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是健康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研究參考相關研究成果,試圖開發(fā)編制一份適合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量表。首先通過文獻法、訪談法編制了51個題項,在開放教育學生群體中進行試測。然后經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和驗證性因素分析,保留了37個題項。最后經過檢驗,證明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作為測評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工具。
【關鍵詞】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表編制
【中圖分類號】 G4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458x(2015)03—0046—04
一、問題的提出
需求“是有機體內部的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tài),是指個體當前的心理狀態(tài)和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之間的不平衡引起的狀態(tài)”。[1]心理健康“即個體內部協(xié)調與外部適應相統(tǒng)一的良好狀態(tài),其本質特征是個體主導其生命的活動的有效性”。[2]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就是與心理健康服務密切相關的各種需求?!靶睦斫】捣招枨笤u定不同于一般的測定,它不是對已有效果的評價,不屬于形成性評價,而是著眼于個人和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發(fā)展,為將要達到的心理健康目標進行評定和規(guī)劃,是一種發(fā)展性評價?!盵3]
目前,已有學者針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展開了研究,其對象涉及學生、企業(yè)人員、外來務工者、部隊官兵等,其調查范圍覆蓋城鎮(zhèn)、農村、沿海大城市和西部民族地區(qū)等。在現(xiàn)有的研究中,問卷調查成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何心展等人編制的《心理健康觀念及需求問卷》[4]、劉影等人編制的《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問卷》[5]、李珂珂等人編制的《重慶市民心理服務需求問卷》[6]、李瓊等人編制的《農民工心理健康服務需要問卷》[7]、黃希庭等人編制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要問卷》[8]等。眾多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群體對于心理健康服務均有較高程度的需求,但并非所有調查對象都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服務;不同群體對于服務內容的需求有較大差異;大部分對象在遇到心理健康需求時,傾向于向家人、朋友、同學等非專業(yè)人士求助。
然而,目前尚未有學者對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展開研究。有調查顯示,開放教育學生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學習能力、職業(yè)壓力等方面的確存在一定困擾[9],對心理健康服務有一定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擬在借鑒現(xiàn)有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一份適合開放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問卷,以此豐富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研究。
二、問卷編制與施測
1. 收集原始資料
以“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務”和“需要什么樣的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題,開展訪談。訪談選取了上海開放大學系統(tǒng)在校生20人,提前告知訪談主題,征求其同意后進行集中訪談,并告知其訪談內容不涉及隱私及社會評價,內容會嚴格保密。訪談提綱包括:① 您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務?② 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務?③ 您希望接受什么樣的機構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④ 您希望誰來為您提供心理健康服務?⑤ 您希望通過什么方式、途徑接受心理健康服務?⑥ 您認為哪些因素讓您對心理健康服務產生懷疑?
2. 編制問卷題項
對訪談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篩選出七個部分,分別是“服務意愿”“服務人員”“服務機構”“服務內容”“服務途徑”“服務性質”“影響因素”,擬定了56個題項。問卷編制好后,邀請專家及心理學專業(yè)研究生進行評議,對部分題項進行刪減和增補,尤其對“服務內容”進行了較大改動。最后篩選出51個項目,編制成了封閉式的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問卷。問卷采用Likert 5點法記分,按照“毫無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較需要”“非常需要”的強度進行排列。
3. 問卷施測
選取上海開放大學系統(tǒng)在校學生,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問卷發(fā)放,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37份,回收率為87.4%。其中男生176份,女生261份,平均年齡26歲,涉及文學、管理學、工學、醫(yī)學等專業(yè)。
4. 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19.0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轉采用最大變異正交旋轉。采用AMOS17.0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三、量表結構分析
1. 項目分析
對51個題項從低分到高分進行排列,將得分位于前27%的被試歸為低分組,得分位于最后27%的被試歸為高分組,再對每個題項逐個進行項目分析,求出每個題項的臨界比率值(CR值),發(fā)現(xiàn)每題的CR值均達到0.001的顯著性水平,說明題項具有一定鑒別力和區(qū)分度。分析題項與總分的相關性,各題項與總分的相關性在0.515~0.801之間,說明各題項與總分均呈現(xiàn)中高強度相關,符合項目分析標準。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KOMO的適當性考察中,分析得出KMO值為0.964;Bartlett’s球形檢驗的X2值為23446.996(自由度為1275),P值達到0.001顯著性水平;相關矩陣中,取樣適當性量數(shù)(MSA)在0.931~0.995之間,說明該問卷適合進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不設定因子數(shù),進行最大變異正交旋轉。根據(jù)因素結構的碎石圖,結合特征根和構想假設,經過幾次探索,最終確定37個題項,六大因子,總解釋率達76.366%,其題項、特征根、共同度以及負荷值見表1。
表1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
[題項及因素\&負荷值\&共同度\&因素一:需求影響因素(特征值:6.313,解釋率:17.062%)\&個人心理咨詢意識的開放度\&0.849\&0.889\&解決問題的有效性\&0.838\&0.881\&費用承受度\&0.831\&0.873\&個人時間和精力\&0.826\&0.854\&服務的便利性\&0.821\&0.855\&安全保密性\&0.806\&0.791\&社會輿論壓力\&0.787\&0.798\&因素二:需求服務內容(特征值:5.866,解釋率:15.854%)\&人際關系問題\&0.820\&0.783\&學業(yè)問題\&0.818\&0.779\&擇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問題\&0.815\&0.791\&自身管理問題\&0.746\&0.758\&戀愛婚姻問題\&0.734\&0.736\&子女教育問題\&0.657\&0.591\&心理保健知識\&0.626\&0.694\&精神疾病預防\&0.499\&0.601\&因素三:需求服務途徑(特征值:4.747,解釋率:12.830%)\&電話咨詢\&0.793\&0.839\&網(wǎng)絡服務\&0.788\&0.809\&團體輔導\&0.768\&0.809\&書信咨詢\&0.745\&0.764\&科普宣傳\&0.610\&0.719\&專業(yè)書籍\&0.584\&0.743\&面談\&0.524\&0.664\&因素四:公眾需求服務(特征值:4.579,解釋率:12.375%)\&醫(yī)生\&0.773\&0.750\&學科任課老師\&0.737\&0.795\&精神衛(wèi)生專家\&0.734\&0.726\&班級輔導員\&0.715\&0.793\&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0.713\&0.796\&私人健康專家\&0.599\&0.657\&因素五:需求服務意愿(特征值:3.949,解釋率:10.673%)\&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務\&0.803\&0.784\&家人和親戚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務的需要\&0.787\&0.786\&自己是否需要專門的機構提供服務\&0.766\&0.750\&您的同學朋友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務的需要\&0.742\&0.721\&自己是否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識\&0.695\&0.667\&因素六:親緣服務需求(特征值:2.802,解釋率:7.572%)\&任其自然\&0.814\&0.766\&自己解決\&0.726\&0.749\&同學朋友\&0.635\&0.747\&父母家人\&0.631\&0.745\&]
將表1中的六個因子進行二階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只抽取了一個因素。由此判斷,該六個因子沒有二階因素可以抽取。
四、驗證性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通過AMOS建構模型進一步驗證量表結構的合理性。將修訂后的問卷在上海開放大學系統(tǒng)在校生中進行再次發(fā)放,采用隨堂填寫的方式進行問卷施測,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63份(回收率為87.6%),其中男生101份,女生162份,平均年齡25歲,平均工作年限4.36年?;谔剿餍砸蛩胤治龅慕Y果,采用極大似然法進行驗證。
在進行模型擬合時,常采用擬合卡方檢驗 (X2/df)、近似方差根(RMSEA)、簡約指數(shù)(PGFI)、 擬合優(yōu)度(GFI)、校正擬合優(yōu)度(AGFI)、標準擬合指數(shù)(NFI)、比較擬合指數(shù)(CFI)和遞增擬合指數(shù)(IFI)等指標進行評價。RMSEA小于0.05表示模型擬合很好,在0.08~0.1之間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大于0.1則表示模型擬合不佳,拒絕假設模型。[10]PGFI大于0.5表示模型擬合良好。X2/df小于2表示模型擬合很好,在2~3之間表示模型可以接受。GFI、AGFI、NFI、CFI、IFI在0.9以上表示模型擬合很好。[11]
本量表的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修訂結果如表2所示。根據(jù)上述標準,本量表擬合程度良好,模型可以接受。
表2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表驗證性因素分析(n=263)
[X2\&df\&X2/df\&RMSEA\&PGFI\&NFI\&GFI\&AGFI\&CFI\&IFI\&TLI\&1361.868\&605\&2.251\&0.69\&0.666\&0.852\&0.774\&0.738\&0.911\&0.912\&0.902\&]
五、信度與效度
1. 信度
因素分析完成后,進行量表各層面與總量表的信度檢驗。采用Cronbach 's alpha系數(shù)和Guttman分半系數(shù)作為測量指標,結果如表3所示: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79,分半系數(shù)為0.892;各維度的系數(shù)在0.874~0.969之間,分半系數(shù)在0.795~0.927之間。在研究領域中,總量表信度系數(shù)在0.8~0.9之間,各個維度的信度系數(shù)在0.7以上,表明量表信度較高[12]。由此判斷,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表3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表信度系數(shù)
[因素\&Cronbach's alpha系數(shù)\&Guttman分半系數(shù)\&影響因素\&0.968\&0.924\&服務內容\&0.937\&0.924\&服務途徑\&0.938\&0.916\&公眾服務\&0.927\&0.913\&需求意愿\&0.900\&0.846\&親緣服務\&0.872\&0.795\&問卷總體\&0.971\&0.901\&]
2. 效度
通過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外部效度來共同反映本量表的效度。
(1) 內容效度
量表幾乎涵蓋了訪談涉及的所有問題,通過合理歸并分類編制成表。在編制題項時,參考已有學者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研究,借鑒已有成熟問卷,涵蓋了服務意愿、服務內容、服務人員、服務機構、服務方式、服務性質、影響因素等模塊,基本描述了心理健康服務所涉及的要素,因此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2) 結構效度
考察因素間的兩兩相關性以及各因素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得出相關矩陣如 表4。若因素間相關系數(shù)較高,則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若各因素與總體的相關系數(shù)高于各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則表明量表的結構效度良好。[13]本研究得出各維度與總體的相關系數(shù)在0.719~0.868之間,各維度之間也呈現(xiàn)顯著相關,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
表4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問卷各維度相關矩陣
[\&影響
因素\&服務
內容\&服務
途徑\&公眾
服務\&需求
意愿\&親緣
服務\&問卷
總體\&影響因素\&1\&\&\&\&\&\&\&服務內容\&0.630**\&1\&\&\&\&\&\&服務途徑\&0.629**\&0.686**\&1\&\&\&\&\&公眾服務\&0.578**\&0.584**\&0.715**\&1\&\&\&\&需求意愿\&0.479**\&0.524**\&0.554**\&0.576**\&1\&\&\&親緣服務\&0.493**\&0.570**\&0.573**\&0.650**\&0.533**\&1\&\&問卷總體\&0.819**\&0.848**\&0.868**\&0.832**\&0.719**\&0.746**\&1\&]
因素分析中負荷值也可作為結構效度的判斷標準。在進行因素聚合時,將大于0.4的題項聚合在一起,使得該題項在所屬維度下的負荷較高,在其他維度下較低,以此保證量表具有一定區(qū)別度和結構效度。
(3)外部效度
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驗證該量表的效標關聯(lián)效度。社會評定量表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支持利用三個維度。心理健康領域中,社會支持是維護個體平衡的重要因素,而需求則是個體內在平衡與否的表現(xiàn),因此選用SSRS作為本量表的外部效標。統(tǒng)計結果如表5所示,本量表的各維度與SSRS的各維度均呈現(xiàn)顯著性相關,因此判斷本量表具有較好的外部效度。
表5 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問卷效標關聯(lián)系數(shù)
[\&影響
因素\&服務
內容\&服務
途徑\&公眾
服務\&需求
意愿\&親緣
服務\&問卷
總體\&客觀支持\&-0.134**\&-0.140**\&-0.170**\&-0.173**\&-0.095*\&-0.087\&-0.169**\&主觀支持\&0.193**\&0.235**\&0.222**\&0.164**\&0.151**\&0.197**\&0.243**\&支持利用\&0.180**\&0.146**\&0.150**\&0.189**\&0.120*\&0.187**\&0.199**\&]
六、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理論和開放教育學生特點,編制了51個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題項。經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等嚴格篩選,最終得到由37個題項組成、6大因子構成的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量表。
1. 量表特點
從量表編制過程來看,本研究具有一定科學性。在進行題項檢驗時,采用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進行篩選合并。刪減項目時,每個因子至少保留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題項,刪除同一因子中有重復的題項。合并因子時,盡量將與其相似的因子合并,并根據(jù)負荷值較大的題項意義對因子命名。經過反復修正、檢驗,最終確定37個題項。在驗證性因素分析中,對模型進行擬合,經過模型修正,保證了量表結構的有效性。信度和效度檢驗保證了量表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效標關聯(lián)效度的分析再次證明了量表的有效性,全面說明了該量表符合科學研究標準。
從因素分析結果來看,最終形成的量表與理論構想存在一定差異。理論構想包括服務意愿、服務人員、服務機構、服務內容、服務性質、服務途徑、影響因素這七個板塊。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時,首先,服務性質的題項共同度與負荷值均較低,故將此類題項刪除。服務機構與服務人員的題項歸并為同一因子。采用非正式方式對學生進行訪談,發(fā)現(xiàn)學生對服務機構的認同度并不高,認為服務人員的選項可以代替服務機構,故刪除該因子中服務機構的題項。其次,理論構想中的服務人員被拆分為兩個因子,分析這兩個因子的題項內容,進一步將包括“醫(yī)生”“任課老師”“私人健康專家”等題項的因子命名為公眾服務需求,將包括“父母家人”“同學朋友”等題項的因子命名為親緣服務需求。最終抽取并命名了需求服務意愿、公眾服務需求、親緣服務需求、需求服務途徑、需求服務內容和需求影響因素這六大因子。
2. 量表價值
該量表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理論上來看,補充了心理健康研究中對開放教育學生這一群體的理論研究。從實踐上來看,有助于進一步反映開放教育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訴求,為開放教育的學生工作提供參考與啟示。
3. 后續(xù)研究
下一步,本研究將圍繞該量表開展測量工作,以推動開放教育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同時,計劃在不同省市的開放教育學生中施測,進一步驗證量表的結構與信度和效度,補充或刪減題項,不斷完善量表。
[參考文獻]
[1] 黃希庭. 心理學導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3.
[2] 陳家麟.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與實務[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19.
[3] 羅鳴春.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現(xiàn)狀研究[D]. 西南大學,2010:6.
[4] 何心展. 不同階層心理健康觀念及需求狀況的調查研究[J]. 應用心理學,2002,(8):35-38.
[5] 劉影,張靈聰. 中國沿海大中城市社區(qū)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現(xiàn)狀調查[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06):88-91.
[6] 李珂珂,黃小琴,陳紅,李祚山. 重慶市民心理服務需求問卷的初步編制[J].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03):118-122.
[7] 李瓊,尹天子,楊帥,王曉剛. 農民工心理健康服務需要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J].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2-16、198.
[8] 黃希庭,鄭涌,羅鳴春,蘇丹,陳本友.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要調查與評估[J].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5、198.
[9] 王英. 電大開放教育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6):12-13.
[10] 吳明隆. 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237.
[11] 俞國良,金東賢,鄭建君. 教師心理健康評價量表的編制及現(xiàn)狀研究[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3):295-301.
[12] 吳明隆. 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244.
[13] 羅鳴春.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現(xiàn)狀研究[D]. 西南大學,2010:22.
收稿日期:2014-09-15
作者簡介:傅蕾,碩士研究生,講師,上海開放大學(200433)。
責任編輯 石 子
責任校對 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