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白蓮
唐代飲茶之風遍及民間,成為時尚。茶與詩結(jié)下不解之緣,品茗飲茶、在茶香彌漫中吟詩填詞,茶成為詩人寄托情感、尋求心靈慰藉、感悟人生真諦的摯友。
詩仙李白見禪師常飲“仙人掌茶”,年逾八十卻“面若桃花”,鶴發(fā)童顏,情不自禁對茶唱出了贊歌:“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保ā洞鹱逯渡墟谫浻袢扇苏撇璨⑿颉罚┰娋淅寺h逸、讀來若聞氤氳仙氣,別有一番神韻在,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zhì)和功效都作了詳盡的描述,表達了他對茶的贊譽和向往。
詩王白居易對茶懷有濃厚的興味,寫下很多詠茶的詩篇,如《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yīng)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卑盐娜四推凡瓒穭俚氖r、茶興詩興齊發(fā)描寫得淋漓盡致。詩人的愛茶另有一種高遠的精神寄托,其茶詩或與閑適相伴、或與傷感為伍,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水澆開其胸中的塊壘,他自己總結(jié)為“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食后》)寫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情趣。他在《何處堪避暑》中寫道:“游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從心到百骸,無一不自由”,“雖被世間笑,終無身外憂”。以茶陶冶性情、欲從憂憤中尋求一條新路來。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聞名于世,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他的茶詩《六羨歌》:“不羨黃金,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痹妼懥肆鶄€“羨”字,其中四個“不羨”,一個“千羨”一個“萬羨”?!包S金”、“白玉杯”是人世間的寶物,然而,陸羽不羨慕這些,而愿意過著清淡樸素的生活。陸羽不愿從政當官。“朝入省”,“暮入臺”,“省”、“臺”即從政當官之意。 陸羽不羨金銀財寶、高官厚祿,唯有羨慕西江水泡的茶,足見一個茶人的情懷,也恰好詮釋了茶的文化底蘊。
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飲茶詩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痹娙艘耘疟染浞?,從一碗到七碗,寫得瀟灑浪漫,不同凡響。讀此詩如吮香茶,體察到品茗者神清氣爽、飄飄欲仙的神情。盧仝也因此被人稱為“茶癡”,贏得茶界“亞圣”之譽。這“七碗茶”把飲茶時的心境逐漸空靈、漸入佳境,最后飄逸欲仙的深切感受,幾乎推到了極致。
元稹的寶塔詩《茶》是一首風格獨特、對仗工整的吟茶詩: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zhuǎn)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此詩是元稹等人歡送白居易以太子賓客身份去洛陽的送別詩,白居易以“詩”為題寫一首,元稹以“茶”為題回贈此詩。此詩妙趣橫生,描寫上有動人的芬芳:香葉;有楚楚的形態(tài):嫩芽、曲塵花;還有生動的色彩:“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痹姀牟璧谋拘哉f到了人們對茶的喜愛,從茶的煎煮說到了人們的飲茶習俗,就茶的功用說到了茶能提神醒酒。前三句極贊茶質(zhì)優(yōu)異,暗喻白品質(zhì)高尚;四、五句寫茶受詩客與僧家愛慕,實言好友之間的深情厚誼;結(jié)尾夸茶“洗盡古今人不倦”的功效,比喻有好茶為伴、摯友送行,還有什么煩憂呢?元稹以此勸慰白樂天,表達了兩位詩人之間如茶高潔的友誼,堪稱啜英咀華的傳世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