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技術為槳 人文為舵

      2015-09-10 11:35:07佘麗萍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5年5期
      關鍵詞:人文教育信息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佘麗萍

      摘 要:技術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是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技術教育,也要重視人文教育,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技術為槳,人文為舵,只有將技術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才能培養(yǎng)出能利用技術造福自身和社會的人才。文章聯系教學實踐,主要闡述了人文教育的內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途徑作了探索。

      關鍵詞:人文教育;人文素養(yǎng);技術教育;信息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5)10-0055-03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03版)明確提出: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目標為“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融合”。這就要求廣大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只從技術層面去理解和指導教學,還要挖掘技術背后蘊含的人文特征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良好信息素養(yǎng)的公民。

      一、人文教育的內涵

      人文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性教育,它是以個體的心性完善為最高目標,以個人發(fā)展需要為標準的非功利性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體現在四個方面,在心理層面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個性的人;在思維層面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思維能動性的人;在倫理層面要培養(yǎng)學生成為向善的人;在審美層面使其成為有境界的人。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滲透人文教育,就是要挖掘技術背后蘊含的人文特征,利用和創(chuàng)設條件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促使學生心性完善,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技術使用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并體現出人對信息技術的主導能動作用。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家庭電腦的普及以及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高一新生的操作技能不斷提高,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質卻令人堪憂。有的學生打開電腦就找游戲,有的學生到了機房就要插網線上網,有的學生喜歡在論壇上亂說一通甚至打“口水戰(zhàn)”,有的學生喜歡將人像圖片PS得“慘不忍睹”。近年來的開學第一堂課筆者都會調查學生“網絡使用”情況,發(fā)現高一新生中的“網迷”、“網奴”還真不少,他們上網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打網絡游戲、看八卦新聞和QQ聊天,很少利用網絡查找學習資料。

      楊叔子曾經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沒有人文精神,不打就垮。由此可見,技術與人文精神同樣重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要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技能,還要讓學生了解信息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倫理與法規(guī),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讓學生既懂技術,又能合理、健康、安全地應用技術。而只有那些既有人文精神又有技術技能的人才可能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科學技術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發(fā)展是現代教育的理性選擇。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途徑

      1.提高認識,重視人文教育

      首先,教師要認識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讓學生順利通過信息技術學業(yè)水平測試,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良好信息素養(yǎng)的公民。

      其次,教師要認識到技術教育與人文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技術教育為人文教育提供基本信息技術素養(yǎng)支持,讓學生在獲取信息、加工信息、表達和交流信息的過程中輕松地、自然地提升人文素養(yǎng)。人文教育反過來又為技術的合理使用提供必要的人文素養(yǎng)保證,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兩者在信息技術課中完全能夠做到和諧發(fā)展。

      再次,教師要加強學習與研究,提高自身對人文教育的認識,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是指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日?;顒又畜w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yǎng)。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求教師除了精通本學科知識外,還要了解教育學、心理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的知識,對社會問題有高度的敏感度,善于對課堂教學、對自我和學生的思想及行為進行反思。當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人文魅力后,才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有意識地實施人文教育。

      2.精心設計,蘊含人文素養(yǎng)

      教學設計對課堂教學起著先導作用,決定著教學的方向。信息技術課堂中要滲透人文教育,那在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人文因素。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與人文教育相關的主題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充滿人文色彩的情境中去學習技術。這樣,一方面使得教學中有個“凝聚點”,教學內容不會松散;另一方面,學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要本著“技術、人文、生活”三位一體的理念,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主題開展教學。筆者在設計“網頁制作”內容時,設計以“家鄉(xiāng)美”為主題展開教學。請學生查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美食美景,制作網站,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學生在提高網頁制作水平的同時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在設計“音頻信息加工”內容時,設計了“感恩”的主題。請學生先錄制“父母的心聲”、“我的心里話”,并查找合適的背景音樂,然后引導學生將相關音頻進行加工、合成。讓學生再一次感受父母對自己沉甸甸的愛并懂得感恩,也讓父母感受到孩子對他們的孝與愛。

      其次,教師要挖掘教材、案例、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比如在設計“IP地址”內容時,課文提及全球IP地址短缺以及分配不平衡的問題,教師就可以一方面引導學生樹立節(jié)約資源、合理使用資源的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民族的危機感,從而促使其努力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網絡技術進步做貢獻。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知識,創(chuàng)作有人文精神內涵的作品,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提高人文素養(yǎng)。在設計“文本信息加工”作業(yè)時,可以讓學生制作“傳統(tǒng)節(jié)日”小報并進行作品交流。一方面提高學生word應用水平,另一方面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習俗和意義,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以及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再次,教師要精心設計課件。人文教育要求在審美層面使學生成為有境界的人,因此,教師就要讓學生更多地感受與體驗美,進而去創(chuàng)造美的作品。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要注重美感。小到PPT課件,大到專題網站,都要用心制作,做到色彩協調,布局合理,讓人賞心悅目,并使之蘊含人文素養(yǎng)。

      3.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首先,信息技術課堂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充滿人文情懷的氛圍。教師要尊重、理解學生,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并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多巡視,了解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予以幫助。教師的語言要凝聚對學生的愛與期望,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提出由衷的表揚,而學生有困難時要激勵并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教師要鼓勵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從而促成他們親密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教師還應從一些小的細節(jié)給學生以人文關懷。比如,在機房門口放幾張凳子,學生可以坐著穿鞋套,下雨天也可以放雨具。學生身體不舒服時,多去關心、幫助他。充滿人文情懷的氛圍有助于學生愉快、高效地學習科學技術,并有助于其成為向善的人。

      其次,教師要堅持人文性原則,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把科學與人文很好地融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則作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教學中可以采用對話式教學,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吸納他人的正確意見,達到學習的目的。采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體驗知識獲得的一般過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產生情感,發(fā)展能力。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激活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并能對知識進行有效遷移。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強化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組內同伴學習進展的關心,讓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交流,共同進步。采用探究式教學,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靈活采用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成為有思維能動性的人。

      再次,教師要抓住點滴細節(jié),捕獲人文教育時機。面對課堂中的各種偶發(fā)情況,教師要沉著應對,找準切入點,因勢利導,捕獲人文教育的時機。有一次筆者在講“利用Photoshop進行圖片處理”時,有幾個學生在下面哈哈大笑。筆者不動聲色地過去一看,原來是某學生將一男明星照片“PS”得“男變女”了,周圍同學跟著起哄。筆者問那名學生:假如別人將你PS得面目全非,你的感覺怎樣?那名學生低下了頭。接下來筆者又以網絡上“小沈陽被PS成車禍死亡”的案例講給大家聽,學生們知道了要尊重別人的肖像權,將別人的照片進行“惡搞”屬于違法行為。

      最后筆者展示了幾組PS美化前后的對比圖片,引導學生們用技術去創(chuàng)造美。

      4.科學評價,落實人文教育

      信息技術課堂評價標準應具有導向性。信息技術教師不能將“技術和技能掌握情況”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還應檢驗學生們“怎樣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和“用信息技術工具干什么”。在評價標準中包含對中學生人文素質的成長評價,能促使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將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評價內容全面化。學習評價的內容要結合三維目標,充分體現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課程目標。除了要評價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協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個別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很高,但上機不穿鞋套,在機房里吃東西,搞惡作劇,不愿幫助他人甚至嘲諷他人,那么就可以給他“差評”。給他一兩次“差評”后,他就會有所覺悟,有所改善。

      其次,評價形式多樣化。筆者除了采用筆試和上機測試形式了解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外,還結合“課堂觀測表”、“學生個人成長記錄袋”等途徑記錄學生課堂行為表現和認知狀態(tài),及時、動態(tài)地記錄學生的技術水平和人文表現。

      再次,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起到主導作用,同時要引導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開展自我反思和評價有助于其更好地發(fā)現自我在學習、人文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自我覺悟和修正。同學之間的互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另外,教師還可根據評價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讓家長參與評價,了解學生在校外使用信息技術的情況。來自不同評價者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

      技術為槳,人文為舵,技術之槳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動力,而人文之舵指揮著個體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應該將人文教育滲透到信息技術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技術掌握在具有人文素養(yǎng)的群體手中并利用技術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顧富金.信息技術課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0).

      [2]李婷,王愛勝.技術教育中的人文當側重什么[J].信息技術教育,2008,(2).

      [3]羅蘭.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情感教學策略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4]何克抗,林君芬,張文蘭.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時偉,薛天祥.論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編輯:郭桂真)

      猜你喜歡
      人文教育信息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求知導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09:14
      關于導學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3:12
      “通信系統(tǒng)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03:36
      技工院校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高校人文素養(yǎng)教育勢在必行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3:04:14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yǎng)通識課
      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9:10:14
      基于自我意識喚醒下醫(yī)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途徑研究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惠州市| 兴文县| 云霄县| 时尚| 靖边县| 连云港市| 桃园市| 光山县| 呈贡县| 广西| 水富县| 延川县| 民丰县| 广西| 太谷县| 宜良县| 伊宁市| 同心县| 定边县| 秀山| 黄平县| 五华县| 阿坝县| 秀山| 呼图壁县| 长宁区| 彭水| 特克斯县| 东安县| 绵阳市| 隆子县| 五莲县| 石楼县| 沐川县| 景德镇市| 新宁县| 贡山| 永顺县| 漠河县| 丰顺县| 林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