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有效操作,讓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

      2015-09-10 07:22:44劉大祥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5年9期
      關鍵詞:圓片學具動手

      劉大祥

      對于當前的小學生來說,課堂上聽過了,可能馬上又會忘記;要是自己觀察看過,也許還會明白;如若自己動手實踐去做,則會真正地理解。因此,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之一。由于教師教學理念的差異,對動手操作的理解和把握也有所不同,在多數(shù)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了微效甚至無效的現(xiàn)象,使操作探究活動流于形式,大量的課堂時間被無效操作占用。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課堂教學經(jīng)驗,與大家交流如何實現(xiàn)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操作有效性,讓課堂活起來。

      一、做好操作準備,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小學生的課堂實踐經(jīng)驗少,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差,在操作前不善于傾聽,操作后也不善于記錄結果。因此,教師在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前,首先要明確目標,使學生領會“做什么”“怎么做”。然后根據(jù)操作的需要,對操作程序及其內(nèi)在邏輯進行展示。還可以通過分步定向引導來逐步完成操作活動,讓操作活動給課堂帶來實效。

      1.課前教師應對學生的學具準備進行檢查,教師也要準備一些學具,防止有學生學具沒帶或沒帶全。

      2.在教師讓學生拿出學具之前,要規(guī)范學生的學具擺放位置。

      3.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要求學生了解操作要求,在得到老師的操作命令后動手,當老師要求停止時,學生應及時停止操作。

      4.在操作過程中不能隨意破壞別的同學的學具,收學具時要進行歸類整理,輕拿輕放,不能亂丟。

      5.操作后認真記錄操作結果,交流活動結束后先把學具放一邊,課后進行整理。

      6.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秩序,教師在操作之前要對操作過程進行預設,控制好課堂操作的時間。

      7.要求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善于觀察、認真思考、及時記錄等。

      二、創(chuàng)設有效的操作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操作情境,能快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如,教師在教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時,先讓學生用9根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3個。如果搭正方形呢?可以搭幾個?學生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只能搭2個正方形,還剩下1根小棒,這剩下的1根小棒是什么呢?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余數(shù)的概念。接下來又搭五邊形、六邊形……分別得出剩下的小棒就是他們各自的余數(shù)這一概念。得到9÷4=2……1,9÷5=1……4,9÷6=1……3。所有的新課內(nèi)容基本上都在操作中完成。

      三、結合教學重點,設計操作過程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操作方法的確定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做到過程最優(yōu)化。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由無序思維向有序思維轉變的過渡階段。在操作活動中,學生的思維隨著操作步驟的不斷發(fā)展而變化。如果操作過程中秩序混亂,學生就無法形成一條清晰的思路,更無益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更應注意學生操作的有序性,以訓練其思維的條理性。學生在結合學習重點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經(jīng)歷綜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思維的條理性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時,主要是解決個位數(shù)相加滿十進“1”的問題,這是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如教學“35+58=?”時,讓學生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小棒動手分一分:第一排擺3捆和5根,在第一排下面再擺5捆和8根,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整捆對齊,根數(shù)對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計算5根和8根相加之后的和是13根。在擺、算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應該怎么辦?學生發(fā)現(xiàn):5根和8根相加得13根,從13根里取出10根再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的下面,這時整捆是9捆、單根是3根。最后啟發(fā)學生說算理:9捆是9個10,9個10是90,與3根合起來是93。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而言,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需要發(fā)展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些不同因素,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其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進行不同層次的分解,根據(jù)需要安排操作活動,活動形式可為班級活動、分組活動、個人活動。讓這些活動在課堂上有機結合,相互補充,讓學生從簡單的低層次的學習逐漸向高層次的學習發(fā)展,以此來提高課堂操作活動的教學效率。

      四、構建思維平臺,提高實踐能力

      動手操作是學生各種感官配合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習技巧、提高應用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將動腦與動手有機地結合起來,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折一折、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親歷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另一方面為學生搭建思維平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進而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教學“相等與不相等”一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操作:

      1.擺一擺:第一行擺6個圓片,第二行擺同樣多的圓片。學生通過操作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圓片數(shù)相等,都是6個。

      2.想一想: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圓片相差4個,怎么擺?有多少種擺法?通過實際操作和小組討論,同學們得出了多種答案:①第一行添上或去掉4個,第二行不變;②第二行添上或去掉4個,第一行不變;③第一行移2個圓片到第二行或第二行移2個圓片到第一行;④第一行去掉1個,第二行添上3個;⑤第二行添上1個,第一行添上5個等。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親自體驗了認識過程,不僅掌握了“相等與不相等”這一知識點,而且感悟到了操作思考帶來的成功。這樣的學習遠比教師的主動講授要深刻得多,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更有益。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根據(jù)課程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操作活動,選擇操作內(nèi)容,一般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操作活動要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數(shù)學實踐的興趣;操作活動要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實踐性思維;操作活動要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操作活動要有助于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操作活動要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使操作活動發(fā)揮實效,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去引導,有步驟地實施,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感受到數(shù)學的無窮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國際學校)

      猜你喜歡
      圓片學具動手
      我也來動手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動手畫一畫
      童話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以低成本學具助力初中生物學教學
      用圓片擺數(shù)
      紙風車
      兒童繪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動手演示找錯因
      拼成一個圓片
      小靈通取圓片
      利用學具構造一道幾何反例圖形
      南阳市| 澎湖县| 白玉县| 若羌县| 深水埗区| 和硕县| 武山县| 龙陵县| 时尚| 土默特右旗| 葵青区| 陕西省| 鄂托克前旗| 枝江市| 慈溪市| 安新县| 金川县| 新乐市| 瑞安市| 怀仁县| 钟祥市| 苗栗市| 营山县| 綦江县| 洱源县| 芦山县| 武清区| 新沂市| 梨树县| 临江市| 高州市| 南部县| 太仆寺旗| 延津县| 台前县| 宁津县| 衡阳县| 三台县| 湛江市| 黄梅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