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高中物理中的力學(xué)貫穿于整個物理學(xué)的始終,力學(xué)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基礎(chǔ),它是重點也是難點。要想學(xué)好高中物理,必須學(xué)好力學(xué),力學(xué)中的難點在于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難點在于對摩擦力的分析。
摩擦力分為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高中階段重點分析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摩擦力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靜摩擦力有無的判斷及大小、方向的確定;滑動摩擦力大小的計算、方向的判斷,難點是靜摩擦力有無的判斷、大小及方向的確定。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實例猴子爬桿講靜摩擦力的概念,當(dāng)猴子向上攀爬時,猴子相對于桿有向下的阻礙猴子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個力就是桿對猴子的靜摩擦力,當(dāng)猴子沿桿下滑時,猴子相對于桿向下滑動,桿給猴子一個向上的阻礙猴子發(fā)生相對滑動的力,這個就是桿對猴子的滑動摩擦力。通過這個實例就可以輕松地講解摩擦力的概念,同學(xué)們比較感興趣,也比較易懂。
對于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我用層層遞進的方式,把摩擦力產(chǎn)生的四個條件逐步引入。要想判斷兩接觸面見間是否有摩擦力,先看接觸面是否光滑,若接觸面光滑,那么后三個條件就不用看了,兩接觸面間一定無摩擦力;若兩接觸面粗糙,再看兩接觸面間是否有接觸,若兩接觸面不直接接觸,后兩個條件不用看了,兩接觸面間一定無摩擦力,再看第三個條件,兩接觸面間是否有壓力,若兩接觸面間無正壓力,另四個條件不用看了,兩接觸面間一定無摩擦力;若兩接觸面間有正壓力,再看第四個條件兩接觸面是否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若兩接觸面間無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兩接觸面間無摩擦力;若兩接觸面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說明這四個條件同時滿足了,兩接觸面間一定有摩擦力,這就是摩擦力有無判斷方法。
靜摩擦力隨沿相對運動趨勢方向外力的變化而變化,它是一個范圍量,只在零到最大靜摩擦力之間變化,靜摩擦力的大小我們通常根據(jù)而力平衡和牛頓運動定律求解。我在講解靜摩擦力方向之前,先教學(xué)生判斷靜摩擦力方向之前,先教學(xué)生判斷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假設(shè)接觸面光滑,看物體相對接觸面向哪個方向運動,這個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比如,人在走路的時候,腳向后蹬,腳相對于地面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向后,地面給腳一個向前一個向前的靜摩擦力,這個力就是人走路的動力;再如皮帶運輸機從低處往高處運輸貨物時,貨物相對皮帶有沿皮帶斜向下的相對運動趨勢,皮帶給貨物一個斜向上的靜摩擦力,這個力是貨物斜向上運輸?shù)膭恿Α?/p>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成正比,表示為F滑=μFN,教學(xué)時一定要強調(diào)μ,μ是兩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它無單位,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接觸面的面積無關(guān)。不能說μ與F滑成正比,與FN成反比。應(yīng)用F滑=μFN計算時,不能認為FN總與G相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相對”兩字不能丟,相對運動是相對接觸面來說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可以相反。比如,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動的物體,受到地面對它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向左,與運動的方向相反。再如,把一個小物塊輕輕放在正在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的水平傳送帶上,小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右運動,傳送帶給小物塊的滑動摩擦力向右,與小物塊運動方向相同,小物塊受的滑動摩擦力是小物塊向右滑行的動力。
摩擦力是力學(xué)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分析摩擦力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以下誤區(qū)。
誤區(qū)一:誤認為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實際上摩擦力阻礙的是物體間的相對運動,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還可能是動力。如,猴子向上爬桿時受的摩擦力就是動力;再如,人走路時受的摩擦力就是動力。
誤區(qū)二;認為只有靜止的物體才受靜摩擦力的作用,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一定是運動的。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它們可能都運動,比如,汽車加速度前進時,相對于車廂靜止的箱子,受到車廂對箱子向前的靜摩擦力,箱子對車廂產(chǎn)生向后的靜摩擦力;再如,人拉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前運動時,地面對物體產(chǎn)生向后的滑動摩擦力,同時物體對靜止的地面產(chǎn)生向前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誤區(qū)三:誤認為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實際上,摩擦力與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或相對運動方向相反,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還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在一條直線上。比如,輕輕放在正在運動的水平傳送帶上的小物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就與小物塊的運動方向相同;再如,放在繞固定豎直轉(zhuǎn)軸轉(zhuǎn)動的水平圓盤上的小物塊,受到的摩擦力時刻指向轉(zhuǎn)軸與小物塊的運動方向垂直,這個摩擦力提供小物塊隨圓盤一起轉(zhuǎn)動的向心力。
誤區(qū)四:認為物體間的壓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實際上,滑動摩擦力、最大靜摩擦力與物體間的正壓力有關(guān)。在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一定情況下,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越大,二靜摩擦力的大小隨物體間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的外力的變化而變化,當(dāng)增大正壓力時,靜摩擦力不一定增大,可能不變。比如,我們用手拿啤酒瓶靜止時,手對啤酒瓶的靜摩擦力與啤酒瓶的垂力平衡。當(dāng)我們增大手與啤酒瓶的靜摩擦力不變,這始終與啤酒瓶的垂力平衡。
在教學(xué)過程中,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中實際例子出發(fā),抓住重點和難點,幫助學(xué)生走出摩擦力的四個誤區(qū),激發(fā)學(xué)生學(xué)習(xí)興趣,為學(xué)好力學(xué)打下堅實基礎(chǔ)。