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國家公祭日
我們怎能忘卻77年前的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占領上海。在這之前的三個月里,日軍與中國軍隊在黃浦江畔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戰(zhàn),這就是有名的淞滬戰(zhàn)役。在此次戰(zhàn)役中,中國軍隊陣亡25萬余人,日軍陣亡8萬余人,此役激烈異常,最后以日本軍隊取勝告終。
淞滬戰(zhàn)役之后的一個月,日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向中國當時的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進入南京城。進城的日軍,以其占領者的優(yōu)越感,在隨后的幾個星期里,殘暴地屠殺已經放下武器的中國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達30余萬人,在中國人心頭和中華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難愈合的傷痛……
30萬人是個什么概念?
科學這樣告訴我: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液大約為4800毫升。30萬人的血液,應該約有1500噸!如果用10噸的車裝運這些血,則需要150輛車。150輛車組成的車隊,可謂浩浩蕩蕩,見首不見尾。如果將1500噸的血,注入一根小管子內讓其自然流淌,則需要數月時間方能流盡,流經的長度可以延綿幾百公里。
科學還這樣告訴我:一個人在絕望的時候所發(fā)出的聲音為15000赫茲。30萬人若同時發(fā)出絕命的怒嚎,則產生的巨大震撼力超過八級地震,能將20層高的摩天大樓推倒……
呵,我苦難的30萬同胞,當年你們就是這樣被一群野蠻的異國侵略者斷頭割喉、百般躪蹂甚至身首分離而亡……這是多么悲慘而殘暴的一幕!
距日軍在南京實施大屠殺到今天,已經整整77年。
77年后的2014年春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作出一項決定:將每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開始在南京大屠殺之日,確立為“國家公祭日”。
這個“國家公祭日”來得好晚呵!但它畢竟來了。
拼爹資本主義重現?
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描寫得再清楚不過了。拉斯蒂涅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年輕貴族,從外省來巴黎學習法律。陰暗角色伏脫冷打算引誘拉斯蒂涅殺人,好去染指一大筆遺產。在此之前,伏脫冷給拉斯蒂涅上了一堂極其可怕的課,詳細講述當時法國社會年輕人可能面臨的各種不同命運,結論非常清楚:即使他在班里名列前茅,歷經許多委曲求全,很快進入光彩照人的法律生涯,他依然只能靠平庸的收入生活,沒有指望真正成為大富大貴。
對比之下,伏脫冷向拉斯蒂涅建議的成功策略的確更加有效。年輕的維多莉小姐也住在公寓里,眼里只有英俊的拉斯蒂涅。娶了她,馬上就可以染指100萬法郎的遺產。他可以在20歲時就拿到每年5萬法郎的收入,馬上達到他夢寐以求的檢察官薪水的10倍,而要當上檢察官,還得10年以后。這筆收入也相當于當時巴黎最富有律師50歲時的收入,可當律師還得靠幾十年的刻苦努力和陰謀詭計。
誠然,勞動收入也不總能得到公平分配,但把這個社會正義問題簡化成是勞動收入重要還是遺產收入重要也是有失公允的。雖然如此,民主現代性的基礎是認為源于個人天賦和勤奮的不平等比其他不平等更合乎情理,或者至少我們希望向這個方向發(fā)展。
其實,伏脫冷的教導在20世紀的歐洲一定程度上不再管用了,至少一段時間是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的幾十年里,繼承來的財富不再重要,并且也許是歷史上第一次,工作和學習成為出人頭地的最可靠路徑。今天,多數人依然相信,自伏脫冷教導拉斯蒂涅以來,世界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依靠學習、工作和職業(yè)成功不僅更加道德,也更有錢可賺。
在多大程度上,勞動收入與遺產收入的相對關系已經轉變?如果人們認為這種轉變發(fā)生了,那么他到底為什么發(fā)生,還會被逆轉嗎?
新書速遞
《全面深化改革》
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輯
外文出版社 2014年12月版
《全面深化改革》外文版近日由外文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包括英、法、西班牙、日、俄、阿拉伯文版共6種文字。該書內容摘自習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間的講話、演講、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獻,其中部分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fā)表。這將幫助外國讀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目標、任務、意義及影響。
《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 編著
人民出版社 2014年12月版
《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基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經濟新常態(tài)”的重要論述,分別從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下的新挑戰(zhàn)與新機遇、新特征與新趨勢、新理念與新思維、新動力與新舉措等角度,闡釋新常態(tài)的背景、特點、理念與措施等相關問題。本書針對當前重點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對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期如何適應新常態(tài)提出了具體的改革路徑。
暢銷推薦
《中國近代的財與兵》
劉剛、李冬君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年10月版
中國傳統(tǒng)所謂“政權”,到頭來,只是財權與兵權。本書中,作者提出這樣一種新的近代史解讀視角,首次從兵權、財權角度看近代史。作者認為,自宋、明、清至于民國,紛繁百態(tài)無外乎地方兵權、財權與國家兵權、財權的博弈。除了視角新穎,本書中的許多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比如,地緣政治,中國古已有之,發(fā)展出五條地理線,推進歷史發(fā)展。
《新疆詞典》(增訂版)
沈葦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4年10月版
觸摸一個豐富的、詩意的、立體的新疆,一位移民作家的邊疆寶典,歷時十年的跨文體力作,亞洲腹地的“精神地理”。沈葦編著的《新疆詞典》內容包括《天山》、《十二木卡姆》、《二道橋》、《驢》等數十篇散文作品,記錄了有關新疆的比較完整和統(tǒng)一的主題,以詞與物的形式結構了一個濃縮的新疆、一份精致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