,培養(yǎng)更多信息技術人才迫在眉睫,打造高效課堂勢在必行。
關鍵詞: 中學信息技術 創(chuàng)新方法 高效課堂
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不可忽視的一門學科,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現代和未來社會。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術課列入必修課范疇,在未來五至十年內中學信息技術課教學將逐步發(fā)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性學科。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根據學科特點,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是中學信息技術課所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
傳統意義上的中學信息技術課程不受重視。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是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灌輸的對象,是被動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為此,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必須在原有基礎上創(chuàng)新,打造高效課堂。
一、課前準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教師只有課前認真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真正成為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造者、組織者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與促進者,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以“教”促“學”的目的,從而打造高效課堂。(1)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充分利用教材,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分析新課標,通過鉆研新課程標準,掌握教材基本內容和教學要求,統觀全局。(2)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認識水平和個別差異。(3)針對教材和學生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習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精心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精心設計導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可以使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帶著疑惑學習新課內容,在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討論中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在學習《計算機硬件》這一節(jié)時,在導入中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1)計算機如此神秘,里面到底藏著什么寶貝?(2)學完這節(jié)課大家設想為自己配一臺電腦,如何配置呢?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帶著問題,之后老師打開電腦機箱,展示主要部件,逐個解決問題,從而很好地掌握本課內容。
三、設置問題,學生自主學習,集體討論
現在的中學《信息技術》教材在介紹軟件的使用時,大部分是結合實際例子,配合軟件窗口和彩色插圖的前提下,注重步驟的闡述,每一步敘述得都很清楚;學生當中也有一部分同學家中有電腦,對于教材中介紹的內容比較熟悉。因此,教師完全沒有必要再照本宣科。上課前教師只要先布置好上機關任務,設置問題,點撥出要講軟件部分的知識重、難點,然后可以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操作,教師的工作只是來回巡視每一名學生的操作情況。對于操作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個性問題,教師可以引導性地讓學生參考教材解決、同學間互相討論解決或借助聯機幫助;對于學生的共性問題,教師可記錄下來稍后集體討論。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綜合練習時,教師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發(fā)一篇文章,設置相關問題,如標題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連接、分段、段落調整、段落排版、調整字間距和行間距、設置打印頁面等問題,讓學生通過上機,依靠集體力量,自行討論解決任務。
四、拓寬認知,聯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當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工具軟件,拓寬知識面,聯系實際教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實際應用卻是無限發(fā)展的,軟件的開發(fā)應用日新月異,利用工具軟件解決處理實際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如圖形圖像的制作、聲音文件的處理、簡單動畫制作、網頁制作、防毒殺毒等,拓寬知識面對學生的發(fā)展能起到促進作用。
五、自我反思,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反思產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帶來發(fā)展。新課程要求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和升華,才能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提高教學質量,追求高效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不僅在課前、課中要反思總結,尤其是課后更要反思自我總結。尤其教師在一堂課上完之后,對自己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仔細分析自己上課的得失成敗,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能否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進,再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教學經驗,使以后的教學能達到最佳效果。教師不僅要自我反思,而且要提醒學生對“學”的反思。指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改進學習方法,自我評價,改正差錯,爭取進步。
總之,只要轉變教育理念,不停地探索求新,不斷反思出現的新問題,通過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動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一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