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寶
雨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詩人筆下最常見的題材。在古詩詞里,雨的意象紛繁多彩,讓人目不暇接?,F(xiàn)就詩詞中幾類雨的意象作簡單的例說。
1.雨意象內(nèi)涵單一,實指自然界的雨。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庇隇橹行囊庀?,詩人通過描寫春雨潤澤萬物,直接贊美春雨,抒發(fā)了對其喜愛之情。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蓖ㄟ^描繪云翻、雨瀉、風卷、天晴的一系列變化,吟誦在湖心經(jīng)歷的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此詩寫得有聲有色,有景有情;尤其是“白雨跳珠”的場景,讓人身臨其境又回味無窮。
2.雨為詩中人物活動背景。雨是詩人離別詩中很好的佐料。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春雨沾濕了輕塵,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的客舍”背景中,詩人與元二舉酒離別。貌似輕松,實為下文“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沉重埋下伏筆。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薄捌矫魉涂统焦隆币苍凇昂赀B江夜入?yún)恰北尘跋逻M行。連江的寒雨,為送別設置了凄清的氣氛,又烘托詩人送別時的孤寂之情。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既交代了時間、地點和環(huán)境,也渲染了離別的氣氛。除了離別,旅途中的雨也讓詩人魂牽夢縈。
3.借雨闡發(fā)世事滄桑、人生感悟。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币阅铣陌侔耸碌臉桥_籠罩在這蒙蒙的煙雨之中,暗指南朝統(tǒng)治者佞佛亡國的可悲結(jié)局。南朝統(tǒng)治者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南朝政權(quán),相反,昏聵荒唐的迷信活動卻加速了其崩潰的步伐。這使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崇信佛教導致衰敗現(xiàn)實,諷喻作用不言而喻。詩人借煙雨寄興亡之感,實在高妙。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苯柰局杏鲇甑纳钚∈?,抒寫詞人處于人生低谷時期開朗達觀、意存歸隱的人生態(tài)度和坦蕩胸懷?!帮L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耙矡o風雨也無晴”表現(xiàn)詞人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tài)度。
4.以雨狀身世。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北砻嫔鲜菍懴募镜募憋L暴雨景象,但實際上暗指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打擊和迫害。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與詩人同為永貞革新集團,同病相憐。在反對派“驚風亂飐”“密雨斜侵”百般排擠下,命途維艱。蔣捷《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苯枞齻€階段聽雨的不同感受,抒寫自己的一生遭際。
5.借雨抒寫滿腔愁緒。此類占很大比重。《詩經(jīng)》“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睘殚_山之作。追隨者甚多。如白居易《長恨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借雨描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之情。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樹與人對照:屋外的雨,不停的落在葉子已經(jīng)枯黃的樹上;屋內(nèi)燈上,燈火照耀著滿頭白發(fā)的老人。作者借以描寫自已人老顏衰獨居荒野的凄涼愁苦。李清照《聲聲慢》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之句狀老年詞人孤苦無依的凄苦。以雨狀愁最為直截了當?shù)氖琴R鑄《青玉案·橫塘路》?!叭魡栭e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以黃梅雨述無邊無際的閑愁,化無形為有形,成為寫愁的經(jīng)典名句。秦觀《浣溪沙》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將“夢”與“愁”這種抽象的情感編織在“飛花”、“絲雨”交織的自然畫面之中,更顯別出心裁。連清末革命黨人秋瑾也以“秋風秋雨愁煞人”為就義前的絕筆之詩,可見雨與愁的關聯(lián)之大。
在古詩詞中,雨是最具輻射力的意象。它姿態(tài)萬千,意蘊豐富;品類之多,不勝枚舉。該文舉一漏萬,實所難免。略呈賞詩雨之得,與古詩愛好者分享。
(作者單位:浦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