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勝
宜昌天問教育集團小學部校長,宜昌點軍小學校長,宜昌青島路小學校長,2014年度“中國課改杰出校長”。
(責任編輯 周 ?。?/p>
如何將服務的種子植入學生心田?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學校都要進行學生會和班隊干部競選。學生們戲稱這個競選為“美國總統(tǒng)選舉”。
以學生會選舉為例:學校事先公布競選崗位和職數(shù),從大隊長到宿管部,所有職務都公開競選;學生與父母、親朋好友協(xié)商后,先自主申報崗位;接著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競選海報和擬就競選演講稿,海報張貼在顯眼位置展示一周;學校再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參選學生進入每一個班級發(fā)表演說,宣告競選成功后的施政方案;游說演講之后,接受全校學生的現(xiàn)場提問;然后由全校學生投票表決,得票高者競選成功;最后在就任儀式上,當選學生不僅要面向全校師生發(fā)表施政演說,還要作出莊嚴承諾,并以宣言的形式張貼在公示欄。
每年的大選,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參與整個過程,競爭激烈且有序。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當官”更多的是責任,要為“民”服務。
為什么每年都要組織競選呢?因為學校規(guī)定:學生干部每學年度都要更換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目的是為了讓更多學生得到鍛煉機會。因此每年有大批學生成功,也有大批學生失意。有的學生屢戰(zhàn)屢敗,每次都要總結一番;而有的學生則一鳴驚人,從此改變了生活態(tài)度,由對什么也不關心到“熱心腸”,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但有一點確鑿無疑,在經(jīng)歷競選的過程中,學生們積累了經(jīng)驗,豐富了人生體驗,這是不可小視的收獲。每學年更換干部,讓學生們在“干部”與“群眾”的角色互換中,也體會著“管”與“被管”的不同,培育發(fā)展著學生的同理心。
其實,當初我們擔心家長有眾多“干預”,甚至可能有學生會情緒失控,事實證明我們多慮了,也低估了學生的承受能力。當然,這也與我們的廣泛宣傳和正面引導不無關系。
學生干部輪流做真的公平嗎?
按慣例,學生會退下來的“老干部”,要對新上任的干部進行培訓和幫扶。晶負責指導某一團隊,可在指導了兩次后就難覓身影了。晶道出實情:“太小兒科了,沒挑戰(zhàn)?!睆奈乃嚥块L“退”下來的晶,打心眼里瞧不上這活,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平臺。
每年更換學生干部,初衷是給更多的學生機會,給每個學生搭建成長平臺。但是,晶的案例值得反思:為了公平,讓更多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管理,卻剝奪了更適合做管理的那部分學生的機會。讓適合做管理的學生多些機會,能力勢必成長更快,對社會貢獻可能更大?,F(xiàn)在為了照顧其他學生,是不是造成新的不公平呢?
雖然我們也成立了“老干部指導團”,以老帶新,但畢竟不是親自實踐。如何抉擇?經(jīng)過討論,我們達成共識:小學階段的目標是讓學生經(jīng)歷更多的角色體驗,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自己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在“做好”與“發(fā)現(xiàn)自己適合做什么”之間,更在意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奮點在哪里。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目標,就好比裝上了一個發(fā)動機,可以自主前行。因此我們還是堅持干部輪流擔任。
管理學上有一句話:管理的藝術就是在不使人們變成經(jīng)理的前提下提升他們(比爾·蓋茨)。能否讓晶在不再擔任部長的前提下,也同樣發(fā)展她的能力?
于是,我們大力提倡建設學生自主社團,引導像晶這樣的學生根據(jù)個人特長,組建并經(jīng)營自己的社團。社團不是“行政”組織,更需要個人魅力,能更好地鍛煉組織能力和領導力。當然,學生畢竟是學生,最初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這便是教師存在的價值。[■][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