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英
教育的目的即使人聰慧與高尚。為了讓學生健康成長,我以愛為基石,努力在班級營造“家”的氛圍,使班級成為學生的幸福家園,培養(yǎng)高尚和聰慧的學生。
以心育愛,培育大愛情懷的人
在“愛”中讓學生理解愛。要培養(yǎng)有愛心的人,首先應該讓學生感受到愛給人的心靈帶來的美好。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為此,我召開了異性交往、認識自我價值、學會溝通等心理主題班會。為了能夠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我鼓勵學生寫“心語日記”,我通過留下“心理贈言”與學生展開對話,進行溝通?!靶恼Z日記”“心語贈言”搭起了師生之間愛的橋梁,讓學生感受到了愛、尊重和信任。
細心指導讓學生學會愛。“心語沙龍”是我針對具體目標組織的心靈溝通的活動。我教過一個寄宿班,這個班男孩子很多,我發(fā)現他們的個性很強,都覺得自己像個男子漢,而他們并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男子漢。于是,我在班里召開了“如何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的沙龍活動。我對大家說:“一味地爭強好勝不是男子漢,男子漢的心中要有一種大愛。我希望全班同學都應該有男子漢的涵養(yǎng)與風度、寬容與氣度,所謂好男兒擁有一片天,好男兒能撐起一片天。”說完后,班里沉默良久,不約而同響起熱烈的掌聲。
在愛的傳遞中培養(yǎng)學生大愛情懷。作為班主任,我把愛的種子根植在每個學生心中,并讓學生把愛傳遞出去。我發(fā)起了“心育行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將愛傳遞到社會。我們相繼組織了環(huán)保宣傳、社區(qū)服務、學雷鋒、義賣等志愿者行動,以及植樹節(jié)、向PM2.5宣戰(zhàn)、如何節(jié)水節(jié)電等社會實踐活動,還有為失學兒童獻愛心,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等活動。
慧眼識人,激發(fā)每個孩子的成長潛能
文化活動,成就夢想的基石。學生們寫小說、詩歌、劇本等,還編輯制作了《班級作文報——足跡》。短短一個學期,我們的《足跡》已出版了二十多期,同學們的寫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學的作品發(fā)表在各大刊物上,春蕾杯、葉圣陶杯、創(chuàng)新杯等各大比賽的一等獎都成為我們囊中之物。
張揚個性,編織夢想的翅膀。每個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座右銘,每個人都有展示個性的自編書,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我還為學生成立了“夢想”俱樂部,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個性的舞臺。孩子們各有各的興趣,有的是折紙專家,有的是集郵愛好者,有的是旅行家……大家都爭著施展自己的才能,為自己的夢想插上了美麗的翅膀。
創(chuàng)設活動,為實現夢想助力。我曾帶家長和學生去安徽參觀位于黃山的“惠文希望小學”,開展了長期的“手拉手”活動,并定期前往義務支教。我們還邀請各科教師與我們一起過生日、打雪仗、體驗農村生活……
搭設平臺,讓夢想展翅高飛。我為學生搭設各種展示的平臺,如每學期一次的“課本劇”表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鍛煉了各種能力。新聞播報與每日格言天天進行,既提高了學生對熱點新聞的捕捉能力,又拓展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力。學生們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朝著夢想一步步前進。
幸福來自于我自身的成長,來自于學生們的成長,更來自于我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體會到的快樂。我用愛鞏固成長的基石,培養(yǎng)高尚聰慧的學生,為幫助學生營造成長的幸福家園而不斷努力著。
欄目編輯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