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作業(yè)呢?寫好了嗎?”
“沒~有~”
這時候,家長難免心頭無名火起:“還沒寫完?快去寫呀!”
“好吧——”毛毛蟲處于冬眠狀態(tài),尾音愈拉愈長,身體動也不動。
終于,在你忍無可忍后,孩子百般不愿地進到書房,開始與作業(yè)長期抗戰(zhàn)。
等到華燈初上,你已整治妥當一桌美味佳肴,進到書房看看孩子,作業(yè)寫了多少?
“嗯~嗯~”孩子支支吾吾,連正眼都不敢瞧你一眼,你將作業(yè)本拿來一看:天哪,四項作業(yè)只寫了兩項,還是錯字連篇……
每天,都要和孩子這樣奮戰(zhàn)嗎?如果孩子不能自動自發(fā)寫作業(yè),親子相處只剩下作業(yè)的拉鋸戰(zhàn),親子關系怎么和諧呢?別傷腦筋,我們來想想方法。
如果你家孩子現(xiàn)在還是低年級,恭喜你,要好好把握。趁這幾年的黃金時光,孩子的功課量還不重,你可以好好籌備一個“親子甜蜜時光”計劃。
孩子放學回家,招呼他,洗個手,弄盤水果、點心,陪他坐下來看看功課是什么。你的笑容要甜美,點心要好吃,更重要的是,讀書寫字的氛圍要足夠,讓孩子明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功課。
書房最好有窗,光線要明亮;寫功課時,放點輕柔音樂;書桌上,只留下作業(yè);書架上,擺滿孩子愛讀的書。
低年級孩子的功課不多,很快就能寫完。即使五分鐘完成作業(yè),你最好再揀本好書讀給他聽,盡量讓孩子維持回家有三十分鐘坐在書桌前的習慣。
遇到不懂的功課,陪著孩子找工具書,和他討論??偠灾?,在孩子習慣養(yǎng)成前,你得讓他練習“遇到困難時,我可以得到哪些幫助”的方法。
愈早陪讀,孩子愈早養(yǎng)成自己寫功課的習慣;愈早下工夫,他長大后依賴你的機會就愈少。習慣養(yǎng)成階段,你要辛苦一點,等孩子建立好習慣,態(tài)度對了,你就會很輕松了。
就像希臘神話薛西弗斯的巨石一樣,孩子的作業(yè)天天都有,無法逃避;不同的是,薛西弗斯的巨石是為了懲罰他,老師們出的作業(yè)卻蘊藏了希望孩子能溫習、預習功課的目的。
孩子小,往往還不懂得把握時間(也可能是還不懂什么是時間),這時可以運用定時器來幫忙。每個孩子專注的時間不一樣,借助定時器,可以幫孩子了解:只要專心做一件事,事情就能很快做完。
第一次用定時器,可以先幫孩子測一次時間,這樣就有了依據(jù)。家長可以把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切割成兩三個“小節(jié)”,節(jié)與節(jié)間,休息一下。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適度拉長節(jié)的時間,略減休息時間。
利用定時器,先要求孩子專心寫功課,再要求他全都要寫對,最后才要求他把作業(yè)寫得又快又好,循序漸進。有了定時器,就不必一直守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在時限內,完成該做的事,習慣養(yǎng)成后,再讓定時器退隱江湖吧!
寫作業(yè),是孩子的責任,父母愈把作業(yè)放嘴上,孩子愈不把它放心上。想讓孩子自動自發(fā)完成功課,先決條件就是──那是孩子的責任,不是父母的。父母愈早勇于放手,孩子愈早把責任扛在身上。
所謂的放手,并不是放任,家長是孩子背后支持的力量,當他山重水復疑無路時,父母就是柳暗花明那一村。鼓勵孩子勇敢去沉思,去練習,想方法自己解決。
當然,你也應該讓孩子記下來,把不會做、做了有疑問、想了卻找不到方法的作業(yè),帶到學校去找同學或老師。我就要求我們班同學:回家做習題,遇到不會的地方,一定要把推想過程記錄下來,雖然一時沒想到方法,可是動過腦了,隔天找老師,大家再一起找出答案來。
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利用做功課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管道與方法。這種能力,會陪他一輩子的。
萬一孩子每回寫功課,都寫到很晚很晚,怎么辦?別怕呀,偶爾晚睡不是你的錯,他自己拖拖拉拉,隔天就得接受整天沒精神的懲罰;他作業(yè)亂寫,隔天老師自然會處罰他。這叫做自然懲罰法,除非他天天如此,否則偶爾讓老師替你教教孩子,這不就是我們送孩子去學校的目的嗎?
大人上班累,孩子上課也累呀,家長要有同理心,告訴孩子,你是站他這邊的。像我都告訴女兒,爸爸小時候也超討厭寫作業(yè)的。
誰都希望自家孩子每天回家自動自發(fā)拿出作業(yè),寫得快又好,寫完還自動彈琴,拉小提琴,閑暇還能跳芭蕾,背弟子規(guī)……但這不是現(xiàn)實,是夢想。
很少有孩子喜歡寫作業(yè)的。試想一個畫面,上了一天課的孩子放學后,背著沉重的書包,趕場上各種才藝、輔導班,回家還要寫作業(yè),你覺得孩子快樂得起來嗎?何不卸下大人的面具,帶著童心,反省一下孩子的各種額外作業(yè):
英文重要嗎?鋼琴重要嗎?美術重要嗎?這些額外的學習,有幾項出于孩子的自由意愿;有哪幾項是鄰居有,同學有,好像我們家也非有不可的?
為了孩子的快樂童年,勇敢砍掉幾個吧!想讓孩子快樂上學,快樂練習,那就應該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肯為它流汗苦練,衣帶漸寬終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